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3-11-23

11月21日晚,新編蒲劇歷史劇《忠義千秋》精彩亮相國家大劇院。圖為演出現場。 記者 薛俊 攝
運城晚報訊(記者 薛俊 牛嘉榮)11月21日晚,新編蒲劇歷史劇《忠義千秋》精彩亮相國家大劇院。演員慷慨激昂的唱腔、精彩絕倫的武功,讓觀眾大飽眼福,喝彩聲、掌聲久久回響在國家大劇院演播廳。市長儲祥好,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統戰部部長王志峰和運城籍在京有關人士同首都觀眾一同觀看演出。 該劇是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廳重點扶持,中共運城市委宣傳部指導、運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出品、山西省蒲劇藝術院創作出演的。 我市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蒲劇的發源地,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忠義精神”的濫觴地。近年來,為推進中華文明起源的高水平研究,根植河東文脈鑄就品牌坐標,促進特色文化和旅游事業高質量發展,我市歷經3年創作打磨,新編蒲劇歷史劇《忠義千秋》。同時,該劇也成為蒲劇史上首部以史料為依據、藝術演繹關羽波瀾壯闊一生的史詩壯劇,是將“蒲劇”“關公信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代表性作品。
當晚的演出由“解梁除霸”“桃園結義”“土山約事”“畫竹明志”“古城聚會”“華容釋曹”“水淹七軍”“大義參天”8個篇章組成。全劇以歌頌關公忠義精神為主題,通過一個個耳熟能詳的經典故事,藝術化再現關公波瀾壯闊、跌宕輝煌的一生。“全劇在排演上傳承堅守了蒲劇特有的聲腔表達和技術表達,從音樂和表演的藝術質量上為關公戲增添河東特色。”《忠義千秋》總導演、中國戲曲學院導演系副教授席凱說。
史詩性的敘事載體、意境深遠的舞美置景、濃郁抓人的情感流動……《忠義千秋》繼承多位蒲劇泰斗與名家關公劇目的表演藝術,并結合蒲州梆子的傳統唱腔與旋律,在守正創新中進一步傳承與發揚蒲劇關公戲,深入挖掘關公文化的時代精神與時代價值。同時,該劇還在創作中植入河東元素,以河東地理標志、人文風物、景觀名勝、傳說典故為依托,點出關公避禍離鄉、魂歸故里的劇情主線,彰顯關公熱戀故土的家國情懷。 “在京演出的每一場蒲劇,我們都沒有錯過。”定居天津市的一對老夫婦早早來到國家大劇院,等候入場,他們說,“運城是我們的家鄉,家鄉戲一定不能錯過。祝福蒲劇越來越好!” “《忠義千秋》既有傳統,又有創新,兼具思想性與觀賞性,臺上演出分外精彩,臺下觀眾也極度認可!我們的關公戲不僅要保護,還要多排多演,戲到哪,關公精神就到哪,把關公故里河東兒女骨血里對文化的熱愛與自信展示出來,用蒲劇講好關公故事、河東故事、中國故事!”二度梅花獎獲得者、國家一級演員、山西省蒲劇藝術院名譽院長景雪變說。 山西省蒲劇藝術院黨委書記王志凱在演出結束后表示,該院將以本次《忠義千秋》晉京匯演為契機,繼續深入挖掘古老蒲劇的傳統文化與藝術魅力,通過精品劇目展演,展示關公故里綿延不息的歷史文脈,唱響驚艷世界的“河東之聲”。 22日上午,新編蒲劇歷史劇《忠義千秋》赴京演出研討會召開,與會專家從劇本創作、絕技展示、演員表現、立意高度、戲曲文化、河東文化等方面高度贊揚該劇蘊含的深遠意義,并對蒲劇的發揚傳承寄予厚望。
據悉,蒲劇《忠義千秋》還將陸續在山西大劇院等處展開巡演。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