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精耕“方寸地” 巧譜“振興曲”

——萬榮縣薛村溝村發展庭院經濟賦能鄉村振興小記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11-16

記者 董戰軒 通訊員 王成林

秋陽染紅暈,燈籠掛枝頭。

暮秋時節,行走在萬榮縣漢薛鎮薛村溝村,除了綴滿枝頭那一串串一簇簇火紅的柿子,映入眼簾的便是那房前屋后、院落窯頂、巷道兩旁一箔箔一片片橙黃的柿餅,在秋陽的映襯下,柿農們有的翻曬整理,有的加工定型,豐收的喜悅溢于言表。

作為革命老區的薛村溝村位于稷王山南麓,全村7個居民組9個自然村分布在“七溝八嶺一面坡”上,溝壑縱橫,土地零散。該村有371戶1200余口人,總耕地面積有5896畝,農業產業以小麥、玉米種植為主,經濟林主要栽植核桃樹、柿樹、蘋果樹、杏樹等。由于自然條件的約束,薛村溝村的發展一度比較緩慢。

改革開放以來,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關心和支持下,薛村溝村歷屆“兩委”帶領廣大村民硬化了村主巷道,建成了文化廣場、圖書室、村級衛生所及便民超市等基礎設施,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近年來,在縣鎮兩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薛村溝村把發展柿樹經濟林作為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實現農民增收致富、促進鄉村振興的關鍵抓手,依托當地自然資源和柿樹種植優勢,踐行農業“特”“優”戰略,做優做強“土特產”文章,本著“上山、進溝、占邊”的原則,鼓勵農民大力發展柿子種植和精深加工。“近年來,薛村溝村逐步摸索出‘三防一噴、整修樹盤、中耕除草、注重施肥’等一整套柿樹綜合管理技術,目前全村發展成片柿樹900余畝2萬余株,零星柿樹有5000余株,年產鮮柿500萬公斤,加工柿餅130萬余公斤。”薛村溝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黃革棟告訴記者,“與此同時,加強產業鏈條建設,打造營銷品牌,利用漢薛鎮政府注冊的‘蜜罐罐’‘錢串串’‘凌霜’3個柿餅商標,引導農民加工柿餅,變過去‘賣鮮柿’為‘賣柿餅’,靠精深加工實現‘柿業增效、柿農增收’。”目前,薛村溝村生產加工的優質柿餅暢銷東北、內蒙古等地,并遠銷日本等國,柿樹已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搖錢樹”。

邁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新征程,薛村溝村“兩委”大力扶持脫貧群眾因地制宜,利用房前屋后、院落窯頂、閑置場地,發展以柿餅加工為主的庭院經濟,拓寬增收致富渠道。特別是以穩定脫貧戶、監測戶收入為出發點,把發展脫貧戶和監測戶高質量庭院經濟作為其精準幫扶的重要措施,扶持41戶有發展潛力的脫貧戶加工柿餅增加收入,每戶發放獎補資金2000元。同時,強化資金使用效益,確保“政策扶持不落一戶、政策帶動精準有效”。“我們幫助每戶添置1臺價值700元的電動柿餅加工機,以提高柿餅加工效率和產品品質。同時,添置晾曬箔子、防鳥網套、防雨塑料布等,確保把國家資金用在刀刃上。”黃革棟告訴記者。

在此基礎上,薛村溝村“兩委”注重柿餅加工技術指導和宣傳發動,利用大喇叭講解電動柿餅加工機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組織專人深入農戶指導柿子脫皮加工技巧,確保有能力者都能熟練上機操作。此外,該村“兩委”及早著手,與太原、哈爾濱、長春、呼和浩特等地20余家客商聯系,洽談柿餅銷售相關事宜,最大限度確保“好柿餅賣出好價錢”。

現年51歲的脫貧戶王俊波,全家3口人,其15畝責任田種植柿樹5畝、雙季槐4畝。他利用國家發放的獎補資金購置了兩臺電動柿餅加工機,今年將自產和收購的4萬余公斤鮮柿,加工成1萬多公斤柿餅,預估收入可達10萬元。加上作為柿餅經紀人的收入和種植雙季槐等收入,王俊波全家今年收入有望突破20萬元。來到王俊波家中,平房頂、院落內,甚至門前閑置的原村辦小學籃球場全晾曬的是柿餅。王俊波的妻子王春紅笑著說:“你可別小瞧這些‘金蛋蛋’,全是‘錢串串’。”據介紹,在該村扶持的41戶脫貧戶中,收入在10萬元以上的達6戶。

“作為激活鄉村振興的新引擎,我們將持續把高質量發展庭院經濟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抓手,進一步激發群眾內生動力,加快形成‘小規模、大群體,小產品、大產業’的庭院經濟發展格局,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助力鄉村振興提檔升級。”黃革棟告訴記者。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