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絳縣西吳壁遺址公眾考古活動舉行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11-07

西吳壁遺址考古工作人員講解遺址基本情況。本報記者 牛嘉榮 攝

本報訊(記者 牛嘉榮)11月3日,“國寶第一市 天下好運城”大型公眾考古系列活動走進絳縣西吳壁遺址。這是該遺址首次開放公眾考古日。

從好奇中來,到敬畏中去。下午2時許,24名參觀者跟隨絳縣西吳壁遺址工作人員,走進考古的世界,感受考古工作的魅力。現場工作人員為參觀者講解西吳壁考古的基本情況,從“西吳壁遺址夏商遺存分布范圍”出發,結合圖文并茂的展板,詳細講述了夏商遺跡的主要房址、窖穴、陶窯、冶銅爐殘跡、祭祀坑、墓葬等,并介紹了與冶銅有關的主要遺物礦石、爐渣、殘爐壁、木炭、石錘等。

在講解過基本情況后,工作人員帶領參觀者走近一個個探方,近距離觀察考古工地的工作面。“考古工地全程不允許拍照。”工作人員叮囑參觀者,“注意隔梁位置,不要跌下探方,注意自身安全的同時,也要保護文物。”工作人員細致講述每一個探方的考古故事,如何辨別土質土色,如何科學進行發掘、發掘時遇到的問題以及出土的文物等。

“近距離接觸考古世界,深受震撼。可以說運城的厚重歷史在這里具體形象起來了,這里的每一抔黃土都不簡單!感謝考古人員在這樣艱苦條件下的付出!”48歲的程迎澤是一名歷史文化愛好者,十分喜愛考古事業,家在新絳的他一看到公眾考古的消息,即敲定時間迅速報名,他認為通過對考古的進一步了解,才能更加驕傲于運城的文化繁盛。

絳縣文保中心工作人員高帥說:“縣文保中心主要是統籌協調參觀人員,告知遺址具體地址,并現場維護考古工地秩序,不僅要保證參觀人員的安全,還要確保文物安全。”

西吳壁遺址位于我市絳縣西吳壁村南,南距中條山僅數公里,兼有史前及夏商周等時期遺存。夏商遺存分布面積均為70萬平方米左右。遺址東部存在約10萬平方米的夏商冶銅遺存集中分布區。

2018年—2022年,中國國家博物館、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及運城市文物保護中心合作對該遺址進行發掘,曾入選“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該遺址在冶銅遺存集中分布區揭露出豐富的夏南冶銅遺存,發掘了一處商代初期貴族墓地,證明西吳壁遺址是夏商王朝設在晉南地區的中心聚落,除向外輸送銅料外,還肩負區域管理等職能。西吳壁遺址的發現,為理解夏商王朝的崛起與控制、開發、利用中條山銅礦資源之間的關系,認識夏商國家形態等學術問題提供了實物資料,具有重要學術意義。

今年10月16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對外發布考古發現,考古人員在絳縣西吳壁遺址發現一座二里崗時期的大型動物祭祀坑,系目前所見時代最早的“牛羊豬狗”祭祀用牲組合。考古人員認為,該遺址獸骨坑H552非常有特色,該坑犬3頸椎處發現的素面鬲足,指示其時代為二里崗下層。此坑臨近冶銅遺址核心區,應是與冶銅手工業密切相關的大型祭祀活動遺存,為研究冶銅手工業面貌提供了新的視角,是探索二里崗時期手工業祭祀的難得材料。另外,這是目前所見時代最早的“牛羊豬狗”祭祀用牲組合,在偃師二里頭、鄭州商城和小雙橋、安陽殷墟等都城區域的夏商祭祀遺存中未見。這種祭牲組合,上承二里頭文化東下馮類型的傳統,下啟商周“太牢”禮制,對探索夏商周三代祭祀制度演變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