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11-07
本報記者 楊紅義 楊 琳
“晉南藥鄉,質樸北張”——聞喜縣薛店鎮北張村村口矗立著的巨幅紅色標識赫然醒目。作為全縣唯一的 山西省鄉村振興示范村,北張村近年來千方百計做好藥文章,不斷延伸中藥材產業鏈條,打造集種植、加工、營銷、康養于一體的中藥材產業新格局,蹚出一條藥旅融合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謀“藥”事,種出新天地
“黃芩根可入藥,莖葉可制茶,黃芩茶源于‘神農嘗百草’,現如今是我們村致富增收的‘黃金’茶。而黃芩、柴胡等藥材的花草作為主要蜜源,釀出的蜜營養豐富……”在北張村村民服務中心的展廳里,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薛國凱將新鮮出爐的黃芩茶、柴胡蜂蜜等“村寶”小心擺放。
“藥材好,藥才好。”一句耳熟能詳的話,道出中藥材產業發展的根本——藥材品質。
藥材品質如何把控?源頭是關鍵。
把控源頭,就是要堅守道地藥材純真品質,讓道地藥材更地道。北張村以丘陵旱地為主,晝夜溫差大,四季分明,立體氣候明顯,這為中藥材種植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前些年,村里先后探索多輪產業結構調整,先后種過棗樹、蘋果樹和柿子樹,都因各種原因無果而終。直到2000年左右,我們發現黃芩、遠志、柴胡等中藥材不僅耐旱而且管理方便,村民才逐漸開始大規模種植。”薛國凱說,“現如今,中藥材產業早已成為帶動村民穩定增收的支柱產業,全村3600余畝耕地,90%都種植中藥材,僅此一項,年收入近3000萬元。”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近年來,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老齡化程度的加深,人均保健支出費用不斷增加,也使中藥材需求量不斷增長,其價格亦是一路“狂飆”。今年以來,北張村抓住中藥材產業發展黃金期,立足資源和政策優勢,持續打造和完善中藥材種植基地,擴大中藥材種植規模,村民種植中藥材的積極性更加高漲,涌現出不少新時代“藥王”。其中,種植大戶薛紅民,在萬榮縣黃河灘地承包了300畝地種植中藥材,年收入好幾十萬元。
發“藥”財,提高附加值
走進位于北張村南端的聞喜縣京藥中藥材專業合作社大院,撲面而來的是沁人心脾的藥香。晾曬場里堆滿了新鮮的黃芩、柴胡,車間內機器轟鳴,社員們將晾曬好的中藥材按品相進行分揀,經過稱重、打包推向市場。
這是由北張村黨支部領辦的村級集體經濟合作社,去年5月31日成立。北張村整合省縣鄉村振興產業專項資金600萬元,在占地15畝的基地上建設藥材加工收儲設施,包括1300平方米的車間和倉庫,設有中藥材加工區、晾曬區、倉儲區,配套中藥材烘干、切片、色選、包裝等系列生產線,以本地中藥材為原料進行精加工,提高中藥材附加值。
以黨建為引領,北張村采用“支部+合作社”“農戶+基地+合作社”模式,為村民提供產供銷一條龍服務,為村民帶來了家門口就業增收的新“錢”景。合作社生產設備采取集體或個人整體租賃、有償使用的方式,帶動全村50多名農戶就地務工,有效解決村內富余勞動力的同時,還推動村集體經濟全面增強,每年可為村集體增收30余萬元。
北張村還搶抓機遇搭乘電商“快車”,利用聞喜北垣中藥材優勢,建立電商銷售互聯網,積極拓寬線上中藥材銷售渠道,涵蓋剪紙、黃芩茶、土蜂蜜、手工土布等特色產品。截至目前,在各種惠農政策的加持下,村民人均收入達到1.7萬元,村集體經濟實現由10萬元到40萬元的跨越式增長。
推藥膳,康養開新局
石斛豆腐、柴火藥膳雞、銀杏炒蘆筍……在北張村藥食同源康養基地,傳統食材加上中草藥為“佐料”,琳瑯滿目的二十四節氣養生時令藥膳宴令人回味無窮。
“我們倡導根據季節的時令性來吃菜,而柴火藥膳雞作為招牌菜是用13味藥材烹飪而成。我們曾多次前往安徽省藥膳研究會考察學習,發現大健康觀的觀念,與中醫‘治未病’的概念不謀而合。‘未病’不是沒有病,而是指身體中的陰陽、氣血、臟腑出現了不平衡的狀態。藥食同源,則是對抗‘未病’的有效方式。”國家注冊健康管理師、山西古樹老屋喜文化旅游有限公司總經理劉紅萍說,“比如,立秋后需要潤燥祛濕、健脾胃,我們在秋季菜單中增加了以山藥、蓮藕、百合等為原料的菜品,茶品也換成了特意調制的潤肺茶。”
信步康養基地,15個窯洞呈“S”形排開,“樹下喝茶”“樹下暖屋”“樹下藥膳”等風格各異的窯洞,令人目不暇接。
“這本是當年北京知青住過的廢棄窯洞,被翻新改造后,我們又投入100多萬元,依托北張村風俗民情,將其打造成中藥材主題的康養基地。”劉紅萍說。
今年借著5月19日全國旅游日的熱潮,康養基地開張運營,引來好評如潮。
9月22日,聞喜縣慶祝2023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暨“鄉村好物”直播助農活動啟動儀式在北張村隆重舉行。而康養基地作為此次活動的主會場,實打實又火了一把,數千名游客蜂擁而至,更有外賓趨之若鶩。
“這么偏僻的地方,竟有如此好的環境!”前不久,在聞喜調研的市領導對此贊不絕口。迄今為止,這里已吸引河津、垣曲等周邊不少同行前來觀摩考察,也有侯馬、臨汾等多地盛情邀約開展合作。
康養基地緊鄰北池溝,而溝對面是歷史上曾經盛極一時的孔夫子廟和佛寺。“下一步,我們計劃在康養基地新建直通對面的玻璃棧道。屆時,游客既可以來此欣賞被譽為聞喜八景之一的‘北垣秋柿’,又可以品養生茶、食養生飯,領略文化底蘊深厚的新北張!”薛國凱信心百倍。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