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三甲村民搬遷記

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3-10-16

□柴學良

三甲村是個自然村,位于臨猗縣孫吉鎮的西北方向,整個村子人口不到1000人,但是村內環境整潔、道路通暢,農家小院錯落有致。小小的村落被田野包裹著,不時飄過瓜果香氣。這個恬靜和美的小村子,在20世紀,卻有一段跌宕起伏的往事。

三甲村村民祖祖輩輩居住在黃河半坡地帶,以種地為業。

20世紀90年代,該村有100多戶人家,七八百口人。居住的地方沒有公路,不通汽車,交通極不便利。村民們外出要走一條長七八里的陡坡,坡上有該村千余畝平坦的土地。村民們下地干活,人和牲口都要走這個大坡,等到了坡上,已是人困馬乏,需要休息好一會,才能緩過勁來。雖然村民們干活時吃喝在地里,但由于路途較遠又不好走,村民每天起早貪黑,只能干一晌活,生產效率非常低下。

圖為三甲村與新民莊村全貌  記者 薛俊 茹雅 攝

改革開放后,居住在坡上各村的村民,農忙時在家下地干活,農閑時外出打工掙錢,家庭收入漸豐。而三甲村交通不便,信息閉塞,村民思想保守,外出打工者寥寥無幾,家庭生活拘謹,與坡上各村村民的生活有了較大的差距。為改變落后現狀,村民們強烈要求從半坡搬遷到坡上平地居住。

1993年,經臨猗縣政府調查后決定,三甲村村民從半坡搬遷到坡上居住。村委會接到縣政府批準搬遷的文件后,立即在坡上規劃了100多畝地,作為村民們搬遷建房,以及村委會、學校等公共設施的建設用地。但由于村民們的經濟條件各異,一次性全部搬遷到位有困難,村委會決定分期分批往坡上搬遷。

縣里緊急做調查

1993年4月上旬的一天,臨猗縣委辦公室接到一個電話,對方自稱是孫吉鎮新民莊村村民,說是三甲村村民砍斷了新民莊村村民栽植的數千株杏樹,而且還打死了人。

得知消息后,臨猗縣迅速召開縣委常委擴大會議,專題研究群眾電話反映的問題。會上決定由5名縣委常委和部分局的局長組成工作組,趕赴三甲村調查處理此事。縣委工作組進駐后,在孫吉鎮政府的配合下,分成4個小組,連夜對三甲村和新民莊村開展調查工作。

經過兩天兩夜的走訪調查,查清了事實。原來并非是新民莊村村民打來的電話,而是三甲村1980年率先搬遷到坡上、緊鄰新民莊村定居的40多戶村民,其中有個別人牽頭,不想將村委會規劃的百十畝土地作為坡下村民的搬遷用地。這才發生了未搬遷到坡上的三甲村部分村民砍斷了1980年率先搬遷到坡上的部分村民栽植的杏樹的事。在砍樹過程中,既未傷人,更沒死人,與打到縣委的電話事實不符。

多措并舉化矛盾

三甲村村民經濟收入不高,所居住的房屋多為“墻搭廈”,即先筑墻后建房,居住條件較差。

三甲村往坡上搬遷的村民,白天筑墻建房,之前已經搬遷的村民夜間就進行擾亂,致使正在搬遷的村民無法建成新房。對此,三甲村尚未搬遷的部分村民和之前已經搬遷的部分村民聚集在新民莊村村口,有可能發生沖突。縣委工作組聞訊后,立即趕到新民莊村村口,對三甲村尚未搬遷的村民做勸退工作。經過1個多小時的勸說,村民沒有一個退回村里的。縣委工作組迅速組織三甲村干部開會,要求三甲村干部首先要保持清醒的頭腦,絕不能出現村民沖突事件。后經縣委工作組、孫吉鎮政府、三甲村合力做村民的工作,終于將三甲村未搬遷的村民勸退回村。

事后,之前已經搬遷的村民了解實情后,非常感謝縣委工作組所做的工作,也為今后開展工作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搬遷依靠黨組織

縣、鎮、村三級黨組織,對三甲村村民的搬遷工作極為重視。縣委工作組進駐三甲村后,臨猗縣主要領導多次親臨指導工作,要求認真細致地做好三甲村村民的工作,全村搬遷力爭一次到位,對搬遷中確實有困難的村民,鎮和村要想辦法幫助解決;同時要做好三甲村已搬遷的村民思想教育工作,讓村民從全村利益出發考慮問題。后縣委工作組和孫吉鎮又多次深入該村,面對面地做村民的思想工作,讓村民的思想得到了轉變,由反對搬遷轉變為支持搬遷。三甲村黨支部組織支部成員輪流值班,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

搬遷開始以后,有些村民缺錢購買建筑材料,孫吉鎮就積極幫助村民聯系信用社貸款;三甲村村民沒有車輛,無法搬動物資,村黨支部就把全村的車輛組織起來,幫助無車人家搬運舊大梁、檁條、木椽、家具、農具等物資;有的家缺少勞力,黨支部就安排人員幫助筑墻、建房。村民們齊心協力做好搬遷工作。

在縣、鎮、村黨組織的領導下,在縣委工作組的大力協助下,三甲村100多戶村民終于全部搬遷到位。

多方籌資建校舍

三甲村村民搬遷到位后,又面臨全村200多名小學生沒學上的問題。

縣委工作組和孫吉鎮政府的同志在研究此問題時,有人提出集資建校。當時縣委工作組的同志考慮到,三甲村村民生活本來就困難,加之這次搬遷,各家各戶又花了不少錢,不能再從村民中集資建校了。后研究決定,找縣里幫助解決。縣里主要領導在聽取了三甲村100多戶村民全部安全順利搬遷到位后,高度肯定工作組和鎮、村所做出的努力,同時對建校所需資金問題也給出解決辦法,縣里出資8萬元專項資金,后又多方籌資,先后籌集到10萬多元的建校資金。

為節約開支,村干部沒有從外地請一名工人,而是把本村所有的木匠、瓦匠召集起來,自力更生建學校。經過1個多月的奮戰,一座嶄新的學校拔地而起。學校建成后,縣教育局又及時地給學校配齊教職人員,不久,學生們朗朗的讀書聲回蕩在村里上空。

三甲村村民搬遷工作結束后,縣委工作組臨走之前,對三甲村的干部提出要求,一定要教育和帶領全體村民團結一致向前看,為發展經濟、振興三甲作出應有的貢獻。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