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09-18
記者 范 娜 見習記者 李星星
農產品加工,是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優化農業產業鏈、提升農業價值鏈、促進農業現代化的有效手段。
近年來,芮城縣圍繞農產品儲藏與加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投入資金,提升產業競爭力,農產品加工業取得了長足發展。目前,全縣已有規模以上果品深加工龍頭企業2家、糧食深加工企業20余家、花椒籽加工企業21家。
近日,記者前往芮城縣各類農產品加工企業進行采訪,看到這些企業正積極布局,以工業化思維謀劃農業發展,在延鏈、強鏈上下足功夫,助力農業產業轉型升級。
深挖資源優勢
農產品深加工,如果能以當地的資源稟賦為依托,就可以很大程度降低企業在原材料、物流運輸方面的成本。芮城縣依托當地的蘋果、桃、杏等優勢資源,形成了以果汁、冷凍果粒、果醬、果丁等為主要產品的果品深加工產業鏈條。

山西弘芙華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技術人員正在對產品進行檢測。
深耕農副產品深加工行業20年,獲得“山西省農業產業化省級重點龍頭企業”“山西省民營科技企業”“山西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等多項榮譽的山西弘芙華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弘芙華”)便是芮城縣果品深加工產業的龍頭企業之一。
在弘芙華的前處理車間,十幾名穿著特殊工作服的工人在清洗、挑選鮮桃。在產品展廳,公司生產的黃桃、杏、藍莓、桃、火龍果果粒果醬等幾十個品種的產品擺放地整整齊齊。
據弘芙華總經理王亞華介紹,公司生產車間主要劃分三大版塊,分別是15000噸果粒果醬生產車間、6000噸速凍果蔬加工車間以及在建的3000噸智能果脯生產車間。
目前,弘芙華主要產品為酸奶果粒果醬、烘焙果粒果醬、花生原醬核桃原醬等半固態醬、速凍水果、速凍蔬菜等五大系列50余個品種,產品直接供應全國知名乳企,如西安銀橋乳業、新疆西域春乳業、新疆新農乳業、云南來思爾乳業、歐亞乳業、湖南金健乳業等。
如此豐富的產品種類和大規模的產品產量,原材料從哪里來,怎么確保原材料新鮮、綠色、安全呢?
對此,弘芙華思路清晰,通過打造自有生產基地和采用“公司+基地+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予以解決。
王亞華說道:“近些年,公司致力于打造自有生產基地,在永樂鎮永樂村打造黃桃基地100畝,古魏鎮太安村打造黃桃基地1000畝,古魏鎮董村打造杏基地2000畝,絳縣打造山楂基地1萬多畝,還和陜西富平的柿子種植戶、河北保定的草莓種植戶等建立了穩定合作關系。”
除此之外,弘芙華還采用“公司+基地+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帶動全縣及周邊縣市組建專業合作社200個,新增杏、紅棗、蘋果、黃桃、蘆薈、花生、草莓、柿子等農作物種植面積18000余畝。種植基地遍布芮城縣風陵渡鎮、陽城鎮、古魏鎮、陌南鎮及永濟市蒲州鎮、韓陽鎮等地。
此種生產模式的采用,不僅能保證原材料質量,從源頭上確保原材料綠色安全,也為全縣廣大果農果品的收購、儲藏、深加工提供了極大的便利,真正形成政府、公司和農戶互利多贏的良好局面。
“果品加工產業前景廣闊,芮城縣的資源、技術、人才優勢更是為果品加工產業奠定了良好基礎。未來,我們將繼續加大對新產品的研發投入力度,確保3000噸智能果脯生產線于今年11月建成投產。”王亞華說。
當我們將視線從弘芙華轉移到芮城縣果品加工產業時,果品加工產業的良好發展勢頭可見一斑。
今年以來,芮城縣依托“北斗七星”高端精品蘋果的品牌效應,積極推進三產融合發展。宇恒、弘芙華、金順源等龍頭企業分別實施水果罐頭生產線項目、智能果脯加工項目及果醬生產項目。目前,宇恒水果罐頭生產線項目已開始投入使用,金順源果醬生產項目車間設備已到位。
鞏固產品優勢
點心因為味道香甜、老少皆宜,是逢年過節走親訪友的饋贈佳品。

風陵渡東風食品廠的工作人員正在加緊生產。
中秋佳節還未到,運城市風陵渡東風食品廠(以下簡稱“東風食品廠”)的“中秋味”早已濃了起來。
進入東風食品廠廠區,一股香甜的味道撲鼻而來。循著香味走進生產車間,只見工人們將面粉和餡料分別放入不同的倒裝罐內,隨著生產線的不停運轉,工人們各司其職,有條不紊地忙碌著,經過包餡、整形、烘烤等環節,一個個月餅便制作完成了。
制作月餅,是東風食品廠的主營業務之一,也是最具季節性、周期性的生產業務之一。除此之外,公司主要產品為傳統點心,有五十幾個品種,芮城東風點心制作技藝也獲得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多年來,我們的產品一直迭代升級。產品品種也從一兩種發展到如今的五十幾種,煮餅、軟香酥糕點、芮城麻片、手工酥點心、牛舌餅、宮廷酥等都是我們的熱銷產品。”東風食品廠創始人劉桂元說道。
東風食品廠自1993年建廠以來,經過30年的艱苦創業,由小到大,由弱變強,現已成為一個初具規模的現代化食品加工企業。
目前,東風食品廠占地面積17000平方米,建筑面積6000平方米、現有職工50余人、大型生產設備50余臺,公司年產值可達800余萬元。
東風食品廠的文化園內,各類書法藝術作品讓人眼前一亮。這里承載的不僅是書法文化,更是東風食品的企業文化。秉持著“東風人、東風魂、東風點心美煞人”的經營理念,東風食品廠誠信經營,不斷提升產品知名度。
東風食品廠的產品直播間內,布滿了公司所獲得的各類榮譽獎章,各色產品包裝精美、排列有序,讓人目不暇接,主播熱情地介紹,訂購的消費者也在專心傾聽,直播秩序井然。
“我們的產品主要銷往山西、陜西、河南、甘肅四省,年銷量可達2000噸。”劉桂元表示,“除了廠家直銷店,我們還打造了線上直播間,讓東風食品廠的產品更快捷地走進千家萬戶。”
制作點心,最主要的原料是面粉、油和糖,原料味道好了,點心的味道才能好。“我們的面粉全部來自芮城當地,每年能消化700多噸,投入可達400萬元。春節、端午、中秋節是公司的三大生產銷售旺季。”劉桂元說道。
談及公司的下一步規劃,劉桂元表示,要繼續帶領企業走出去,通過參加各類烘焙協會、烘焙展會等,學習先進技藝,提升技術創新水平;要持續豐富產品種類,塑造產品優勢,將企業做大做強。
東風食品廠在芮城縣是極具代表性的面粉深加工企業,據不完全統計,芮城縣已有糧食深加工企業20余家,形成了一定的規模效應。
塑造集群優勢
眼下正是花椒采摘的季節,行走芮城,農村廣場、巷道、花椒加工點等地,隨處可見晾曬的花椒顆粒,空氣中都彌漫著一股濃郁的香氣。然而,晉椒1號苗木繁育基地的花椒卻還要等一段時間才進入采摘期。

芮城縣義平花椒專業合作社相義平在“晉椒一號”種植基地觀察花椒長勢。
走進晉椒1號苗木繁育基地,還未完全成熟的花椒已飄出淡淡的椒香味,一顆顆粉嘟嘟的花椒顆粒簇擁在一起,遠遠看去,像一朵朵淡粉色的小花。
“晉椒1號苗木繁育基地共占地面積700余畝,其中晉椒1號品種有50多畝,共計2000多棵樹。晉椒1號是從大紅袍花椒中選育的一個短枝型花椒新品種,具有植株矮小、枝節較短、早熟豐產、性狀穩定、抗逆性強、采摘容易、適應范圍廣的特點。這個品種到10月份才能開始采摘。” 芮城縣義平花椒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相義平說道。
芮城縣義平花椒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剛開始合作社主要種核桃,后來改種花椒,一種就是13年。為了培育出更好的花椒新品種,多年來,相義平前往全國各地考察,持續學習改良技術。相義平說,下一步,他將繼續考察學習,培育更高產、更優質的花椒新品種。
“花椒是芮城縣的特色農業產業和群眾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之一。目前,全縣種植花椒12.5萬余畝,年產干椒6800多噸,年產值約3.74億元,已形成集群發展的基礎優勢。”芮城縣林業局技術推廣站站長肖國輝表示。
——種植集中優勢明顯。芮城縣的花椒種植集中分布在風陵渡、陽城、大王、學張等沿山鄉鎮,其他鄉鎮也有零散分布。風陵渡鎮現有花椒種植面積6.7萬畝,年產干椒3100噸,產值約2億元,畝產值可到4000元至6000元,占到該鎮農業總收入的65%以上,成為當地農村經濟支柱產業。
——花椒產業鏈較為完備。芮城縣現有花椒籽加工企業21個,主要以花椒籽榨油加工為主,僅風陵渡鎮就有17個加工廠,從業人員170人,每個加工廠每年加工花椒籽3000多噸。風陵渡鎮每年需要花椒籽原料4.6萬噸,花椒籽加工量占到全國市場份額60%以上,產品價值可達1億元,經濟效益可觀。河北、河南、山東、陜西、四川及運城市周邊縣市的椒農收獲的花椒,源源不斷流入風陵渡鎮,使其成為黃河中上游地區花椒籽加工聚集區。
——從業人員數量較多。芮城縣現有花椒銷售企業7家、從業人員210人,每年銷售量可達10000噸、銷售收入可達4億元。全縣現有花椒協會1個、會員230余人,花椒專業合作社36個,社員達到930余人,為全縣椒農在產前、產中、產后服務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現有花椒“鄉土專家”25人,主要在栽植和管理上為農民進行技術指導服務。在風陵渡鎮脫貧攻堅行動中,依靠花椒產業脫貧的貧困戶有419戶、1093人,貧困戶因花椒銷售年收入可增加1100余元。
從果品深加工、糧食深加工到花椒深加工,芮城縣農業產業集聚發展、轉型升級的種種成效令人欣喜。我們期待著,芮城縣農業產業轉型升級的步伐更加堅定,綠色發展的底色更加靚麗,民生福祉更加深厚!
攝影記者 金玉敏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