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09-04
聞喜縣委副書記、縣長 解更生
聞喜縣“紅色文化”底蘊深厚,具有擁軍優屬、擁政愛民的光榮傳統,在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改革時期,無論是在支持國防建設,還是在歷次抗險救災過程中,全縣廣大軍民都共同譜寫了擁軍支前、軍民攜手奮進的雙擁輝煌篇章。
近年來,聞喜縣始終把雙擁工作作為重要政治任務來抓,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雙擁工作的重要論述,以推動高質量發展、提高部隊戰斗力為著眼點,大力實施“四三”工作思路,實現了地方建設與國防、軍隊建設協調發展,今年再次被授予“全省雙擁模范縣”榮譽稱號,實現省級雙擁模范縣“三連冠”,鞏固和發展了新時代聞喜雙擁工作的良好局面。
——堅持高位推進,做到“三個始終到位”。黨的領導是做好新時代雙擁工作的基礎。我們堅持在具體工作中實行雙擁工作優先議定、軍隊發展優先支持、軍人事務優先辦理,全力以赴支持駐聞部隊建設。一是組織保障始終到位。掛牌成立了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并建立了縣、鄉鎮(社區)、村退役軍人服務站;成立了由全縣44個部門組成的縣雙擁工作領導組,形成了黨政軍領導掛帥、職能部門各司其職、各行各業共同參與的雙擁組織體系。二是宣教氛圍始終到位。打造“雙擁一條街”和“國防雙擁主題公園”;大力開展“軍民共筑強軍夢、邁向強國新征程”國防教育活動;常態化組織開展高中學生軍訓和國防知識普及,聞喜二中作為省級軍地共建示范單位推薦給退役軍人事務部;在縣電視臺開辟“聞喜最美退役軍人”專欄,營造了良好的擁軍氛圍。三是社會引導始終到位。全縣各行各業的53家企業與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簽署了擁軍優撫協議,為軍人軍屬提供食、住、醫、游、購、娛等各類優待事項101個,營造了軍人優先的濃厚氛圍。
——注重支持關愛,做到“三個持續加強”。人民軍隊人民愛,我們始終把關愛軍屬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在行動上。一是經費支持持續加強。堅持將駐聞部隊工作經費納入全縣財政預算,并建立穩定長效的保障機制,確保了國防動員工作有力開展。 一年來,先后投資200萬余元,完善了縣民兵訓練基地訓練設施建設;撥款150萬余元,支持武警運城支隊執勤三大隊聞喜中隊發展。二是慰問關愛持續加強。每逢八一、春節等重要節日,都對全縣退役軍人、現役軍人及“三屬”進行全員慰問,每年慰問資金200萬余元。連年開展“你為祖國守歲 我陪親人過年”新春擁軍優屬“八個一”活動,對聞喜籍現役官兵家屬,特別是對堅守在邊海防一線和在海(境)外執行任務的現役軍人軍屬進行慰問。三是英烈優待持續加強。對黃花嶺烈士陵園及其他6處烈士陵園進行高標準改造修建。每年組織開展清明、“9·30”烈士紀念日等公祭活動,特別是2021年把10位烈士的遺骸隆重遷入黃花嶺烈士陵園,2023年前往陜西為郭志成烈士尋親,引起社會強烈反響,全社會關心國防、熱愛軍隊、尊崇英烈的氛圍更加濃厚。
——落實優扶政策,做到“三個全面提升”。退役軍人是重要的人力資源,是建設新聞喜的重要力量。我們嚴格落實退役軍人優撫安置政策,堅決維護軍人軍屬合法權益。一是優撫安置全面提升。4年來,全縣共接收符合安置條件轉業干部1名,符合安置條件退役士兵61名。其中,55人安置到事業單位,6人安置到中央省屬企業,安置率達到100%。二是擁軍優屬全面提升。持續開展關愛軍人活動,為全縣烈屬、軍屬和退役軍人家庭懸掛光榮牌。4年來,發放義務兵優待金3749.58萬元,大學生入伍獎勵金88.6萬元,累計為各類優撫對象按時逐月發放優撫金8760.76萬元。三是軍休服務全面提升。認真做好軍隊離退休干部的接收安置工作,嚴格落實“兩個待遇”,進一步妥善解決隨軍家屬就業、子女入學等實際問題,想方設法幫助部隊指戰員解除顧慮。
——助推地方發展,做到“三個積極參與”。近年來,駐聞部隊全體指戰員扎根聞喜,把聞喜當故鄉,充分發揮自身特色優勢,積極參與建設新聞喜,在推動聞喜高質量發展進程中創造了新功績。一是地方發展積極參與。駐聞部隊積極參與搶險救災、疫情防控、脫貧攻堅等工作,在石門山滅火、楊家園水庫管涌搶險工作中不畏艱險,得到全縣人民的點贊和好評。二是維穩工作積極參與。每逢重大節日,駐聞部隊全體指戰員都會出現在街頭廣場與公安部門開展聯合武裝巡邏勤務,確保聞喜社會安全穩定。三是愛民活動積極參與。駐聞部隊經常走進駐地村鎮及敬老院,幫助清理衛生,定期組織開展“軍營開放日”活動,邀請中小學生走進軍營,引導中小學生樹立強烈的愛國意識,全縣上下軍民魚水情的感情更加深厚。
做好新時代雙擁工作,意義重大,使命光榮。聞喜縣將堅決貫徹上級決策部署,賡續擁軍優屬的光榮傳統,一如既往地支持駐聞部隊的建設和發展,傾力支持部隊練兵建設需求,傾心解決廣大指戰員后顧之憂,傾情維護軍人軍屬合法權益,以實際行動展現“雙擁模范城”的豐碩成果,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作出聞喜應有的貢獻。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