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3-08-31
□運城市第二醫院消化一科主任、內鏡室主任 吳曉雷
肝臟和胃同屬于消化器官,肝病的發生和胃有一定的關聯性,今天談談肝胃共治、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治療話題,旨在進一步提高患者意識。
1.為什么肝病患者常常出現腹脹、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癥狀?
肝臟是人體最大的一個消化器官,當肝臟發生病變的時候,肝臟加工和利用營養物質的能力有所下降,排泄有害物質的能力也下降。這些有害物質作用于胃腸道,導致食欲下降。患肝病時,患者的胃腸道會出現淤血、胃腸蠕動障礙,導致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從而引起食欲不振、惡心等。
此外,肝臟分泌的膽汁可以消化脂肪類的食物。如果肝臟出現病變,腸道吸收功能欠佳,蛋白質攝入過多,在腸道內產生過多的氣體,會引起腹脹,并進一步加重食欲不振。
2.肝病患者為什么要做胃鏡檢查?
第一,患肝病時,患者常出現腹脹、噯氣、消化不良等情況,我們需要了解胃本身是否存在疾病,如慢性胃炎、胃糜爛、胃潰瘍等。第二,排查與肝病相關的肝源性胃病,也就是說發生肝病以后,特別是肝硬化患者,由于門靜脈高壓,改變了胃部的血管分布,臨床上稱為門脈高壓性胃病。
另外,患有肝硬化門脈高壓的患者,約40%存在食管或胃底靜脈曲張,所以通過胃鏡檢查,可以發現曲張靜脈,根據曲張靜脈的程度,為臨床提高診斷依據,也可以評估食管胃底靜脈破裂出血的風險。
3.患者發生肝硬化后為什么要定期復查胃鏡?
肝硬化主要有兩個表現,就是肝功能減退和門脈高壓。有門脈高壓以后,可以引起上消化道兩個變化,一是門脈高壓性胃病,主要是門脈高壓以后,門靜脈淤血造成粘膜的病變;二是側枝循環的建立,可以引起食管或胃底靜脈的曲張,長期的靜脈曲張可造成曲張血管的破裂出血,這是肝硬化并發癥最兇險的一種,可危及生命。所以,肝硬化患者一定要定期復查胃鏡。
4.肝硬化患者出現消化道出血怎么辦?
消化道出血是失代償期肝硬化的常見并發癥,如果出現消化道出血,第一,在出血量不大的情況下,患者一定要減少活動,臥床休息,盡快到醫院進行就診。第二,患者出血量較大,出現了嘔血,但是還來不及到醫院就診的情況下,家屬要安撫好患者的情緒,不要讓患者緊張。第三,嘔血的時候,把患者的頭偏向一側,避免嘔吐物進入氣道,引起窒息。此時家屬一定不要離開患者,在旁邊密切觀察患者意識變化,并記錄出血量。
撥打120急救電話,出診醫護人員會攜帶藥品及簡易止血裝置(三腔兩囊管),護送患者轉入有救治能力的醫院進行規范治療。
5.食管胃靜脈硬化治療作為一種止血手段,它是如何有效治療食管胃底靜脈出血的?
在臨床工作中,醫生常會遇到急診出血患者,患者轉入醫院后,正處于急性出血情況。在藥物治療后,還有少數患者出血未能控制。在采取緊急補液輸血等措施,保證生命體征情況下,需要內鏡下急診止血,通常采用套扎或硬化治療。由于對出血的部位和血管的曲張程度不明,通常采用“組織膠+硬化劑”治療,目前常用的為聚桂醇和乙氧硬化醇,二者化學性質相同,我們常用的為國產聚桂醇。
聚桂醇及乙氧硬化醇治療靜脈曲張的機制為:硬化劑注射至曲張靜脈內,可損傷血管內皮,使曲張靜脈發生無菌性化學性炎癥,繼而形成血栓、纖維化,最終使管腔閉塞消失。組織膠聯合聚桂醇主要是對胃底靜脈破裂出血,采取的“三明治”治療,即在破裂血管處精準注射聚桂醇后,組織膠封堵血管后在追加2ml聚桂醇,達到止血效果。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