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縣域>

載文明而馳遠 篤實踐而立心

——萬榮縣扎實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綜述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08-31

記者 孫 雄

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是黨中央從戰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宣傳思想工作盤活基層、打牢基礎的重要改革。

近年來,萬榮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緊緊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務,強化資源整合,提升陣地水平,規范活動運行,突出思想引領,不斷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走深走實,落地見效。

家門口的文化廣場,上演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文藝匯演;志愿者進村入戶,點單派單式志愿服務溫暖人心;村頭巷尾,各類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讓人們可以汲取知識、學習技能、陶冶情操……萬榮縣始終把“凝聚群眾、引導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作為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搭平臺、強隊伍、抓載體,切實將基層陣地用起來、工作力量動起來、活動開展實起來。

建陣地搭平臺

文明實踐不斷向縱深推進

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是時代之需、使命所系、群眾所盼,是守正創新做好基層宣傳思想工作的戰略舉措。只有建好文明實踐陣地,才能讓文明實踐活動生根發芽。

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是一項基礎工程,必須從陣地建設、組織體系等方面夯實基礎,才能行穩致遠。在推進文明實踐工作中,萬榮縣做到“五個全覆蓋”。一是中心(所、站)建設全覆蓋。按照有場所、有隊伍、有活動、有項目、有機制“五有”要求,縣級建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全縣14個鄉鎮均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所、213個村(社區)均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二是場所設置全覆蓋??h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設立理論宣講室、村(市)民教育室、文化活動室、科普宣傳室、健身活動室五大基本功能室和家長學校、未成年人活動室、學雷鋒志愿服務站3個活動室。三是組織體系全覆蓋??h、鄉鎮、村新時代文明實踐三級組織架構已經形成,各級黨組織書記任文明實踐中心(所、站)主任(所長、站長),各級政府主要負責人任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隊長,為文明實踐活動提供了組織保障,每月策劃開展兩次文明實踐主題活動,每年召開不少于兩次文明實踐工作聯席會議,為文明實踐活動提供了制度保障。四是志愿隊伍全覆蓋。按照“1+15”和“10+N”的志愿服務組織體系,不斷發動全縣所有行政事業單位黨員干部、鄉村干部、中小企業、各類協會、社區群眾、退休干部、農村“五老”、大學生、婦女等積極投身各類志愿服務工作。目前全縣共注冊志愿者70570人,占到常住人口的19%。五是能力培訓全覆蓋。組織廣大鄉村干部和公務員參加政治理論知識培訓、農村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培訓;組織縣直單位、鄉鎮、村(社區)宣傳干部參加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相關知識培訓;組織廣大文藝體育志愿者參加舞蹈、模特、繪畫、書法、樂器等藝術培訓等等,形式各樣、內容豐富的培訓活動,有效提升了志愿者服務水平,更好地滿足了群眾實際需求。

一個個嶄新的平臺,一個個創新的陣地,一個個鮮活的載體,為全縣文明實踐活動正常開展和傳播提供了有效渠道。

強舉措解民憂

文明實踐潤心田暖民心

在推進文明實踐工作中,萬榮縣堅持黨委政府統籌全局,在資源整合方面下足功夫,建立融理論學習、黨群會議、文體活動、文明實踐、便民利民、矛盾調解為一體的農村數智服務綜合體試點,探索“一網牽、一堂安、一室辦、一屋覽、一體轉”的“五個一”建設運行路徑,形成“機制共建、陣地共用、隊伍共管、資源共享、活動共聯”機制,構建縣、鄉鎮、村三級貫通,中心、所、站密切聯動的公共資源陣地,提高縣域資源綜合使用效益。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是一個“牽一發動全身”的系統工程,需要銜接貫通關鍵環節,瞄準群眾關切,把牢供需對接“清單化”、銜接聯動“一體化”、服務群眾“精準化”方向,謀劃好服務內容。

不能讓文明實踐“空對空”,更不能讓文明成為“一陣風”。群眾需要什么,文明實踐就提供什么;群眾在哪里,實踐活動就延伸到哪里。萬榮縣不斷創新載體形式,將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延伸到每一個角落,堅持與“三項工作”相融合。一是與美麗鄉村建設相融合。結合全縣美麗鄉村建設,改造農村水、電、暖、路、房,設置功能室,配備桌椅柜、電子設備等,提升硬件設施,挖掘農村特色地域文化,為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提供基礎和保障。二是與基層治理提升相融合。結合基層治理工作,開展鄉鎮綜合行政執法改革、農村“三務”公開、星級文明戶創評等工作,加強軟件建設,提升管理、治理能力,同步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三是與基層網格管理相融合。結合網格化管理,建立網格黨組織和網格員、網格輔助員、微網格員體系,規范網格員管理,明確網格員職責和基本工作任務,明確每名網格員都是文明實踐志愿者,建立鄉村民調會、農村巡防隊,共同參與文明實踐各項工作和志愿服務活動。

如今,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全面鋪開,文明理念融入群眾生活,有力推動萬榮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提質增效,促進文明實踐動起來、活起來、實起來,在服務百姓生活、解決實際問題中凝聚群眾、引領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

樹品牌提效果

志愿服務項目多點開花

如果說一個個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是肥沃的土壤,那么志愿服務項目就是新時代文明實踐開出的花朵。萬榮縣從群眾所思、所想、所盼的具體事情入手,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品牌特色化、精準化、人性化發展。

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是一項長遠工程,必須項目化、常態化抓好日常運行和活動開展,才能收到實效。在具體工作中,萬榮縣突出“五個一”。一是突出“一隊一品牌”。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以單位職能為主,組建了理論宣講、文化文藝、衛生健康、農業科普、綠色環保、法律援助、文明勸導等10支特色志愿服務隊伍,每月常態化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務品牌。二是突出“一所(站)一特色”。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根據各自實際,以群眾需求為要,突出各自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特色。例如,漢薛鎮的電商服務、王顯鄉的果樹管理、通化鎮的小水果栽培、南張鄉的香菇種植、榮河鎮的保護母親河等。三是突出“一月一主題”。全縣14個鄉鎮、213個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按照“我們的節日”、重要時間節點、重大活動,列出每月文明實踐主題活動清單,開展移風易俗、文明祭祀、理論宣講、政策宣傳、文體活動、法律援助、義務理發、關愛幫扶、“十必到”等群眾喜聞樂見的集中性文明實踐和志愿服務活動。四是突出“一事一點單”。借助“萬榮融媒”App平臺,開設新時代文明實踐板塊,建好萬榮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信息化系統。逐步完善文明實踐調度平臺,建成線上線下互聯、需求服務互通、指導反饋互助的“三互”平臺管理模式,實現了群眾點單、中心派單、志愿者接單、群眾評單“四單”志愿服務信息化流程。五是突出“一年一創評”。每年開展一次縣級文明村鎮創評,開展一次星級文明戶創評,開展一次道德模范選評。目前,該縣共有縣級文明鄉鎮13個,占所有鄉鎮總數的92%;文明村(社區)140個,占所有村(社區)總數的67%;共評選出“五星級文明戶”15593戶,占參評戶數的21.66%。

實踐,因文明而溫暖;文明,因實踐而多彩。在萬榮,新時代文明實踐正以豐富多彩的方式融入百姓生活,浸潤百姓心田,凝聚起黨群同心、感恩奮進的澎湃力量。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