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3-08-22
□賈玉祥
我和妻子是一個村的,抬頭不見低頭見,從小相互都認識,但因為年齡的差距和男女有別,加之我大多時間都在外地求學,因此我們之間從無來往,甚至也沒有說過一句話。后來經歷了幾多挫折,我們最終還是山不轉水轉地走到了一起,這不能不說是上天賜予的一種緣分。
1960年,18歲的我被保送進了西安某軍校,心中不知有多高興,也引來了無數人的稱贊和羨慕。軍校畢業后,我被分配到了位于如花似錦、四季如春的云南省昆明市的一單位。當時我們已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都在考慮著自己的終身大事。我把目標定在本單位,因為我們單位有不少女兵,找一位女戰士為伴侶,既門當戶對,身份平等,又有共同語言,那是最好的選擇。一天,我竟意外地收到了本村一位姑娘的來信,她向我表達了愛慕之情,希望我能接受她,而當時心高氣傲的我根本不能接受一個農村女孩,所以未多思索便回絕了她。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在離開家鄉9年后我又回到村里,不再是軍官而是地道的農民。當時我心灰意冷到了極點,如同從山巔跌落到深谷,精神有點崩潰,對未來失去了希望。讓我意想不到的是我的回鄉在村中并未引起人們的大驚小怪,也無人關注我從軍人變為農民的秘密,鄉親們似乎并不在乎這些,對我的態度依然和我參軍前一樣熱情、一樣親切,這使我感到了些許安慰。
更讓我感到不可思議的是,在如此情況下,竟有人為我提親說媒,其中就有曾給我寫信求愛的女孩。此時我才知道被我回絕了的女孩并未出嫁,已成為村中的大齡剩女,她在等什么我不得而知,總不會是在等我?我回絕了為她奔忙的媒人,但她卻主動找到我表明了她的心意。我權衡再三答應了她,很快我們就結婚了。
婚后,我們有了兒女,生活的擔子加重了,但幸福感增多了,愛情也在慢慢地遞增著。我們倆先后都當了教員,我們的家庭情況也有了明顯的改善。
妻子個性強,但卻講道理,在學校里人緣不錯,幾乎年年都被評為模范。
妻勤勞,全家人的吃喝拉撒之事她幾乎全包了,一天從早到晚閑不下來,幾十年如一日任勞任怨,從不叫苦叫累。進入老年后,更覺得妻的重要,我患有“三高”,妻關心備至,她關注我的起居、飲食,使我過上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幸福生活,看來我當初的選擇并沒有錯。
使我深感慚愧和后悔的是讓兒女們上學太少,他們都沒有高學歷,都在為生活日復一日地奔波著。欣慰的是他們都在我們身邊,隔三岔五地會帶著孩子來看我們,一家人歡聚一堂其樂融融。我覺得年老之時,兒孫繞膝也是人間的一種幸福,一種享受。
時光如梭,一晃我們結婚已經50多年了,算是金婚了。如今我已八十有二,妻也七十有六。當初我們的婚姻沒有風花雪月,算不上有情人終成眷屬,但不得不說也是天賜緣分,地造傳奇。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