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08-22
龍 欣

萬榮農商銀行工作人員在利娜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走訪調研
7月底,驕陽似火。走進萬榮縣利娜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1000噸烘干后的小麥靜靜地“躺”在倉庫中,色澤金黃,粒大飽滿,給人一種放松踏實的感覺。
現在糧價平穩,合作社負責人王林峰打算把小麥再放段時間,等行情好了再出售。
“好東西不怕放!”王林峰說,“多虧萬榮農商銀行今年4月授信了120萬元,我才買了新烘干機,這下小麥不怕雨、不怕潮、不怕霉,能放得住。”
今年以來,萬榮農商銀行持續鞏固提升“一月一主題”集中授信工作,以“內引外拓”為抓手,形成制度化、標準化、專業化“三化”授信模式,全力助推當地特色產業“換擋提速”。上半年,該行實體貸款累放60.28億元,較年初增長6.6億元。
“內引”,主要是邀請當地種植養殖大戶、餐飲零售企業負責人等歡聚一堂,談需求、話發展,開展集中授信。
“外拓”,主要是聚焦萬榮籍在外企業,到重點城市召開跨省授信會,擴大銀企合作面。
“制度化”體現在3個方面——
流程制度化。每月圍繞不同營銷主題制訂工作方案,將工作分為前期準備、現場授信、授后跟進三個階段,明確每個階段的主要任務和工作流程,實行掛圖作戰。
辦會制度化。明確集中授信會議的預期目標、信貸產品、營銷時間、參加人員、客戶群體、會議流程等內容,提高工作成效。
職責制度化。授信中心牽頭負責收集梳理客戶信息,信貸中心負責產品支撐,營銷網點負責授信落地。
“標準化”體現在3個方面——
授信額度標準化。明確不同市場主體的授信上限,以外加劑企業為例,為企業主最高授信300萬元,為業務員最高授信200萬元。
授信尺度標準化。將其制成表格,一目了然,客戶根據自己的信用、資質就知道能貸多少錢。
授信時間標準化。當場集中授信,一天辦理完畢,最大限度方便客戶。
“專業化”體現在3個方面——
產品專業化。針對不同行業開發專項貸款產品,例如,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發了“新農貸”,為外加劑企業開發了“游子貸”“引鳳貸”。
節點專業化。根據不同產業周期,提前組織行動,提前對接客戶需求,提前完成授信。
服務專業化。對集中授信后有辦理意向的客戶,建立專門的微信群,群里有該行領導、3個相關部門負責人、客戶經理和客戶,實行“多對一”服務;同時開發了信貸智能填單系統,盡可能減少填單時間。
“三化”授信模式,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4月底,召開了集溝通聯誼會、產品推介會、供需見面會、集中授信會等功能于一身的“萬榮農商銀行金融助力鄉村振興系列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客群座談會”,為12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現場授信1090萬元。王林峰的利娜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就是其中一家。后續又有44家經營主體獲得授信,做到了參會客戶授信全覆蓋。
5月底,舉辦“助力民生餐飲 激活消費經濟”集中授信會,邀請近40家正餐、火鍋、茶飲、燒烤、烘焙等餐飲業商家代表和外賣小哥參加。授信會分講述、體驗、分享、授信4個板塊,氣氛熱烈歡快。現場為5家餐飲企業授信150萬元,為5名美團騎手授信25萬元。
6月底,在皇甫鄉舉行“金融助力鄉村振興系列之種植養殖大戶現場授信會”,為種植養殖大戶提供省時省力省事的“家門口”辦貸服務。經過產品介紹、銀農互動、現場授信環節,共為12個種植養殖大戶授信300萬元。
7月初,針對萬榮特色優勢產業混凝土外加劑行業8萬名在外從業人員,集中精力開展外拓營銷。第一站跨省授信會在北京舉行,當場為23家企業和個人授信4100萬元。在京萬榮籍企業人員用3個“沒想到”來形容此次進京授信——“沒想到誠意這么足、沒想到產品這么好、沒想到辦貸速度這么快”。會后,經參會企業推介,又為另外6家企業授信1200萬元。客戶還在轉介紹中,進京營銷的效應還在“連鎖反應”中。
下一步,萬榮農商銀行將根據在外客戶集聚情況,陸續開展外拓營銷,為在外創業經商的萬榮老鄉送上來自家鄉的金融服務。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