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08-07
記者 王新欣
夜幕來臨,瑤臺山頂,文峰塔巍峨聳立;它的腳下,白沙河緩緩流淌。
白沙河兩側,燈火通明,新開發的夏潮美食廣場上,商鋪整齊排開,游人如織,好不熱鬧……

夏潮美食廣場一角 記者 陳方斌 攝
夏潮美食廣場建設項目是一項民生工程,是2023年夏縣十大“標志性牽引性”工程之一,更是夏縣“四城”建設中活力之城建設的具體體現。
今年以來,在夏縣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縣市場監管局和住建局作為項目牽頭單位,抽調專人負責,加快進度,確保質量。目前,夏潮美食廣場已如期開業運營,為夏縣市民及周邊群眾提供了一個消夏娛樂、夜間休閑的好去處。
8月2日,記者來到夏潮美食廣場,了解這項工程的前期籌備、帶給夏縣的變化等情況。
一項民生工程
下午7時許,一臺吊車正將一個紅色的BOX集裝箱放置歸位,夏縣副縣長寧紅星和夏潮美食廣場的工作人員正在廣場的空地上一邊對照項目規劃圖,一邊察看項目進展情況。
據了解,這些BOX集裝箱都是從山東拉來的,是項目相關負責人多次對比之后,選出來的適合夜間消費的設施。
實際上,這樣的“精挑細選”從3月份就開始了——
為了將這項民生工程落實好,切實提高夏縣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夏縣成立夏潮美食廣場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分管副縣長任組長,縣市場監管和住建部門領導牽頭,多次前往上海、西安等地考察,發揮市場監管及城市管理監管職能,學習先進經驗,引進相關設施,切實將夏潮美食廣場建設項目打造成一項惠及民生、提升縣城活力的工程。
“為進一步繁榮夏都經濟,激發消費活力,夏縣以‘兩爭一站’為總要求,以白沙河濕地公園和夏都體育廣場為依托,以夏都特色文化為核心,融入現代、潮流、休閑等多種元素,打造集合夏縣十大特色美食及各地美食、兒童游樂、休閑購物、歌舞表演等復合型業態于一體的夏潮美食廣場,促進夏縣市民的夜生活消費,大力提升區域消費流量,進一步提高縣域經濟活力,展現夏都城市形象。”寧紅星介紹說。
此外,夏縣縣委、縣政府還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完成了原場地上37間移動房、1間冷庫、2間活動架板房、南關水井房、65家攤位及其簡易設施、網紅橋等7戶11類兒童娛樂設施的動員搬遷。與此同時,完成了夏潮美食廣場的整體規劃,規劃了移動商亭區、潮流區、舞臺區、美食區、停車區等六大區域。
截至目前,觀景休閑廣場的升級改造已經完成,移動商亭區以及停車區已經完工并投入運營。
移動商亭區自6月上旬運營以來,首批經營戶生意火爆——
“我們每天下午5點開始營業,一直持續到晚上11點左右,人多的話每天的營業收入能達到2000余元,比之前自己擺攤好太多了。”“糖水鋪”的老板文榮榮對于現在的經營狀況十分滿意。
“夏潮美食廣場打造之后,二橋每日的夜間客流量2萬余人,一方面可以提高原有商販的經營收入,另一方面也吸引了許多個體經商戶。”夏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張更群說,“除了移動商亭區外,外圍還有160余家小吃攤點。”
惠及民生,促進就業,提升城市活力,是這個項目帶給群眾的幸福感、滿足感和安全感。
一個顯著改變
張更群提到的“二橋”,即康杰橋,位于白沙河畔,是夏縣白沙河自東向西的第二座橋,因此被稱作二橋。
由于位于瑤臺山腳下,傍晚時分,山風習習,十分涼爽,所以二橋一直以來就是夏縣人民夜間消夏避暑的好去處。不過,之前的二橋可不是現在這個樣子。
原來,二橋附近雖有很多小吃攤,但管理無序,攤位亂擺是老百姓反映最多的問題。
今年,夏縣縣委、縣政府在白沙河二橋附近高標準打造夏潮美食廣場后,二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夏潮美食廣場規劃得非常漂亮。之前白沙河這里的河道沒有水,踩著底下的石頭就能到河對岸,現在再來這里看一看,簡直不敢相信,手機隨手一拍,就是一幅美景,有山有水有燈火,特色美食好吃便宜、干凈衛生,生活在這里幸福感滿滿。”市民張女士言語間盡是喜悅。
“放暑假了,我下午沒事就會和朋友一起來二橋邊逛逛,這里特別涼快,可以一邊欣賞美景,一邊品嘗美食小吃,很舒服。”返鄉大學生楊同學說道。
……
點亮城市煙火,助燃“夜市經濟”,是這個項目帶給夏縣最顯著的變化。
除了帶給城市煙火氣,這項民生工程帶給商販們的變化也不容小覷。
陳惠琴是移動商亭區“功夫卷餅”店的老板,每天早上五六點,她去菜市場采購新鮮食材,中午將食材準備好,下午5店就可以出攤了。
8月2日,還不到下午6點,她的攤位前就已擠滿了人,9點多的時候顧客就已經買不到卷餅了。
“之前沒有入駐美食廣場的時候,一個月的銷售額大約是3萬元,入駐之后,一個月能達到5萬元左右。”陳惠琴笑著說。
同時,記者發現,夏潮美食廣場的對面,沿路擺滿了小吃攤,這些商販都是被這里的人氣吸引來的。
“目前這些攤位準備還未就緒,等到8月中旬的時候,我們甄選的夏縣特色美食就基本到位了,專門將這些小吃攤擺放在一起,方便群眾就業的同時,也方便市民生活,為市民提供一個管理有序、整潔干凈的小吃一條街。”寧紅星說道。
據悉,該項目落成后,在豐富夏縣及周邊市民的夜間生活之外,還將為200余戶商戶提供創業平臺。同時,可承辦音樂節、啤酒節、美食節、消夏晚會等各類主題活動。屆時,一座極具市民煙火氣的特色夜經濟示范街區將正式落成。
一項周到服務
下午6點半,二橋兩側的路口就拉起了警戒線,交警們對車輛、行人進行有序引流。

夏縣城管執法大隊在廣場巡邏。記者 陳方斌 攝
為方便市民休閑娛樂,提供安全有序的交通條件,每天下午6點半到晚上10點半之間,二橋上機動車限行,只能行人出入。
“人流量太大,如果車輛放行的話,會有很多安全隱患。”張更群說,“車輛繞行其實很方便,而且也能避免擁堵。”
除了交警部門,這里還有4支隊伍,分別是公安巡邏、食品安全檢查、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志愿者隊伍,5支隊伍共計五六十人,各司其職,同時注重溝通協調,為來此游玩的市民共建一個安全、有序的夜間消費環境。
規范化、標準化管理,代替了原先的無序與零散。
據了解,7月26日,夏縣召開二橋美食城規范整治會。寧紅星在會上指出,各相關單位要強化規范管理,突出誠信經營、品牌建設、食品安全和衛生管理,引導夜間經濟、地攤經濟規范健康有序發展,為消費者提供更加高質量、高品位的消費環境;要提供柔性服務,規范攤位經營范圍和經營時間,引導經營戶做好攤區周邊環境衛生,做到“人在地凈、人走地清”;要迅速行動、相互協調配合,在短期內形成綜合整治的強大合力,同時建立聯動長期管控機制,確保二橋美食城規范整治工作取得長久實效。
“這個項目是政府搭臺,市場化運營,一來可以讓項目持續為市民提供好的服務,二來也便于項目的長遠化發展。”寧紅星介紹說。
在夏潮美食廣場,還有一群身著統一工作服的人員格外顯眼,他們跑前跑后,為商鋪提供服務,也為市民提供便利。他們就是負責這個項目運營的格瑞特酒莊的工作人員。

格瑞特酒莊工作人員在維護美食廣場地面衛生。 記者 陳方斌 攝
“夏潮市集夜經濟主題商業街區占地面積約25畝,以集裝箱、移動餐車、美食檔口等形式呈現,建筑風格特色鮮明,有觀景廣場、移動商鋪區、潮流區、舞臺區、美食區、停車區等六大區域,多個功能區域相互聯動、互相配合滿足不同消費場景。”格瑞特酒莊的工作人員魏華斌介紹說。
在服務方面,格瑞特酒莊下足了功夫。“我們每周都會對各商鋪打分,對于經營效益不好的,會給他們進行指導,在品相、口味、菜單等方面給予建議,確保可以滿足消費者需求。”魏華斌的言語中透露出一絲自豪,“比如‘糖水鋪’,之前銷售收入排名靠后,我們在品相上給出一些建議后,他們的銷量比之前要好了很多。此外他們主要出售的是冰飲,我們也會建議他們在夏季之后推出奶茶等產品,適應季節變化。”
這里的每一家商鋪,都掛有從業人員健康證、食品小經營店備案證、營業執照三個證件,真正讓游客放心消費。
晚風習習,走在二橋旁,街道干凈整潔,小吃琳瑯滿目,瑤臺山靜靜矗立,白沙河碧波蕩漾,人們成群結隊,品嘗美食,欣賞美景,悠閑又愜意。城市的煙火氣足了,夏縣人民的幸福感、滿足感也提升了,一個燈火璀璨、車水馬龍的活力之城的身影漸漸清晰了起來……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