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08-04
記者 魏 濛
7月份,隨著汛期的到來,全國很多地方進入一年中降雨集中期。近幾日,受臺風“杜蘇芮”影響,華北、黃淮等地出現極端降雨過程,引發洪澇和地質災害,造成北京、河北等地重大人員傷亡。
當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期,雷電、大風、冰雹等災害性天氣無不威脅著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除了各地區和有關部門高度重視、壓實責任,強化監測預報預警,加強巡查值守,緊盯防汛重點部位,落實落細各項防汛措施,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外,廣大群眾面對汛期災害性天氣,應該如何保障自身與家人的生命安全?8月1日,市應急管理局地震和地質災害救災科科長裴琦在接受采訪時,就防汛期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遇到災害性天氣如何避險和自救等問題,詳細、具體地介紹了防洪防汛安全注意事項和自我保護常識,對提高廣大群眾自我防范、自我保護能力有極大的幫助。
關注預警做好防范
進入汛期以來,天氣變化復雜,強降雨過程和強對流天氣頻繁,山洪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多發,汛期中一定要及時關注預報預警,提前做好防范,最大限度避免人員生命財產損失。
裴琦介紹,目前,我市獲得氣象信息的主要渠道包括廣播、電視、報紙、手機短信、氣象部門的官方網站等。同時,社會公眾還可以通過“天氣通”“墨跡天氣”“彩云天氣”等App獲取當地的天氣預報、災害性天氣預警信號、決策氣象服務、天氣實況等信息。
裴琦說,遇有災害性天氣,氣象部門會通過上述渠道,向公眾免費提供災害性天氣預警信號。目前,受不同渠道特點和公眾使用習慣等的影響,各種渠道都有各自的優勢,比如廣播、電視適合留守在家的老人和兒童,農村預警廣播可及時向廣大農村朋友發布預警信號和提示信息,手機App適合手機用戶隨時獲取氣象信息等,但大多數氣象信息服務渠道屬于被動型,需要公眾主動去獲取。因此,希望公眾結合這些渠道的特點和自己的使用習慣,靈活使用,及時獲取權威氣象信息。
裴琦介紹,汛期暴雨來臨前,氣象臺會發布預警。暴雨預警信號一共分為四個等級,從低到高分別是藍色預警、黃色預警、橙色預警和紅色預警。不同顏色的預警信號,表明暴雨天氣不同的危害程度,也對應著不同的防御指南。如,當氣象部門發布藍色暴雨預警信號時,相關部門要提前做好預防暴雨的準備,個人應關注天氣變化、合理安排出行;當氣象部門發布紅色暴雨預警信號時,說明3小時內累計降雨量將超過100毫米,單位會采取停工、停學、停運等措施,人們要避免外出。
裴琦特別提醒,汛期時段,人們一定要經常收聽、收看天氣預報,了解天氣情況。如,藍色預警信號出現時,要時時注意收聽、收看天氣預報。關好門窗,盡量不要出門,如必須出門時須攜帶雨具。橙色預警信號出現時,如果還在簡易棚戶內,要盡快轉移到安全的地方。暴雨伴隨雷電時,要注意切斷家中的電源。同時要學習并掌握有關汛期防災、抗災、避災的知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對可能發生的災情做好防范和應急準備。
雷暴天要避風險
“進入汛期意味著進入了強降水集中期,降雨強度更大、歷時更長,洪澇災害事件隨時可能發生,天氣更加復雜多變,極端天氣將明顯增多。”裴琦說,掌握這些防護常識很重要!
關門窗,家中“宅”。暴雨來臨,要迅速關閉門窗,防止雨水撲入室內。在室內應關閉一切電子設備、家用電器,拔掉電源以防止二次放電。
低洼地,斷電源。雷暴天氣,要切斷低洼地帶有危險的室外電源,同時要避免在低洼地帶、水庫、河流、池塘等危險區域逗留,嚴防溺水事件發生。
電線落,速報警。注意街上的電力設施,若發現有電線滑落,即刻遠離并馬上報告電力部門。同時,雷雨天氣時,避開燈桿、電線桿、廣告牌、變壓器、電力線及其附近的樹木等有可能連電的物體,避免遭受雷擊或被倒下的重物砸到。雷雨時在室外,不要使用有金屬桿的雨傘及其他帶有金屬桿的物品,關閉電子設備,盡量不要用手機打電話,不要選擇公交車站等有帶電裝置的地方避險。
遇水淹,登高地。如住所可能出現嚴重水淹,應及時撤離居所,到高的安全的地方暫避。
離河道,防山洪。特大雷雨天,在山地如發現水流湍急、渾濁及夾雜泥沙時,可能是山洪暴發的前兆,應快速離開溪澗或河道。
地下通道,要繞行。遇有暴雨時,應就近尋找安全區域或高樓建筑物暫時避雨,不要進入地下停車場、地鐵、過街隧道、地下商街等地下公共設施,盡可能往地勢較高的地方走。
沿墻走,防跌倒。不要在流水中行走,15厘米深的流水就能使人跌倒。步行時,如果路面流水15厘米,千萬別貿然涉水,密切觀察道路情況后,手臂伸開,重心放在后腳,雙腳交替探路前行。不要靠近路緣石行走,看到雨水打漩渦的地方,小心繞行,避免掉入缺失井蓋的下水道中。騎行時,最好選擇穿雨衣,騎車打傘容易遮擋視線,雨傘遇到大風后也容易被吹翻,加上雨天路滑,很容易引起交通事故。拐彎時先觀察,后通行,不要急轉彎或急捏閘,以免側滑。
開雨霧燈,車慢行。暴雨中開車應打開雨霧燈,減速慢行,注意預防山洪,避開積水和塌方路段;水淹沒車輛時,如果還沒有沒過車窗,在車輛電路沒有斷電之前打開車窗或天窗,如果已經斷電并且車門無法打開時,可嘗試用金屬錘、手機、手表等身邊一切硬物敲擊側窗玻璃或天窗逃生;車輛被水完全淹沒時,由于車頭較沉,應迅速從后備箱逃生,如果后備箱無法逃生,則將面部貼近車頂上部,保證足夠空氣,等到車內外水壓平衡后,即可打開車門逃生。
洪水暴發科學自救
持續性強降雨極易誘發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嚴重威脅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裴琦說,山洪暴發是有前兆的。原本清澈的溪水突然變渾濁,也可能是上游暴雨將泥沙、石塊帶入了水中,形成山洪泥石流。對于山洪暴發的前兆,除了可以通過眼睛觀察判斷,還能通過耳朵聽來判斷。如果身邊出現異常山鳴聲,類似火車轟隆隆的聲音或悶雷聲,可能是山洪泥石流即將來臨。而當你不巧正好置身洪水區時,如何科學避險與自救,裴琦介紹的這些自救辦法可以幫到你。
冷靜選擇撤離位置。一定保持冷靜,迅速判斷自己周邊環境,盡快向山上或較高的地方轉移,如一時躲避不了,應選擇一個相對安全的地方避洪。避洪一般應選擇在距家最近、地勢較高、交通較為方便及衛生條件較好的地方。如在城市中可選高層建筑的平坦樓頂,地勢較高的牢固樓房。
認清路標,避免慌不擇路。明確撤離的路線和目的地后,要認清路標,避免因為驚慌而走錯路。如遇泥石流,要立即朝與泥石流垂直方向逃跑,并且要向高處山坡逃跑;如遇山體滑坡,要往滑坡兩側穩定地區逃跑,不得向滑坡體的上方或者下方逃跑。
扎筏逃生,勿游泳。泥坯房里的人員或居住在低層的人員在洪水到來時,來不及轉移的,要迅速找一些門板、桌椅、木床、大塊的泡沫塑料等易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千萬不能游泳逃生,不能攀爬帶電的電桿、鐵塔,遠離傾斜電桿和電線斷頭。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盡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東西不放手,尋找機會逃生。
遇危險,尋求救援。洪水突發性強,當發現漲水時,要保持頭腦冷靜,行動快速,迅速向山坡、高處等地撤離,切勿貪戀財物。如遇危險,在手機沒電之前,第一時間撥打110、119或盡快與當地相關部門取得聯系,準確表述自己所在位置和險情,還可利用眼鏡片、手電筒、鮮艷的衣物等物品,尋求救援并等待救援。
備好食品,向高處轉移。備足速食食品或蒸煮夠食用幾天的食品,準備足夠的飲用水和日用品,在基礎牢固的房頂搭建臨時帳篷或尋找安全堅固處所,避免落入水中。被困建筑內,除非在水可能沖垮建筑物或水沒過屋頂時被迫撤離,否則待著別動,等水停止上漲再逃離。
雨季汛期,安全第一!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