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縣域>

河津市樊村鎮西磑村:基層治理“三重奏”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08-04

記者 吳 莉 裴旭薇 見習記者 王月文 

西磑村俯瞰(無人機照片)

河津市樊村鎮西磑村位于河津市北大門,素有“耿地咽喉”之稱。近年來,這個擁有993戶2711人的村莊在實踐中不斷創新基層治理模式,通過調動社會多方資源共同出力,解決“沒錢做事”的問題;通過在村級事務管理中讓群眾唱主角,解決“沒人管事”的問題;通過變村委會單打獨斗為發動群眾一起干,解決“干部干、群眾看”的問題;通過群眾的事讓群眾說了算,解決“群眾不滿意”的問題,走出了一條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新路子。西磑村先后榮獲平安山西建設示范村、運城市文明村、運城市“五面紅旗”創建示范村等榮譽稱號,村黨支部獲得運城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改善人居環境——全心全意“辦實事”

全村道路硬化全覆蓋,全村供水排污全覆蓋,全村冬季取暖“煤改電”全覆蓋,高標準綠化亮化工程讓“村在林中、人在綠中”……如今的西磑村,兼具顏值與內涵,既有“面子”,更有“里子”,可以說是遠近聞名的和美鄉村。

很難想象,18年前,這里還是一片貧瘠落后的景象。“出租車都不愿來我們村,太偏遠了,費力來一趟還得空車回去。”“環境差,風大,生活條件惡劣,學校都留不住教師。”一些年長的村民說起當年的景象仍然記憶猶新。

2005年開始,針對“臟亂差”的落后面貌,新上任的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薛民帶領村“兩委”班子堅持規劃先行,因村制宜,著眼長遠,以農村城市化為目標,以教育、養老、醫療等為重點,細化美麗鄉村各項指標任務,全面提升完善基礎設施,努力建設宜居宜業的美麗家園。

在西磑村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老年人利用飯前時間看電視。

這是一份西磑村建設發展的“民生清單”:多年來,該村持續開展環境衛生大整治,徹底清理垃圾堆、填埋小溝小塘,改造幸福大道立面殘垣斷壁、土坯房,統一巷道排水、臺階標準;先后硬化全村主支巷道6.8公里,拆除殘垣斷壁16處,打通死巷道10余條,暢通道路“毛細血管”;對所有環村路、主巷道、垃圾場、臭水溝等進行了高標準綠化,共栽植苗木25萬余株,形成環村林帶19公里,建成游園、小景8個,安裝各類健身器材80余件,做到只要有人員聚集的地方就有健身器材,有健身器材的地方就有休閑椅和煙灰缸等設施。

“讓農村城市化”是西磑村的發展目標。對此,該村先后高標準建設運行日間照料中心,對小學和幼兒園進行提檔升級,對社區衛生服務站進行提升改造,真正達到了老有頤養、幼有優育、病有良醫,為村民提供城市化公共服務;在村東村西建設了兩個便民餐廳,方便村民舉辦紅白事、減輕了村民經濟負擔;規劃建設了2個停車場、4個公廁、4個休閑廣場、籃球場、乒乓球館、羽毛球場等公共基礎設施;在河津市首家建成農村便民服務大廳,讓村民“辦事能找到人”……

就這樣,西磑村美麗鄉村建設的“拼圖”被一片片連接起來,一個個美好的愿景變成現實。18年來,西磑村改變的不僅是看得見的環境,還有村民對村莊與日俱增的榮譽感和歸屬感,以及對村“兩委”班子為民辦實事的充分信任感。正因為如此,村里向村民發出“每天起早10分鐘,保持全村常干凈”的片區環境治理號召時,大家紛紛響應。僅此一項既為村里省下每年10萬元的垃圾清理費,更激發了村民自覺維護村莊環境衛生的積極性。

用好三支隊伍——黨員干部“有擔當”

實現鄉村振興,離不開黨建引領。西磑村抓牢做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制度的同時,制定了“兩委”班子周例會制度、“兩委”干部坐班值班制度并堅持執行,定期開展學習培訓,不斷提升村“兩委”干部的履職能力和黨組織的凝聚力、向心力。同時注重后備人才培養,堅持把有經濟基礎、想干事、能干事的積極分子吸納進村“兩委”班子,3年共發展黨員12名,培養后備干部9名,不斷為集體注入新鮮血液。

鄉村治理,關鍵在人。在推進各項工作的過程中,西磑村持續建強用好三支隊伍,努力打造基層治理的中堅力量,不斷提高村級事務的管理和服務水平。

用好先鋒隊。把原來的10個居民小組整合為4個,規劃成4個網格化片區,由4名全科網格員擔任居民小組長和片長,并在各片區分別成立黨小組,由村“兩委”主干和優秀黨員擔任小組長,常態化開展線下走訪活動。目前,“有事就找網格員”已成為村民共識。同時,全村60余名黨員根據自己的年齡、能力等實際情況,在網格內主動認領政策宣傳、衛生清理、矛盾調解、困難幫扶等任務,做到每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

用好網格員。將4個網格細分為24個“微網格”,建立起權力清單,將公章使用、便民餐廳使用、入黨推優建議等7項權力下放給微網格員,授予微網格員事務管理權、資源配置權、評議建議權,讓微網格員能管事、想管事、管得了事。同時,將轄區內的紅白理事、環境衛生、掃黑除惡、矛盾化解、宣傳教育、鄰里糾紛等進行分類整合,全部納入了網格服務管理范疇,實現社會治理網格全覆蓋、服務零距離、治理精細化。

用好志愿者。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該村組建了黨員志愿、平安志愿、巾幗志愿、文藝志愿等7支志愿服務隊,義務開展巡邏護學、糾紛調解、文藝演出、應急救援等志愿服務活動,并深入開展星級文明戶、“四好家庭”“好媳婦”評選活動,以身邊人、身邊事為榜樣,營造崇德揚善的良好鄉風。通過志愿者的示范效應,全民參與衛生清理,“每天早起10分鐘,保持全村常干凈”已從一句口號成為一種常態。

“通過制度引導和賦權增能,不斷激發廣大黨員干部的紀律意識、擔當意識和服務意識,讓干部轉變為服務員,成為基層治理的中堅力量。”薛民說。

群眾來唱主角——人人都是“監督員”

“咱村過紅事前幾天要請人吃飯,每次都要擺十幾桌,普通家庭負擔不起。村‘兩委’能否商議一下,規范咱們村的紅白事流程,去掉一些不必要的環節,給村民減輕一些負擔。”今年2月13日,西磑村村民薛效軍在微信村級事務管理平臺小程序“村民說事”中發布了一則建議。不到兩個小時,薛民就進行了回復,并責成專人組織集體商議。隨后,一場關于紅白事是否要提前請客的商討在“線上”平臺展開,村干部和村民們暢所欲言,就此事進行投票表決,只用5天時間就形成了決議。很快,“取消紅事前請人擺宴”這一條就被寫進了西磑村的村規民約。

近日,村民在村便民服務大廳辦理相關事項。

基層之治千難萬難,群眾參與就不難。為了能讓村民更多地參與村級事務管理,西磑村積極探索實踐,讓群眾唱主角,暢通“線上百姓說事”和“線下干部辦事”兩條渠道,用數字化賦能鄉村治理,用實際行動滿足群眾需求。

2022年開始,西磑村借助由農業農村部主導、騰訊公司開發推廣的“村級事務管理平臺”小程序開展村務管理。在該平臺的“村民說事”板塊,村民們有什么訴求和意見,隨時可以用圖片或文字的形式,提交到“云上黨群服務中心”,村黨支部書記的賬號會立即收到提示。隨后,書記會根據提交問題的性質,立即按照分工批轉給村“兩委”成員限時辦結。村“兩委”成員收到批轉后,會及時上傳辦理中和辦理后的工作照片,并邀請發帖群眾打分評價。如果反映的問題屬于重大事項,則會進入議事流程,由黨員、村民代表、廣大村民討論表決,共同協商。

“在小程序上,村民不論大事小事都可以說出來并快速得到解決,這就激發了村民參與村級事務管理的積極性,做到人人都是發現者、個個都是監督員,推動實現村莊共建共治共享的目標。”薛民告訴記者,數字化平臺實現了從“干部安排群眾干事”到“群眾要求干部干事”的轉變,大大提高了村“兩委”成員的工作效率和執行力。目前,累計已有1100余位村民注冊認證“騰訊耕耘者”賬號,實現每戶至少一人注冊使用,通過線上共解決辦理村民大小訴求事項上百件,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借助村級事務管理平臺,西磑村把村務“曬”到網上,保障村民知情權;同時,該村對環境衛生、村委會活動、“三會一課”、鄉風文明等8方面18項內容進行量化賦分,村民積分可以在積分超市兌換禮品,還作為黨員、網格員、志愿者、村民年底評先爭優的重要依據,大大激發了村民參與基層治理的積極性。

今年39歲的寧麗華是西磑村一名網格員,也是網格內19戶70多人的“主心骨”。這幾年,通過參與環境衛生整治、村委會活動、上門解決群眾困難等,她個人目前已經積了545分。“我們在村莊發展中受益,同樣,村里的大小事情也離不開每個村民的支持,大家齊心協力擰成一股繩,才能讓我們村發展得更好。”寧麗華說。

村民線上反映問題,最終要依托線下來解決問題。“村干部搞好服務,讓老百姓安心賺錢”,這是西磑村村“兩委”的共識。從2005年起,該村就設立了便民服務大廳,承擔整合資料復印、業務代辦、糾紛調解等5方面23項職能,實行村干部帶班、網格員值班,方便群眾辦事。同時,便民服務大廳的坐班服務延伸到上門服務,村里的年老體弱者只需一個電話,送餐買藥、物品代購、業務代辦、上門維修等需求都能滿足。截至目前,該村便民服務大廳已累計服務群眾需求數十萬件。

為了讓村民在家門口就業增收,該村利用3A信用村名片,為村民創業爭取低息貸款400余萬元;依托霍煤晉南公司、盛鈺環保科技公司引導村民就近就業;引進拼多多和京東電商客服平臺,使30余名農村待業女青年就業上崗,人均月收入超過2500元。今年,該村還計劃依托西磑印象村史館建設幫扶車間,發展手工花饃、手工布鞋、剪紙等產業,讓大齡農村婦女在家門口就業增收。

為村民辦實事、讓干部有擔當、讓群眾唱主角——西磑村基層治理的“三重奏”,調動了全村上下的積極性,各項工作步入良性發展軌道,村莊好、村民好、風氣好、環境好、光景好的美麗鄉村新畫卷在這里徐徐展開。

攝影 記者 陳方斌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