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加強雙擁共建 深化軍民融合
奮力譜寫新時代雙擁工作新篇章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08-01

運城市委常委、河津市委書記 李曉武

擁軍優屬、擁政愛民,是我黨我軍我國人民特有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也是加強軍政、軍民團結,鞏固國防和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任務。河津是一方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紅色熱土,有革命先驅鄧國棟、開國上將董其武,王震將軍在河津禹門口強渡黃河,雙擁傳統源遠流長、根深葉茂,雙擁精神已融入城市血脈、厚植人們心中。

近年來,河津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雙擁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中央、省委、運城市委關于雙擁工作的各項決策部署,軍地合力,軍民同心,雙擁促融合,共建謀發展,以爭創“山西省雙擁模范城”“全國雙擁模范城”為抓手,做實做細退役軍人和雙擁各項工作,推進軍民深度融合,奮力開創新時代河津雙擁工作新局面。

一是聚焦雙擁使命,以更高站位加強組織領導。堅持把雙擁工作作為重要政治任務,持續強化組織領導、完善工作機制、提升雙擁水平。把雙擁工作納入河津市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黨委政府重要議事日程、領導干部目標管理考核,推動雙擁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同部署、同落實、同檢查、同考核。制訂出臺《河津市創建省級雙擁模范城實施方案》,成立雙擁工作領導小組,召開專門會議,對創建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做到思想上更重視、工作上有安排、行動中見成效,推動形成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軍地合力協作、雙擁工作機構統籌協調的創建格局。

二是聚焦雙擁共建,以更嚴要求落實擁軍政策。落實《國防法》《退役軍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規,將國防后備力量信息化建設、民兵整組、武器裝備、部隊補貼等經費納入財政預算。投資1億余元整體搬遷武警河津中隊,新建高標準辦公執勤及訓練場地,進一步優化服務、強化保障,全力幫助部隊解決改革急需、備戰急用、官兵急盼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堅持帶著感情和責任落實各項雙擁政策,2022年兌現義務兵家庭優待金1128.8萬元,今年發放137名自主就業退役士兵一次性經濟補助金338.4萬元,上半年發放2300余名各類重點優撫對象撫恤補助款860萬余元,敲鑼打鼓為38名立功受獎現役軍人家庭送去喜報和獎勵金。傾心傾力抓好轉業軍人安置、隨軍家屬就業、軍人子女入學入托等工作,對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條件的退役士兵和退出消防員實行全額事業、央企、省企安置。認真落實行業部門“軍人依法優先”服務,出臺烈軍屬子女入學優惠政策,為退伍軍人開辟“綠色通道”辦證服務,讓官兵“后路”通暢、“后院”穩固、“后代”健康成長。

三是聚焦軍民融合,以更實舉措推進軍民共建。堅持把黨政軍民關系視作命運共同體、奮斗聯合體,加快推進軍民融合發展,譜寫軍民魚水情。各級各部門踴躍開展行業擁軍等活動,春節、八一等節日,市四大班子領導和各部門、企業和社會熱心人士積極采取多種方式慰問駐津部隊及全市2000余名優撫對象,不斷增強軍人的自豪感、榮譽感、獲得感。駐津部隊主動服務中心大局,在疫情防控、搶險救災等急難險重任務中當先鋒、打頭陣,人武部多次組織民兵參加汾河防汛、鄉村危房排查等急難險重任務,有力助推了河津高質量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積極開展“學雷鋒樹新風”活動,組織官兵深入社區、養老院開展志愿服務,以國防教育為重點協助駐地學校開展軍訓,幫助青年學生牢固樹立愛國主義思想。全面推動軍民深度融合,支持中鋁、三聯等創新能力強、產品有特色、成長潛力大的企業加入“民參軍”行列,加快形成軍民深度融合的發展新格局。

四是聚焦氛圍營造,以更大力度創優雙擁文化。始終把雙擁宣傳教育作為夯實軍政合力軍民同心思想根基的重要途徑,創新形式和載體,綜合運用各類媒體,廣泛宣傳雙擁創建成果,“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雙擁氛圍更加濃厚。充分利用八一、“國防日”等節日和征兵期間開展大型國防教育宣傳活動,在龍門大道打造“雙擁一條街”,在政府網站、河津融媒、各大公園廣場大屏幕開辟雙擁宣傳專欄,及時報道各級各部門、各大企業、社會團體開展擁軍優屬、駐津部隊在搶險救災和聯防聯治工作中取得的優異成績。大力推廣“民眾擁軍”“軍民共建”,積極開展雙擁工作進學校、進社區、進農村、進機關、進企業等活動,通過開展軍營開放日、軍民聯歡等活動,讓雙擁宣傳教育主題更加鮮明、內容更加豐富,形成人人關心雙擁、支持雙擁工作的濃厚氛圍。

雙擁事業歷久彌新,雙擁工作任重道遠。下一步,河津市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運城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省、運城市關于雙擁工作的各項決策部署,牢固樹立“軍地一盤棋”思想,自覺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大力發揚擁軍優屬、擁政愛民光榮傳統,全力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扎實推進新時代雙擁事業高質量發展,為運城創建全國雙擁模范城貢獻河津力量!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