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07-18
記者 韓維元

7月10日,2023年全市節能宣傳周活動在市區南風廣場啟動。 記者 韓維元 攝
綠色,不僅是高質量發展的生態底色,更是高質量發展的核心理念。7月10日至16日是第33個全國節能宣傳周,今年活動的主題是“節能降碳,你我同行”。
活動周期間,全市以“1234”系列活動為框架,即1場節能知識競賽、2場節能大型展覽、3場節能集中宣傳和4場節能主題論壇,通過觀節能展覽、聽節能故事、學節能知識、談節能方式、論節能技術,動員全社會廣泛深入參與,推動構建崇尚節約、合理用能的社會風尚,為我市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節能添綠。
互動科普 寓教于展
“爺爺,這周是第33個全國節能宣傳周,這是一份節能降碳的宣傳手冊,里面不僅有節能降碳的目標措施,還有生活中一些節能降碳的小妙招,您可以了解一下。”7月10日,在市區南風廣場,來自運城市人民路學校的孩子們把參加節能展作為社會實踐課,為群眾普及節能降碳知識。
為深入貫徹落實2023年全國節能宣傳周工作要求,大力倡導綠色節能降耗生產生活方式,進一步加大節能新技術、新產品、新裝備、新模式的推廣,加快推進碳達峰、碳中和,7月10日,2023年全市節能宣傳周活動啟動儀式當天,市能源局聯合市機關事務管理局、鹽湖區政府,在市區南風廣場舉辦了兩場節能展覽。
“我們此次的展覽分為政府部門展覽和相關企業展覽兩個部分,其中市直相關部門16個、鹽湖區相關部門10個、相關企業代表12家,涵蓋了新能源、新技術、新模式等領域。”市能源局四級調研員鄭文勝表示。
每年5萬噸二氧化碳捕集利用項目是山西建龍實業有限公司圍繞碳捕集和碳應用而實施的一個重要項目,項目擬采用先進成熟的胺法脫碳技術,選用高效低能耗復合胺吸收劑,依托公司相關公輔設施,建設一套集煙氣增壓和水洗,二氧化碳捕集、壓縮、液化、提純、存儲供應于一身的裝置,捕集2×100MW發電機組鍋爐煙氣中的二氧化碳氣體,項目生產的高純度(99.8%)二氧化碳全部供轉爐生產使用。
“項目運行后,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84萬噸。其中,項目每年直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萬噸;項目生產的二氧化碳還可供煉鋼轉爐使用,間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0.84萬噸。二氧化碳供煉鋼轉爐使用后,噸鋼轉爐煤氣回收量增加3立方米,噸鋼替代氧氣量增加2立方米,噸鋼替代氮氣量增加0.7立方米,煉鋼工序年節能量達3225噸標準煤、年減排二氧化碳0.84萬噸。”山西建龍實業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該項目的實施,將為鋼鐵企業低品質復合煙氣二氧化碳的工業化捕集與綜合利用提供技術支撐和工業生產示范。
展覽當天,雖然室外溫度高達30多攝氏度,但依舊擋不住市民參加學習的熱情,大家紛紛來到展臺前,聽講解、看板面,學習科普知識,體驗節能產品,用實際行動踐行節能降碳理念,傳播綠色生活好習慣。
“這個活動不僅給我們普及了節能降碳知識,還發了帆布袋子,以后上街買菜就用它,盡可能減少一點塑料垃圾。”剛剛在市能源局展臺上領到1個帆布袋的李大爺一邊說,一邊在節能降碳簽名墻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交流分享 充電賦能
“雙碳目標既是重要機遇,也是空前責任。我國70%以上的常規大氣污染物和近90%的二氧化碳排放都與化石能源的燃燒利用緊密相關,實現‘雙碳’目標,將倒逼我國能源結構深刻轉變,持續提高我國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和發電量。實現能源轉型變革,就必須要依靠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7月11日,在運城市“光儲直柔”全產業鏈發展論壇上,西安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卓放在其分享的《直流配電網建設與優質供電》主旨演講中,結合經典案例從優質供電園區建設的必要性、直流配電網網架結構與關鍵設備、直流配電網系統級控制方案等方面對與會人員作了培訓指導。
與“光儲直柔”全產業鏈發展論壇同時舉行的還有生物質能開發利用專題論壇、煤矸石綜合利用專題論壇和淺層地熱能開發利用專題論壇,來自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美國密歇根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國網上海能源互聯網研究院等部門、科研院所和節能企業的專家學者圍繞《直流配電網建設與優質供電》《雙碳背景下分布式光伏開發的問題及解決方案》《生物質熱化學轉化技術應用》《生物天然氣和廢物的工業燃料替代領域的探索和體會》《多固廢協同利用,跨行業促進碳減排》《AI干選在矸石資源化回收及選煤產業智能化升級中的應用探討》等課題,通過講演、交流、提問等方式,為與會人員獻上了一場場精彩的主旨演講。
“我們一方面積極發揮政府的宏觀引導作用和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使資源綜合有效利用成為企業降成本、提效益、持續發展的內生動力;另一方面鼓勵大摻量、規模化利用,扶持大型骨干企業,積極拓展綜合利用方式,通過多渠道、多途徑利用,力爭做到合理利用。”市能源局二級調研員董朝科表示,為全面推進節能降碳工作,市能源局在引導和發展的基礎上,充分考慮各地區、各行業資源稟賦和綜合利用水平的差異,采用切合實際的技術和模式,分類、有序推進。同時,積極加快先進科研成果的轉化,加快先進適用技術和工藝裝備的推廣應用,初步建立起集研發、制造、推廣應用、服務于一身的產業體系。
“節能是實現減碳的源頭性舉措,要想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實現能源高質量發展,就要做到資源節約化、用能電氣化、電力綠色化、電網柔性化、經濟循環化。而我們所做光儲直柔技術就是實現這‘五化’的主要途徑。”中電國臣總裁陳文波表示,企業將積極致力于“雙碳”目標,將運城市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國節能低碳能源革命的樣板,為國家“雙碳”目標貢獻力量。
宣傳競賽 添綠增綠
“目前發電主要依靠煤炭,因此節約用電可以減少排放粉塵、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和什么?”“生產過程中耗能高的產品的生產單位,應當執行什么制度?”
7月14日上午,在國網運城供電公司會議室里,一場以節能為主題的能源系統知識競賽正在火熱上演。必答題環節,選手們沉著冷靜、從容對答,展現了豐富扎實的節能知識儲備。在搶答題環節,選手們一邊仔細聽題,一邊將手掌緊緊貼著搶答器,等待指令聲響,快速參與競答。內容涵蓋了能源知識、碳達峰、碳中和、節能常識、節能法規、節能技術等方面相關知識。為調動現場觀眾參與競賽的熱情,比賽還設置了觀眾互動答題環節,觀眾們躍躍欲試,從容答題,展現了豐富的知識儲備。
通過必答、搶答以及風險題等環節的激烈角逐,最終垣曲縣、臨猗縣、夏縣代表隊獲得三等獎,稷山縣、鹽湖區代表隊獲得二等獎,芮城縣代表隊獲得一等獎。
“節能知識競賽,既是對節能知識的宣傳,也是對能源干部業務知識的檢閱和展示,更是對我們不斷提高職業能力、職業素養的激勵。”萬榮縣能源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文生表示,作為能源系統的一名工作人員,將以此次競賽為契機,注重理論學習,注重強化職業素養,注重提高綜合能力,為全市能源工作高質量推進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運城市能源局宣)7月10日至16日是第33個全國節能宣傳周,宣傳主題是‘節能降碳,你我同行’。讓我們樹立節能理念,共建綠色家園。”7月12日,家住外灘首府小區的劉女士收到這樣一條短信。
節能宣傳周期間,市能源局圍繞2023年節能宣傳周主題、節能生活小常識以及各行業節能等方面知識,通過短信、微信、短視頻的方式進行宣傳推送,把節能降碳知識送到千家萬戶,在全市營造了人人講節能、人人知降碳的濃厚氛圍。
“最近幾年因為工作原因,回運城的次數越來越多,我發現街上步行或者騎單車、開電車出行的人越來越多,路燈陸續換成了光伏發電燈,還有很多的綠色建筑等等,可以說節能降碳的意識已經融入每個運城人的心中,大家也用實際行動為運城這座城市的節能降碳作出了一份努力。”因為工作原因常常往返于北京與運城之間的楊女士這樣評價運城節能降碳工作取得的成績。
為了加大宣傳力度,市能源局還專門設計了節能主題和節能知識宣傳展板,在南風廣場、市稅務局等處的公交站臺進行宣傳推廣,引導群眾樹立“節能從我做起”的理念。
“作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運城重要指示精神的一次生動實踐,我們通過系列活動,在系統展示全市節能工作取得的成效的同時,也進一步加快節能降耗先進技術的研發和推廣應用,推動節能降耗重點工程落實落地,積極營造節能降碳濃厚氛圍,為我市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添綠增綠。”市能源局黨組書記、局長馬武康表示。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