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3-07-17
隨著農業機械化的大規模應用、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秸稈漸漸成為農業生產過程衍生的大宗廢棄物,被丟棄在田間地頭或者就地焚燒,如何合理處理秸稈成為一個難題。
近日,記者在聞喜縣半山腰山楂種植專業合作社看到,秸稈、果枝等被切割、炭化處理后,變成黑色的炭化肥料。該合作社新引進12臺火盆式氣化炭化爐,把秸稈炭化還田,既提高了莊稼產量,又有效解決了污染問題,讓秸稈變廢為寶。
“以前我們這里的秸稈和樹枝,都被當作垃圾扔在路邊,既影響環境,又影響交通。”聞喜縣半山腰山楂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玉仙告訴記者,為解決這方面問題,他積極和山西農業大學棉花研究所的專家們進行溝通,通過試用,發現氣化炭化爐可以把樹枝燒成黑炭,然后進行有效利用。
據了解,火盆式氣化炭化爐輕便、經濟、易操作,在田間地頭可以直接將秸稈、果枝等農業廢棄物更快捷地燒化成炭用于農田。該炭化爐炭化速度比傳統炭化技術速度快10倍以上,生物質炭得率達25%左右,比露天焚燒秸稈更為環保,應用后可以提升土壤質量,提高農作物品質和產量,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
山西農業大學棉花研究所研究員、農業廢棄物循環利用團隊負責人張貴云說,這種自燃式炭化爐使各種果園果枝的炭化處理更便捷。農業生物質廢棄物炭化還田,可長期穩定、大幅提高土壤肥力,保障農作物優質高產,且有利于保護環境。
“希望通過這個項目,能與合作社建立長期合作關系,把我們的科研成果真正轉化成生產力,助力鄉村振興,實現科技興農。”山西農業大學棉花研究所“三區”人才科技特派團團長、山西農業大學棉花研究所研究員張麗萍說。
記者 劉凱華 見習記者 張蕊彤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