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3-06-30

▲了解河津市偵查監督與協作配合辦公室先進做法
運城晚報訊(記者 劉凱華 樊朋展 見習記者 張蕊彤)近日,全省檢察機關偵查監督與協作配合辦公室暨社會危險性量化評估工作培訓會在運城市人民檢察院舉辦。
本次培訓著力推廣偵查監督與協作配合辦公室和社會危險性量化評估工作先進經驗,研究主題教育期間各地集中反映的普通犯罪檢察工作難點的破解路徑,安排部署下一步重點工作。
培訓會上,市人民檢察院展示了社會危險性量化評估體系及大數據指揮中心運行情況;太原、大同、運城、朔州等地檢察院分別介紹了各自的經驗做法。
去年以來,我市檢察機關在全省率先構建了以社會危險性量化、保證金提存工作機制、非羈押數字監督平臺為主要內容的非羈押訴訟體系,開創運城非羈押訴訟工作新局面。
社會危險性量化評估體系通過運用定性、定量方法將社會危險性予以科學量化,引導司法人員精準掌握逮捕條件,提高逮捕質量。利用該指標體系,我市檢察機關對審查逮捕案件中的2033名犯罪嫌疑人進行量化打分,其中1288人予以批捕,745人不予批捕;為解決因被害人高額索賠致使當事人雙方無法達成和解協議導致的不必要羈押問題,全市檢查機關探索適用刑事賠償保證金提存制度。全市共對44件58人適用保證金提存機制不予批捕,矛盾全部化解,未發生一起涉檢信訪申訴;作為全省首家使用非羈押訴訟數字監督平臺對犯罪嫌疑人進行監管的檢察機關,目前,市人民檢察院已對503名犯罪嫌疑人進行線上監管,無一人脫管失控。
其間,與會人員還來到河津市人民檢察院,通過查看資料、現場參觀、觀看匯報片等方式,全面了解河津市偵查監督與協作配合辦公室實質化運轉情況、亮點工作和具體做法。
培訓會指出,普通刑事犯罪檢察實現現代化,核心是理念、機制的現代化,全省檢察機關要把“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作為基本原則和價值追求。要始終在法律的框架下貫徹落實寬嚴相濟刑事政策,準確把握寬與嚴的辯證關系;要以機制現代化為引導,以構建社會危險性量化評估機制為重點,推動寬嚴相濟刑事政策落實落細;要強化行刑銜接,做實做細不起訴“后半篇文章”,把寬嚴相濟刑事政策落實到檢察履職全過程;要以健全完善偵查監督與協作配合機制為抓手,推動偵查監督與協作配合辦公室規范化、實質化、長效化運行,持續加強機構建設,讓公平正義可感可觸可信。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