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牢記殷殷囑托 奮進偉大征程
全面提升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水平

——訪市文物保護中心黨支部書記、主任衛龍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06-25

記者 楊紅義 張曉麗

“習近平總書記心系文物保護工作,考察運城博物館時,對文物保護利用作出了重要指示。作為文物保護工作者,我們備受鼓舞、倍感振奮。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給我們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更加堅定了我們做好文物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和榮譽感。我們一定要像愛護自己的生命一樣,做好文物保護利用各項工作,為推動運城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市文物保護中心黨支部書記、主任衛龍近日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將重點從以下幾方面入手,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到實處、見到實效。

落實政治責任,在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上下功夫。衛龍說,全市文物系統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運城期間關于文物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深刻理解“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新時代文物工作方針的精神實質,把握當前文物工作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牢固樹立“保護文物也是政績”的科學理念,統籌好文物保護與經濟社會協同發展。聚焦我市文物工作面臨的難點、痛點和盲點,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推動黨委、政府全面強化責任意識,不斷加大組織協調、政策支持、財力保障、人才支撐、宣傳引導、考核督促,真正使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運城重要指示精神落到實處。

實施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把中國文明歷史研究引向深入。衛龍告訴記者,市文物保護中心將繼續與國家、省有關考古機構密切合作,打造晉南區域考古中心。整合各方力量開展考古研究項目,圍繞“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夏文化研究”“晉南在中華文明進程中的地位與作用研究”等重大科研課題,展現運城在華夏文明中的核心地位和引領作用。持續舉辦“西陰論壇”,開展西陰遺址發掘一百周年紀念活動,提高和擴大運城考古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同時,構建弘揚與傳承河東文化的標識體系,提高考古資源綜合利用效益。加強考古機構與人才隊伍建設,加快推進考古團隊資質申請,強化考古力量,提高科研能力,提升考古水平。

強化文物保護,全面加強文物管理。衛龍說,立足加強系統性整體保護,將加快縣域文物保護利用專項規劃和國保、省保單位保護利用規劃編制,并納入國土空間規劃。健全文物資源管理和普查登錄制度,完善“四有”工作,組織開展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適時公布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堅持分級分類保護原則,加強國保、省保、市保等不可移動文物的項目儲備,力爭更多項目進入國家、省重點項目庫。貫徹落實市委辦、市政府辦《關于進一步加強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作的意見》,扎實開展革命文物資源普查,重點推進“四史”、辛亥革命和抗日戰爭專項調查,徹底摸清全市革命文物資源資產家底。公布首批市級、縣級紅色文化遺址名錄,持續開展革命文物搶險加固和文物修繕保護工程,推進革命文物舊址及革命博物館、紀念館展陳提升工程,實施館藏革命文物保護計劃,加大革命博物館、紀念館預防性保護力度,改善革命文物藏品保管、陳列展覽條件。下一步,將加強國保、省保、市保等不可移動文物的項目儲備,爭取更多項目進入國家、省重點項目庫。力爭到2025年,建成運城市革命文物數據庫和資源資產管理體系,并納入全國革命文物資源大數據庫平臺。

創新活化利用方式,讓文物活起來。堅持古為今用,深入挖掘和闡釋文物蘊含的時代價值,充分發揮文物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務、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和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方面的作用。衛龍說,將全力抓好國寶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活化利用,為全市文物保護利用樹立標桿。深入推進“1+3”省級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建設,統籌安排鄉村縣保及未定級廟宇、戲臺、祠堂、古民居等文物建筑的保護利用。重點推進關公博物館、壁畫博物館等標志性專題博物館建設,加快臨猗、新絳、垣曲、萬榮、平陸等縣級特色博物館建設。不斷挖掘各類文物建筑、重要遺址墓葬、代表性革命文物等富含特色的資源價值與背后故事,通過出版讀物故事化、展覽展示博物館化、文物研學基地化、文創產品品牌化、環境提升景區化,從音、影、圖、文“四位一體”全方位構建運城歷史文化故事講述體系。依托國寶級文物單位和關公忠義文化、堯舜德孝文化、池鹽文化等特色文物資源,打造高品質文化遺產鑒賞旅游研學線路和特色文物旅游品牌,推動文旅融合發展。

做好鹽池獨特人文歷史資源傳承,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衛龍說,將做好鹽池周邊歷史文物資源的普查和全面梳理,強化鹽池歷史文物的保護、展示、研究、闡釋和傳播,通過實施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利用項目,加快環鹽池文物保護利用專題示范區建設,年內力爭通過驗收。重點推進蒲津渡與蒲州故城遺址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和以蒲津渡與蒲州故城遺址為核心的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建設,促進文旅融合,全面推進黃河流域的文保工作。

篤行實干開新局,砥礪奮進譜新篇?!澳壳?,我市擁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2處,居全國地級市之首,文物保護工作大有可為,也必將大有作為?!毙l龍表示,下一步,將進一步加強對河東文化的挖掘、傳承和活化利用,教育和引導社會公眾,堅定歷史自信、文化自信。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