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3-06-13
運城晚報訊(記者 劉亞)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是我國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今年活動主題是“文物保護利用與文化自信自強”。為保護文化遺產,傳承文明之光,近日,全市文旅系統開展了多姿多彩的活動,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展示非遺、文物保護成果。
6月9日,臨猗縣文物保護中心在臨猗縣雙塔廣場開展了“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宣傳活動。工作人員現場布置了“雙塔璀璨 國之瑰寶”“妙道寺雙塔傾斜地基加固及糾偏工程”圖片展板,展示對妙道寺雙塔的保護利用成果。同時,發放文物保護利用和文物管理法規宣傳冊。
6月10日,夏縣舉辦2023 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東下馮遺址公眾開放日活動。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東下馮考古隊帶領夏縣文物保護中心、埝掌鎮政府相關人員和埝掌鎮中小學校的同學們,認真聆聽文化遺產保護、考古工作、東下馮遺址及所在區域考古發現成果的介紹,參觀了考古發掘現場和出土文物,了解考古器物繪圖和紋飾拓片,充分感受家鄉歷史文化的魅力,激發大家對中華文明古國傳承文化瑰寶的重視。
6月10日,永濟市文物保護中心積極開展了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宣傳活動?;顒油ㄟ^懸掛宣傳橫幅,發放宣傳手冊、宣傳單,以及現場宣講和文藝節目表演等方式進行。
6月10日,永濟市蒲津渡與蒲州故城文物保護所組織全體工作人員,在永濟市舜都廣場開展文物保護宣傳活動。工作人員通過發放宣傳單、公益宣講等方式,向群眾廣泛普及了文物保護知識和相關法律法規,營造出全社會共同參與文物保護的濃厚氛圍。
6月9日上午,河津市博物館聯合該市新興社區,在延平家園小區舉辦了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精品文物圖片展活動。該館工作人員通過懸掛橫幅、擺放精品文物圖片展板、對過往行人和周邊商戶發放宣傳冊等方式,向現場群眾介紹博物館展覽、講解館藏文物、宣傳文物法律法規等知識,對市民提出有關文物方面的問題給予耐心解答,激發大家對文物文化的熱愛和保護意識。
6月9日,永樂宮壁畫保護研究院組織全體人員開展文化遺產保護進校園、進社區宣傳活動。課堂上,工作人員向芮城七一示范小學學生發放文化保護手冊,用通俗易懂又生動活潑的語言,向學生們介紹了永樂宮壁畫、建筑、碑銘、文獻等文物的保護過程。學生們認真聆聽、學習,詳細了解文物背后的文化內涵及文物修復、保護相關知識。
6月10日至11日,由芮城縣文化和旅游局主辦、芮城縣文化館承辦的2023年芮城縣“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演活動開展。活動由非遺集市、非遺展演、非遺宣傳3部分組成。該活動內容豐富、特色鮮明,是近年來芮城縣非遺保護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現。活動現場,傳統味道的非遺小吃讓人贊不絕口,非遺戲曲展演也讓群眾大飽眼福,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線腔、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芮城書調、杖頭木偶戲等驚艷亮相,引來人們陣陣喝彩。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