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06-01
記者 付 炎
近年來,運城市實驗中學堅持黨建立校,以教育教學為中心,秉承“面向全體,追求卓越,讓學生做最好的自己,給學生最遠的未來”的辦學理念,開設多元又開放的課程,培養全面而有個性的學生,創辦公平而有質量的學校,全面推動學校教育教學水平提質增效。
扎實開展德育教育,奠定終生發展基石
市實驗中學始終堅持德育為先,以促進學生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為重點,多措并舉做好強基固本工程。
該校推行自主管理,成就學生未來發展。成立學生自主管理委員會,從學習習慣、課堂紀律等方面開展檢查評比,引導學生形成“天天堅持,樣樣落實”的行為標準。構建班會體系,促進學生素養提升。根據各年級學生心理發展特點設計每周主題班會,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全面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打造專業隊伍,提高鑄魂育人質量。定期開展班主任培訓,開設班主任論壇,從班級文化建設、學生管理、家校協同、心理健康、學困生轉化等方面凝練做法,形成富有特色的班級管理經驗。
與此同時,深化家校協同,凝聚家校育人合力。成立家委會,制定家委會章程,強化組織管理;開設家長學校,推行系列化主題分享;邀請家長參與學?;顒雍凸芾?,打造家校合作共育新生態。營造廉潔環境,繪就清廉育人底色。在教學樓設立“廉政文化長廊”,以“課堂育廉、陽光生廉、師德弘廉、家庭潤廉、活動培廉”為核心,營造濃郁廉政文化氛圍,讓清廉之風潤校園、廉潔之德鑄師魂,讓清廉文化建設永不“掉線”。加強心理教育,呵護學生健康成長。高標準打造心理健康發展中心;上好心理課,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提高學生心理素質;開設心理劇社團,沉浸式體驗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教學質量是學校發展的生命線,市實驗中學積極探索基于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新樣態,開展深度研討,轉變教學方式,培養學生面向未來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該校強化學科教研。年級學科組每周開展兩次教研,第一次立足課標研究教材教法,第二次進入課堂觀課議課。每月開展一次學科大教研,開展主題式研討,開展項目化學習、大單元教學等共讀及案例設計活動,讓新的教學理念自覺內化為教學行動。
成立學術委員會,發揮名師的引領示范作用,推動學科建設專業化發展,加快學科研究成果校本化、特色化,打造市實驗中學教育名學科。目前,研發的校本教材有《初中英語單詞一本通》《物理實驗與探究》《初中歷史導學手冊》等20余本。
推進“青藍工程”。通過幫扶結對,跟崗實踐,充分發揮“傳幫帶”的作用,為青年教師量身定制成長規劃,開展“五個一”活動:每周一節聽評課,每月共讀一本書,每學期賽講一節課,每學期一次期末敘事,每學年一次大總結,助力青年教師盡快成長為教學骨干。
開展項目學習。依托學校獨具特色的項目學習校本實踐經驗,基于教師項目設計和實施的能力,初步探索出項目學習“六環流程圖”:確定主題—任務驅動—實施過程—公開成果—評價覆蓋—項目總結。
強化作業管理。每天安排一節作業課,保證學生的大部分作業在校內完成;每天對分層作業進行公示;定期檢查作業設計、布置、批改等情況;開展“優化作業設計”展評活動,從作業設計意圖、作業效果、改進措施等方面對作業設計進行深度研討。
多元課程張揚個性,全面發展提升素養
近些年,市實驗中學積極構建陽光課程體系,以立德樹人、核心素養、創新精神、實踐能力作為課程研發與實踐的方向,努力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具有學校特色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課程涵蓋學科實踐、社會實踐、藝術體育、科技創新等四大類,提供29個課程菜單供學生走班選課。同時,組織學生到運城市綜合實踐活動基地集中學習實踐,利用周末時間去學校的少年農學院開展勞動教育,利用假期以研學的形式開展各類社會實踐活動。
用課程的力量踐行最好的教育,多元的課程體系滿足了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為學生提供了可持續、多元化的發展空間。
生動實踐換來累累碩果。近年來,該校榮獲“全國文明校園”“山西省示范初中”“山西省德育示范?!薄吧轿魇」と讼蠕h號”“山西省巾幗標兵崗”“運城市首批五面紅旗示范單位”“運城市初中教育教學質量先進?!薄俺踔薪逃虒W質量貢獻獎”“運城市平安校園”等榮譽稱號。
行穩致遠,篤行不怠。市實驗中學負責人介紹,該校始終堅持以學生為本,努力踐行新時代教育使命,全面提升辦學水平,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助推運城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