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社會>

鹽湖區禹都花園社區:強化功能室建設 打造“社會組織參與型”社區

來源:發布者:時間:2023-05-26

 ◆核心導讀

今年以來,鹽湖區東城街道禹都花園社區將居民需求與社會資源精準對接,聯合各類社會組織和機構,強化功能室建設,打造“社會組織參與型”社區,探索出一條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新路徑。

家風家教公益課堂吸引居民認真聆聽

各具功效的功能室

今年年初,禹都花園社區經過設計、改造,使原本200平方米的黨群服務中心擴建為1200平方米。擴建后,黨群服務中心空間布局也得到優化升級,完善基礎設施后,實現對外開放。

走進該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一樓是服務大廳,社區工作人員在此辦公。二樓是社區功能室,有愛心食堂、市民教育室、閱覽室、理療室、健身活動室、愛心發屋、臨休室等。

4月初,該社區引入社會餐飲機構,打造“嵌入式”愛心食堂,著力解決轄區“一老一小”用餐問題。運營至今,愛心食堂飯菜一日三餐不重樣,實惠又好吃,深得小區居民乃至附近上班族的歡迎。

為了更好地為居民提供周到、暖心服務,該社區經常開展愛心系列活動。如:聯合社區衛生服務站,為居民進行愛心義診;邀請愛心理發師,在愛心發屋免費為老年人理發;邀請市按摩醫院、醫藥機構,在理療室為居民按摩推拿,為居民健康保駕護航。

同時,該社區設置了臨休室,這是附近打工者經常光顧的場所。每到午休時間,附近商場的員工就會來此小憩。

該社區黨支部書記、主任雷茜介紹,這些功能室的設置,為居民提供了多樣化的貼心服務,是轄區居民吃飯、學習、休閑、娛樂的好去處,讓居民實現“10分鐘便民生活圈”。

溫馨靜謐的閱覽室

閱覽室是禹都花園社區精心打造的功能室,為轄區居民、學生提供閱讀場所,為打造書香社區奠定基礎。

由一樓上二樓的整個樓梯,靠墻一面被打造成書墻,各類圖書整齊擺放著,蘊含著“書籍是人類進步階梯”的寓意。

上至二樓,映入眼簾的仍是一面滿墻的圖書。亮黃色的沙發、木制的書桌,激勵人心的書法作品,營造出溫馨靜謐的閱讀空間。

雷茜介紹,在鹽湖區圖書館的大力支持下,圖書數量由原來300多本增加至3000多本,圖書種類也更加豐富,大大滿足了居民閱讀需求。

5月19日晚6時,鹽湖區學苑實驗小學六年級學生張雨彤,在該中心二樓閱覽室閱讀《如果歷史是一群喵》。

自該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升級改造后,張雨彤便成了閱覽室的常客,她常常在這里度過周末時光,做作業、讀書,在愛心食堂吃飯。

張雨彤告訴記者,她家住在鑫源五金機電城,爸爸在北京上班,媽媽在禹都市場經營一家童裝店。“這兒環境很舒服,圖書種類很多,離我家又近,我來這兒媽媽很放心。”她說。

與張雨彤同校的學生周依楠和范展雅,居住在禹都花園小區。5月19日晚,她們在興趣班拉完二胡后,來到社區看書,直至與父母一同回家。

“社區閱讀氛圍好、舒適度高、安全性好,對于因父母上班或做生意而來不及照顧的孩子們來說,社區已成為他們成長的第三空間。”雷茜說。

傳道授業的公益課堂

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禹都花園社區攜手市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協會,在社區市民教育室開設了“明德堂”公益課堂。

5月19日晚7時許,市民教育室傳來陣陣悅耳的讀書聲。市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協會講師毛瑩業,正在講授一堂家風家教公益課堂,20多名居民手捧明代思想家袁了凡所著的《了凡四訓》齊聲朗讀。

毛瑩業從“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四個方面,介紹袁了凡的成長經歷和人生經驗,帶領居民一起感悟先賢的人生智慧,引導居民樹立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積德行善、謙虛謹慎,共建美好生活。

居民楊晶、焦世娟等人經常參加社區的公益課堂。楊晶表示,作為一名初中生家長,通過學習傳統文化,她逐漸明白了教育的深刻含義,不再對教育抱有功利之心,情緒愈加平和穩定,親子關系、家庭關系也更加和諧幸福。

“人的教育由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三部分構成,而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需要不間斷地學習和充電。只有不間斷地學習充電,才能持續釋放能量。”毛瑩業說。

“明德堂”公益課堂上,除了傳播優秀家風家訓,市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協會還開設了其他課程。如:由該協會副主席邵軍主講儒家經典,與居民共同品讀《大學》《論語》《朱子治家格言》等著作;由該協會講師李朝東講授詩詞歌賦,帶領居民感悟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由該協會講師張世偉主講醫學典籍《黃帝內經》,傳授生命的智慧。

除此以外,該社區還邀請愛心人士牛藝偉、薛軍凱,開設“雅心”青少年公益課堂,教授轄區青少年手工制作、硬筆書法、閱讀朗誦,以豐富青少年文化生活,解決周末托管難題。培育“耀德書院(二部)”公益課堂,邀請書法愛好者王萬軍教授成年人軟筆書法。

“優秀的公益課堂,不僅能提升居民的文明程度,還能增強居民的文化自信。”雷茜表示,下一步,社區將繼續整合社會資源,更好完善社區服務,以創新社區治理方式提高居民生活品質,為居民提供有針對性、便捷性的高效服務。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