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3-05-25
運城日報訊(記者 王文軍)圍繞“基地+園區+美麗鄉村+農旅融合”發展要求,突出農業“特”“優”和“綠色”發展,完成高標準農田20.87萬畝建設任務,新建改建設施蔬菜基地5000畝,建設優質輕簡高效蘋果示范基地1000畝,完善建設中藥材示范園區6個……今年,峨嵋嶺綠色產業示范帶建設將全面拓展,實施30個項目,總投資13.5億元,計劃完成投資11.18億元,一條生態富民產業示范帶正在由謀篇布局“大寫意”邁向精耕細作“工筆畫”。
峨嵋嶺綠色產業示范帶建設開始以來,市農業農村局和鹽湖、臨猗、萬榮、聞喜、稷山、新絳6縣(區)緊盯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業技術裝備提升、農產品精深加工等,先后謀劃實施項目64個,完成投資23.73億元,初步建成有機旱作、綠色瓜菜、優質蘋果、特色小水果、道地中藥材、綠色養殖六大產業基地,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3個、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2個,城郊農業、觀光農業、康養農業等新業態蔚然成風,為建設現代農業強市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藍圖繪就卷正開!今年,示范帶建設涉及的部門和6縣(區)將聚焦“大生態、純綠色、全鏈條”,全力打好“四張牌”,全面鞏固拓展示范帶建設成果,不斷厚植建設農業強市的新優勢。
——打好“特”“優”農業牌,做好“土特產”文章。全力打造有機旱作(優質糧食)生產基地,夯實糧食生產基地基礎條件,實現糧食畝產(兩茬)950公斤以上;全力打造綠色瓜菜生產基地,力爭2023年底,峨嵋嶺6縣(區)蔬菜播種面積達37萬畝;全力打造優質蘋果生產基地,實施好國家晉南蘋果優勢特色產業集群項目,推動“運城蘋果”區域公用品牌更具影響力;全力打造特色小水果生產基地,全面提升“鹽湖酥梨”“七里坡山楂”“臨猗冬棗”等小水果品牌美譽度和市場占有率;全力打造道地中藥材生產基地,全面推動“鹽湖槐米”“聞喜杜仲”“萬榮黃芩”“稷山柴胡”“新絳遠志”等中藥材品牌提升;全力打造綠色養殖生產基地,全面推進全市養殖業擴大規模、提檔升級。
——打好綠色低碳牌,擦亮農業綠色底色。加強農業外來物種普查,科學開展農業外來入侵物種普查和防控工作,重點強化草地貪夜蛾、番茄潛葉蛾等重大病蟲害防控;加強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建設,建立健全秸稈收儲運體系,力爭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保持在90%以上;加強農膜回收利用體系建設,建設市級廢舊反光膜(農膜)回收利用網絡體系,實現廢舊農膜的有效回收和資源循環利用;加強受污染耕地治理,對輕中度污染耕地進行耕地安全利用,對重度污染耕地實行嚴格管控措施。
——打好產業融合牌,拓展“農文旅”融合發展新文章。全力推進和美鄉村建設,打造30個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帶動發展鄉村生態自然風光游、休閑觀光農業采摘游、歷史農耕文化體驗游、民俗文化經典游、紅色文化教育傳承游等特色旅游;全力推進城郊觀光農業發展,建設一批集度假、餐飲、觀光、娛樂、康養為一體的多功能的特色小鎮;全力推進農業綜合體新模式,全面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打好項目支撐牌,夯實示范帶產業發展基礎。立足重點工作工程化、項目化,緊盯基礎設施建設、穩糧保供、特優農業、產業融合發展等方面,積極爭取國家、省產業政策和重點項目向示范帶傾斜。2023年,圍繞“特”“優”農業、綠色發展、融合提升等,共謀劃實施農業項目30個,以國家重大政策和重點項目的落地見效,引領示范帶產業融合發展,不斷筑牢、拓展示范帶高質量發展的底盤。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