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05-24
劉 潔 王 玲
鹽湖區錢學森科技小學是全國唯一一所以“錢學森”命名的科技小學。學校注重傳承弘揚錢學森“廉潔因子”,“六廉”并舉融入日常教學,潛移默化培育文明學子,塑造清廉校風,創建清廉學校。
黨建引廉,把牢創建方向
學校黨支部牽頭,始終把清廉建設作為全面從嚴治黨重要內容,堅持將清廉建設放在教育教學全領域思考、謀劃、部署、推進,積極對標上級安排部署,強化組織領導,支部成員帶頭學習、帶頭倡導、帶頭實踐;黨支部組織全體黨員和中層干部參觀鹽湖區廉政警示教育基地,接受黨風廉政和反腐倡廉教育,校正言行舉止、陶冶道德情操;對標以錢學森為楷模的廉潔先進人物,全校教職工簽訂《師德師風承諾書》《師德師風自查自糾表》《整治吃拿卡要承諾書》,筑起反腐倡廉防線,時刻敲響教師師德師風的“警鐘”。
專題宣廉,突出創建特色
學校組織專人挖掘整理錢學森廉政文化,形成錢老廉行、學森廉語、錢氏家訓等為主要內容的錢學森科技小學清廉教育校本微教材,不僅豐富了錢學森精神,更為全校創建清廉學校提供了獨特載體。為了將錢學森崇高的愛國精神、積極的創新精神和廉潔奉公、淡泊名利的人生境界深深植根于全校師生的內心,學校組織師生在升旗儀式上一周一講錢學森系列故事,在教學樓大廳設置錢學森事跡板面,成立錢學森事跡宣講團并在重要節日巡回講解,舉辦錢學森故事大賽吸引師生及家長參加,傳承錢學森廉政基因,形成獨有的創建特色。
陣地育廉,營造清廉氛圍
只有化廉入心,才能心有所畏、行有所止。著眼潤物無聲、細雨浸潤,學校在教學樓前、樓道、大廳等處圍繞錢學森廉政文化設置15塊宣傳清廉文化的板面,每間教室都張貼相關條幅,并創建家長微信群36個,召開10余次錢學森廉政文化等清廉主題班會,校園之聲廣播站每日播出清廉文化,學校微信公眾號上發表20余篇推文,學校、教師、學生、家長多維度立體宣傳清廉學校建設,傳播清廉理念,營造出濃厚的崇清尚廉校園氛圍。
教學強廉,創建融入育人
立足教學源頭,滲透清廉思想,培養清正廉潔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學校每日的晨誦課,一二年級誦讀《憫農》《節約三字經》等,認識勤儉節約,端正勞動態度;三四年級誦讀《石灰吟》、“我姓錢,但不愛錢”“活著的目的就是為人民服務”“干實事,不說空話”等錢學森廉語等,培養浩然正氣,弘揚廉潔清風;五六年級誦讀《書端州郡齋壁》《錢氏家訓》等,深植廉潔基因,涵養清廉理念。午間寫閱課,以及美術課、思政課等,也都融入清廉文化的元素。在清明、端午、中秋、春節、元宵節等傳統節日前夕,學校還開展項目化學習,讓學生從“我們的節日”中學習廉政人物故事、名言等,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活動創廉,豐富創建載體
帶領師生走出去,赴上王鄉牛莊村參觀紅色文化教育基地,清明節到烈士陵園祭奠英烈,追尋革命精神,領略清廉精神。組織開展“清心廉行”為主題的少先隊實踐活動,深入推進清廉學校建設。舉辦“五個一”活動,即舉辦一次清廉主題繪畫活動、開展一次清廉主題書法活動、組織一次清廉主題講故事活動、舉辦一次清廉主題古詩手勢舞活動、開展一次清廉主題演講活動。以歌聲、舞蹈、繪畫為載體,學生們在不知不覺中明白了清廉的意義,教職工在組織活動的同時也深受教育。
制度筑廉,構建長效機制
為了讓“創建”變成“常建”,從清廉學校創建工作啟動之初,學校就牢牢把制度建設抓在手上,堅持邊創建邊建立健全各項制度,以制度建設鞏固創建成效。迄今為止,已建立和完善包括黨支部、辦公室、教育教學、德育管理、后勤財務及工會制度在內的95個制度規定,同時還建立健全了師德評價評估體系、監督檢查體系。一條條行之有效的制度、一項項務實高效的監督舉措、一次次精準有力的監督檢查,推動師德師風建設、清廉學校創建逐步走向常態化、制度化。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