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從“活”起來邁向“火”起來——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的鹽湖表達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05-23

記者 董戰軒

有一個地方,坐落于城圈之中,縱觀經緯,穿越古今;有一種表達,濃縮于方寸之間,妙趣橫生,雅俗共賞。

春未遠,夏初臨,槐花盈盈,草木蔭蔭。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今年的主題是“博物館、可持續性與美好生活”。當日,“讓文物活起來”運城市鹽湖區文物保護與利用全國漫畫大賽優秀作品展開幕式暨“禮遇·鹽湖”特色文化禮品推介會在鹽湖區博物館舉行。由此,一場全方位呈現鹽湖區深厚文化底蘊、多樣文明成果、特色晉南民俗的“饕餮盛宴”拉開帷幕。

博物館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場所,它滋養著人們的精神文化世界,也是連接過去、現在、未來的橋梁和紐帶。“博物館有很多寶貴文物甚至‘國寶’,它們實證了我國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要深入實施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把中國文明歷史研究引向深入。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堅持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的工作要求,全面提升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水平。”5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運城博物館考察時這樣強調。

據悉,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物工作的系列重要論述精神,進一步弘揚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活化利用鹽湖文物資源,3月16日至4月30日,由中國新聞漫畫研究會、鹽湖區委、鹽湖區政府主辦,運城日報社、鹽湖區委宣傳部、鹽湖區文物保護中心承辦的“讓文物活起來”運城市鹽湖區文物保護與利用全國漫畫大賽成功舉辦。其間,大賽共收到全國各地538名漫畫愛好者創作的1345幅優秀漫畫作品。經專家評審,最終評選出包括一、二、三等獎在內的119幅獲獎作品。與此同時,專家評委和十余位國內知名漫畫家圍繞主題為大賽創作了35幅漫畫作品。

一等獎作品 石民崗(山 西) 薪火相傳

5月18日,囊括大賽獲獎作品和特約作品在內的154幅作品集結亮相鹽湖區博物館。這些作品思想性強、藝術性高,或生動形象展示鹽湖文物保護與利用的諸多成果,或言簡意賅詮釋“歷史告訴未來”的深刻意蘊……當“沉睡”的文物被有趣的漫畫“喚醒”,那些珍藏在博物館的文物不再“高冷”,而是變得更有生命力、親和力和感染力。“作為土生土長的運城人,能參與漫畫大賽并獲獎我感到非常榮幸。”大賽一等獎獲得者石民崗告訴記者,“今后將繼續用手中的畫筆挖掘河東文化內涵,助力運城文物保護利用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為讓河東歷史文化遺產‘活’起來、‘火’起來、傳下去貢獻力量。”

鹽湖區是運城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關公文化、德孝文化、根祖文化、鹽文化等傳承悠久、延綿不絕,文物古跡星羅棋布,民間藝術異彩紛呈,紅色文化熠熠生輝。近年來,鹽湖區委、區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物工作的系列重要論述精神,踐行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的工作要求,堅定文化自信,深化文旅融合,推動新時代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全方位進步。目前,鹽湖區共有各類文化遺存358處,館藏文物近8600件。蚩尤傳說、掐絲琺瑯釉、河東說唱道情等43個項目分別入列省、市、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鹽湖區將始終牢記領袖囑托,堅決貫徹領袖指示,依托優質文物資源,持續推進文化遺產活化利用,讓更多人參與到文物工作中,讓河東大地的歷史文化遺產‘活’起來、‘火’起來、傳下去。”市政協副主席、鹽湖區委書記孫中全說。

以關公形象為載體打造的U盤、鑲嵌“關帝四好箴言”的水晶鎮紙……“禮遇·鹽湖”特色文化禮品推介會上,樣式別致、造型特別的文化禮品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大家一致認為,這些集實用性、趣味性、獨特性于一身的鹽湖特色文化禮品將時尚與傳統有機結合,有助于延長傳統文化的傳播鏈,滿足文創市場的多元需求。鹽湖區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鹽湖區將以此為契機,深入挖掘河東文物的豐富內涵和時代價值,切實把文物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積極探索文物活化利用新路徑,在提高展示傳播水平上下功夫,多維度展現文物背后的故事,讓歷史文化更好傳承下去、傳播開來。

與此同時,鹽湖區博物館被中國新聞漫畫研究會水墨漫畫研究院授為“水墨漫畫鹽湖創作基地”。“中國新聞漫畫研究會將與鹽湖區委、區政府及全國文藝工作者再接再厲,共同努力,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激活歷史文物資源的生命力,讓文物重現璀璨光彩,并激勵更多的人參與到文物保護工作中來,成為文化遺產的宣傳者、守護者。”中國新聞漫畫研究會會長鄭華衛告訴記者。

古為今用,多緯盤活。通過漫畫感受名家大師的妙筆丹青、領略悠久厚重的關公文化和山清水秀的鹽湖美景之余,一場以“巧用科普手段,讓文物保護‘火’起來”為主題的專題講座同樣令大眾受益良多。

“文物是人類珍貴的文化遺產、是歷史的載體,在文物保護與利用工作中引入科技力量,是讓文物‘活’起來、重新煥發生命力的重要途徑。”講座中,山西博物院研究館員、壁畫文物保護研究山西省文物局文物保護科研基地主任、中國文物保護技術協會理事鐘家讓圍繞文物的修補、清洗、鑒定及數字化保護等方面,介紹了現代科技在文物保護修復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國際博物館日當天,鹽湖區博物館通過宣傳展板,讓大家進一步了解“博物館、可持續性和美好生活”主題,傳播博物館能夠創造連鎖效應,促進積極變革,對于推進社會可持續發展、構建美好生活具有關鍵性作用。同時,該館工作人員還設置展臺,向公眾發放相關宣傳資料,介紹鹽湖區博物館的館藏文物及有關展陳等,邀請大家走進博物館,深度感知河東悠久歷史與人文傳承等。

此外,該館還準備了拓片展示、文物鑒定、臨摹彩繪、“擲箭投壺”等兼具教育性和趣味性的文化活動。“鹽湖區博物館文物豐富、展陳多樣,是大家了解鹽湖的一扇窗。”鹽湖區博物館館長馬志剛表示,未來,鹽湖區博物館將繼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積極履行公共文化服務職能,發揮社會教育功能,在堅定文化自信、賦能美好生活等方面積極作為,努力打造高品質、有溫度、有特色的文化殿堂、精神家園、幸福驛站。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