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法治>

“預”“調”齊發力 探索新“楓”景

——聞喜縣司法局薛店司法所探索建立“楓橋式”司法所工作走筆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05-10

記者 邢智軒 見習記者 曹欣怡

搭建起橫到邊縱到底的人民調解組織網絡,建立中藥材矛盾糾紛調解工作室,堅持預防走在調解前,將矛盾化解在基層……

近年來,聞喜縣司法局薛店司法所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堅持司法為民、調解為民理念,高標準推進“楓橋式”司法所創建工作走深走實,實現了“一張網”調解、“一站式”解紛、“一盤棋”謀劃,用實際行動回應人民群眾在法治領域的新要求、新期待。

橫縱織密調解“網”

在基層一線,調解員是化解矛盾糾紛的“第一道防線”,也是基層調解陣地的主力軍。為充分發揮人民調解員身處群眾中、熟悉社情民意的優勢,薛店司法所積極吸納有調解經驗的退休村“兩委”干部、法律明白人等加入調解員隊伍,實現了橫向織牢基層調解“網”,讓調解服務“觸手可及”。

“事情發生后,我實在不知道怎么解決,就趕緊去找三進叔說說,看叔有什么好的解決辦法。”前段時間,陷入中藥材買賣糾紛的村民主動找到薛店司法所人民調解員張三進說起自己的煩心事。

“薛店鎮共有7個村,我們在每個村都設立了1個村級人民調解委員會,每個委員會都配備有1名調解員。他們群眾威望高,基層經驗豐富,對調解工作也十分熱心,村民之間有什么矛盾糾紛都愿意和他們聊聊。在村民那里,他們說話管用!”薛店司法所所長任靜說。

隊伍要建強,培訓要跟上。薛店司法所積極完善調解員培訓制度,定期召集全鎮調解員開展交流學習,除了學習專業知識,提升調解員履職能力,還探索建立“上下聯動”社會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機制,構建以村級調解員為“觸角”、村級調委會為“端口”、鎮調委會為“中樞”的調解格局,縱向織密基層調解“網”,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

“我們每周都會開展一次交流學習會,一方面是提升調解員業務能力,另一方面是加強與各村調解員之間的溝通,及時了解各村近期的矛盾調解工作。如果有調解員解決不了的矛盾,我們會及時將矛盾糾紛分流到鎮里的司法所,指派專業法律工作者幫助解決。”任靜說。

前不久,薛店鎮溝渠頭村調解員趙鎖民在交流學習會上就調解的一起土地糾紛尋求解決建議。了解情況后,薛店司法所工作人員找到土地確權書,拿上量尺,到地里現場測量,并對土地確權書內容及現場測量數據進行對照。在調解現場,調解員向雙方當事人釋法說理,既解開了雙方的心結,也為現場的村民上了一堂普法教育課。

調解員現場進行土地測量并對雙方當事人進行調解(資料照片)。

除了立足自身職能,橫縱織牢織密基層調解“網”,薛店司法所還完善村、鎮兩級調解機制,與信訪、派出所、法庭等部門通力合作,強化人民調解、司法調解、行政調解有效對接,聚合多方力量化解矛盾糾紛。

調解圍著產業“轉”

中藥材種植歷史30余年;全鎮4萬畝耕地,中藥材種植就占了3.8萬畝;全鎮95%以上的勞動力從事藥材種植、加工、銷售,先后扶持成立了50余個中藥材專業合作社……說起薛店鎮的中藥材產業,薛店鎮黨委副書記佀鵬娟如數家珍。

中藥材是薛店鎮的特色產業,也是當地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隨著中藥材產業的發展壯大,因中藥材種植、買賣、管理等引發的矛盾糾紛也相應增加。

“目前,薛店鎮的村民在買賣中藥材時,大多是以口頭約定,在交易中一旦出現任何問題,既沒有書面合同,也沒有相應憑證,很難追回損失。”佀鵬娟說道。

為維護村民合法權益,促進當地中藥材產業健康發展,在薛店鎮黨委指導下,薛店司法所聚焦當地中藥材矛盾糾紛,聚合人民法庭、信訪、派出所等多方力量,成立了薛店鎮中藥材矛盾糾紛調解工作室。工作室執行“一個平臺統一調度、一套機制通管糾紛、一支隊伍綜合使用”的工作機制,初步形成了多元、即時、便捷的矛盾糾紛處理格局。

前不久,薛店鎮中藥材矛盾糾紛調解工作室就化解了一起中藥材買賣糾紛,最大限度減少了當事人損失。薛店鎮蘇店村村民王某收購劉某96袋柴胡,在藥材運輸過程中,貨車不慎翻倒,王某無意中發現收購的柴胡中混有半干的黃芩,柴胡與半干黃芩每公斤市價相差60元左右。王某認為這與當初的約定不符,要求劉某退貨,雙方在糾紛處理上難以達成共識。無奈之下,王某聯系了中藥材矛盾糾紛調解工作室,在調解員張三進的溝通下,雙方各退一步,達成調解共識,由劉某找工人將混入柴胡里的半干黃芩挑揀出來,挑揀后對柴胡重新進行稱重,依據實際重量確定貨款價格,多退少補。第二天,王某就將217869元收購款打至調解員賬戶中,由調解員將貨款轉至劉某賬戶,矛盾糾紛至此平息。

近日,薛店鎮召集全鎮調解員從藥材買賣、合同簽訂、合同效力區別等方面對調解員開展中藥材法律合同主題培訓。“中藥材產業要想持續發展,必須要提高村民在交易過程中的法律意識,調解員作為矛盾糾紛的說和人、法律知識的宣傳者,他們要先學法、懂法、用法,才能更好地宣傳法律知識。”佀鵬娟說。

預防“走”在調解前

為將矛盾化解在基層,薛店鎮創新開展“周二研判分析會”,聚合司法所、綜治中心、派出所、鎮綜合執法隊四方力量,借一案分析一類案,將各類矛盾糾紛和風險隱患“發現在早、處置在小”。

“每周二我們會召開一次分析研判會,各部門會對近期的工作進行總結,如果某類糾紛出現的頻率高,我們就會尋找這類糾紛產生的相關原因,預先排查風險點,提前尋找解決方案,做到早發現、早預防。”佀鵬娟說。

家庭矛盾糾紛是隱蔽性高、影響較大的一類矛盾糾紛,若處理不好極易發生極端暴力事件。前段時間,薛店司法所在分析研判會上重點對家庭矛盾糾紛進行深入剖析。考慮到村民們大多不愿主動談及自家的矛盾糾紛,但矛盾得不到及時解決就會越積越深,會議決定讓調解員充當“偵察兵”,通過入戶走訪等方式,盡早發現家庭矛盾糾紛隱患。

去年年底,調解員張建功在走訪中了解到村民王某與趙某因解除婚約產生了彩禮糾紛,為了及早化解糾紛,將潛在風險隱患降到最低,調解員找到矛盾雙方了解情況。

據了解,王某與趙某于去年5月舉辦訂婚儀式,王某家人準備了16萬余元的彩禮,還花費1萬元為趙某購買金銀首飾,但兩人未辦理結婚登記。訂婚后兩人產生不合,王某提出退婚并要求趙某返還彩禮、金銀首飾、置辦酒席以及戀愛期間王某為趙某及其家人購買禮物等各項支出費用,趙某拒絕返還,雙方產生糾紛。了解情況后,調解員主動向當事人介紹了我國法律對彩禮返還問題的明確規定,在調解員的耐心勸解下,雙方達成調解協議。

近年來,薛店司法所探索建立矛盾糾紛排查機制及分析研判機制,扎實開展矛盾糾紛大排查,及時篩查出各類矛盾糾紛和風險隱患,并對矛盾糾紛的類型、特點、成因、發展趨勢進行分析研判,做到早發現、早預警、早化解,使調解工作從被動化為主動。此外,薛店司法所還依托村、鎮兩級矛調中心,著力打造“隱患聯防、矛盾聯調、問題聯治、服務聯辦”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機制,通過多部門協作、“一站式”辦理,多措并舉將預防“走”在調解前,將調解“走”在激化前。

薛店司法所牢牢把握新時代“楓橋經驗”豐富內涵,探索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楓橋式”司法所,用心化糾紛,以巧解心結,以司法力量助推村級人民調解工作取得新突破。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