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05-04
李棟花
退休后把老宅修蓋好,我把父母遺像安放陋室中,這是他們最后的歸宿,也是他們樸素的心愿,這里也給我留下安身之所。
一冬未歸,小院落滿樹葉,清掃了幾口袋。四株牡丹樹上碩大的葉片重重疊疊,根莖葳蕤,吐出含苞待放的花蕾。我驚喜于一株粉色牡丹上竟然長出三十五朵花蕾,朵朵嬌嫩艷麗,雖未綻放,卻芳香四溢,小院春意盎然,我心曠神怡。時間不負有心人,七年精心培育終見花開,我和老伴臉上都洋溢著成就感,心安理得享受著撲鼻而來的清香。
次日,叫上老伴,推上自行車,順著村間大路優哉游哉,隨心所欲騎行在田間地頭,穿梭于林路小道。
路上機來車往,人們行走匆忙。時尚的年輕人開著小車回家種地,用無人機在空中給小麥噴肥打藥,以現代化方式管理農業,輕松高效,但成本也高。多數農人開著三輪車手扶機,在車箱里裝上大水桶,拉起盤在車上的長龍,在田間來回走動,噴肥或除蟲,雖不用肩扛藥桶,也忙得汗流浹背。
一片片果林,朵朵桃花爭妍斗奇,梨花苞蕾釋放淡淡清香。人們抓住時節一群一伙結伴忙給梨花授粉,手持工具不停地舞動,上下翻飛,但他們嘴巴不停,聊著八卦,互相打趣,自創題材,開心解悶。
陽光明媚,我們漫步在姚暹渠上,舉目四望:廣袤的田野上果木成林樹成行,桃花紅,梨花白,菜花黃燦燦,麥田綠瑩瑩;嫩生生綠油油的麥苗,綠蓑青衣,一望無際。五顏六色的大地像一幅巨型版畫,農民在其上描繪出各種各樣的色彩及圖案,在燦爛陽光下賞心悅目。金黃色的油菜花引來成群蜜蜂哼著小曲在花叢中不停飛舞,像勤勞的園丁忙碌采蜜,又精心釀成甜甜的花蜜,貢獻人類,嚶嚶嗡嗡的叫聲像許多小小無人機不斷旋在空中,令人嘆為觀止。
大路旁郁郁蔥蔥的柏樹中間,有序地種栽上百日紅,柏樹后栽著法國梧桐。多種樹木混搭,顏色各異,綠中見紅,紅中帶粉,層次分明,錯落有致,像絢麗的彩虹,貫穿主干道,別具一格。
樹上姹紫嫣紅,樹下滿地黃金。畦旁樹行長滿蒲公英,村民俗稱“蓬過過”。朵朵橘黃色的花朵朝氣蓬勃爬葉心而出,莖葉可食用,花朵可觀賞,葉擎著花兒,迎風搖曳,傲驕地向樹木展示自己的獨立形象。它雖沒有樹木長得高大耀眼,卻是治病的良藥。據說去年曬干的蒲公英,一斤賣到一塊多,勤快的人們利用勞動空閑之余挖采,賣錢貼補家用。
地頭路邊鋪滿不起眼的小白花,不知學名,村民叫它“麥茬”,是一種與薺菜同時生長的野菜,鮮嫩嫩的,涼拌、蒸菜均美味可口,留有余香。把它和豬肉餡放一起包餃子、蒸包子當屬絕配。隨風搖曳長出的小小白花,星羅棋布,人們戲稱它滿天星。這種野菜取之不竭,挖之不盡,除之不絕,冬天落籽深藏大地,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來年又是一地新鮮野菜。
“麥茬”是一棵無名小草,它頑強生長,保存自己生命力,告訴人們一個真理,要珍惜生命,珍愛自己,努力才能生存,奮斗才有未來。只有強大自己,才能回報社會,天生我材必有用。
我和老伴每天從地里游轉回來,順手挖上一大把野菜,既嘗鮮又調劑口味。
新農村發展了,居住環境改善了,田間樹木品種增多了,各種飛鳥也擇良木而棲息。多年少見的黑喜鵲、花喜鵲成群結隊落在枝頭,筑巢搭窩,生兒育女繁衍后代。喜鵲習慣群居,愛整體活動,或捉飛蟲,或旋空娛樂,嘰嘰喳喳歡唱不停,引來路人駐足仰目觀望。學鳥語,隨鳥鳴,人與鳥兒和諧相處,奏出春天的旋律,享受自然的情趣。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春雨貴如油,下得滿街流。一場豐沛好雨給無數生靈帶來福音,沖刷浮塵,凈化空氣,滋潤田野,溫暖人心,為農民節約水電費,給春播創造“墑”機。
一場春雨過后,桃花落了,梨花謝了,唯有油菜花頂著金黃色的秀發在田里隨風搖曳。神奇的自然常常帶來意想不到的變化和收獲。雨后綠茵茵的麥葉挑著一顆顆晶瑩剔透的露珠,在朝輝下綴滿田野,大地銀光閃閃,又預示著一個豐收年。
大地從漫長的睡夢中蘇醒,春姑娘邁著輕盈小步姍姍來遲,田野上彌漫著春的氣息。綠色覆蓋大地,面貌煥然一新,給人以新的生命、新的希望。徜徉在故土原野,感恩黃土地,感謝大自然。
在五彩繽紛的風景中,云卷云舒,我陶醉,我狂歡,流連忘返。天生五音不全,從不唱歌的我,此時卻在心中默默地哼唱起了“在希望的田野上……”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