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04-26
本報記者 邢智軒 南 遼
信訪工作是黨和政府聯系群眾的橋梁,是傾聽群眾呼聲的重要途徑,關乎社會穩定和發展大局。
為解決好人民群眾的信訪矛盾糾紛,立足讓群眾“只跑一地、只進一門、只訪一次”的目標,2020年8月,永濟市投資1000萬余元高標準建成了社會治理綜合服務中心,聚合信訪、司法、人社、公安、法院等十余個職能部門,提供“一站式”服務,推進“訪訴調”無縫對接,著力化解群眾信訪矛盾糾紛。
2022年,永濟市信訪部門及時受理率和責任單位及時受理率、按期答復率均為100%;責任單位參評率為97.41%,滿意率為98.53%,重復信訪率同比下降16.44%,信訪接待窗口被評為“全省人民滿意窗口”,連續多年信訪工作綜合考核位列運城市第一方陣。
日前,記者來到永濟市社會治理綜合服務中心,尋找永濟市如何為群眾提供“一站式”信訪服務的答案。
協作配合,讓信訪“第一站”變成“終點站”
信訪問題成因錯綜復雜,要想解決好信訪問題,需要多個部門參與、綜合施策、協同發力。
走進永濟市社會治理綜合服務中心,大廳寬敞明亮,工作人員熱情接待、耐心引導,各功能區和服務窗口標識清晰,極大地方便了來訪群眾咨詢辦事。
“我們把信訪接待窗口設置在大廳的正前方,方便來訪群眾反映問題、咨詢事項。窗口工作人員根據問題進行判別,再將群眾引導至對應服務窗口,由相關責任單位協助解決。”中心工作人員說。
該中心實行“1+8+N”服務機制,包括信訪問題綜合接處中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公共法律服務中心、訪調對接事務中心、社會心理服務中心等八大平臺。各平臺下均設置了相應的組織機構,包括十大行業調解委員會、訴前調解室、速裁法庭、基層司法所、律師事務所等,最大限度方便群眾、方便調解,實現了信訪調解、法律服務、心理咨詢的“無縫對接”。
中心大廳共設立了12個窗口,其中包括教育、公安、人社等10個常駐窗口和2個機動窗口。機動窗口是根據不同時期信訪矛盾的特點進行階段性、隨時性入駐?!靶旁L局的11名工作人員全部入駐中心,二樓是辦公區域,方便我們接訪后第一時間協調相關部門處理問題。”永濟市委辦副主任,永濟市信訪局黨組書記、局長張有祥說。
據介紹,永濟市將市委政法委、紀委監委、司法局、法院等部門的優勢資源進行整合,集信訪接待、人民調解、法律服務、心理服務、訴調對接于一體,實行“一站式受理、一條龍服務、一攬子解決”工作模式,既相對獨立又對接融合,最大限度讓群眾在反映訴求、解決糾紛時從“找部門”向“找中心”、“找科室”向“找窗口”、“找多人”向“找一人”轉變。
中心三樓是永濟市人民法院訴調對接事務中心,這里配備了員額法官、法官助理、書記員、法警等人員,司法確認、速裁快審、訴調對接等在這里都可以直接實現,真正“把法庭搬到群眾身邊”。
2022年8月成立的永濟市人民調解協會,吸納了永濟市人民法院退休人員、鄉鎮退休干部、專職調解員等力量。在每月召開的例會上,員額法官對調解人員進行法律業務培訓,并隨時為調解員提供法律指導和服務。“這些人員充實到中心后,我們積極統籌‘訪訴調’對接,大大減小了全市的信訪壓力。”張有祥說。
聯調聯處,全鏈條化解矛盾糾紛
“經過三天三夜的調解,永濟市信訪局的工作人員和各位調解員幫助我們企業解決了這個難題,對于這樣的結果我們企業很滿意。如果以后再遇到這樣的問題,我一定會第一時間聯系他們?!?月31日,永濟市某企業副總李某某坦言。
2022年8月,湖北籍的李某在該公司工作期間突發疾病,經搶救無效去世。其親屬在與該公司就死亡賠償金、撫恤金發放等問題上產生分歧,并多次到該公司和相關部門上訪。
永濟市信訪聯席辦了解情況后,將李某親屬引導至中心,迅速組織人社、司法、法院等部門聯調聯處。
調解過程幾經波折,歷經3個晝夜后,在各部門工作人員和調解員的密切配合下,雙方終于達成一致意見,共同簽署了調解協議書,該公司當場支付賠償金40萬余元。
雖然賠償問題已經解決,但是家在外地的李某親屬卻有所顧慮,擔心后續企業無法在約定期限內轉付喪葬補助金、一次性工亡補助金等款項。當晚10時,永濟市信訪局工作人員與永濟市人民法院員額法官謝煥玲取得聯系,邀請其來到調解現場,依法對調解協議進行司法確認,并當場送達民事裁定書,保障協議的有效執行,這才徹底打消了李某親屬的后顧之憂。
在處理信訪矛盾糾紛中,永濟市信訪局堅持把人民調解、心理疏導、法律服務等工作融入信訪接待和矛盾化解全過程,以“訪訴調”無縫對接助推信訪問題“事心雙解”,變矛盾糾紛“中轉站”為解決問題“終點站”。
接訪后,對情緒不穩定需要心理疏導的上訪者,第一時間邀請專業心理咨詢師介入進行心理干預。當事人同意調解的,移送人民調解窗口由各行業調解機構進行調解;需要提供法律咨詢、法律援助服務的,分別由相關駐廳窗口提供服務;案件調解成功,根據當事人申請提請員額法官進行司法確認,一方不履行可直接進入執行程序。如果最終案件調解不成功,引導當事人在中心一樓法院窗口立案,然后到三樓訴調對接事務中心開庭審理。面對案情復雜、涉及部門較多的案件時,永濟市信訪聯席辦組織責任單位現場辦公、聯調聯處,全鏈條推進“案結事了”。
張有祥說:“調解人員的介入,可以使大量的信訪案件在基層得到有效化解,為群眾提供了‘一站式’信訪服務,把中心變成化解信訪案件的‘終點站’?!?/p>
訪調對接,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
“這是最后一筆賠償款,你拿好,回去以后好好過日子,一切往前看?!?/p>
“謝謝,給你們添麻煩了,要不是你們,這事就沒法解決?!?/p>
“不怕麻煩,我們就是專門給老百姓解決麻煩的?!?/p>
……
2021年6月28日,隨著最后一筆賠償款的給付,這起案件的協議條款全部執行完畢。至此,一起因務工意外死亡賠償問題可能引發群體性越級上訪事件得到了圓滿解決。
2020年,趙某在永濟市某民營企業干活時,不慎從高處跌落亡故。趙某親屬和該企業因賠償金額問題多次協商無果。萬般無奈下,趙某親屬將問題反映到永濟市信訪局。
永濟市信訪局立即啟動部門聯動工作機制,組織信訪干部、心理咨詢師、專業律師、金牌調解員、員額法官以及屬地黨委、政府工作人員,共同召開現場協調處置會,深入分析研判,掌握了事情原委。同時,邀請專業心理咨詢師立即介入,對趙某親屬開展全方位心理干預,平復心態、舒緩情緒。
隨后,調解員對當事雙方進行耐心勸導……
“他廠子里一次性拿不出那么多錢,咱起訴,法院就會凍結資產,廠子一停,就更沒錢了,我們初步了解,廠里還有幾個長期訂單,那還不如讓他分批付。”
“如果調解不成功,就要走訴訟程序,法院依法判決的賠償數額肯定多,逾期不付法院會采取凍結賬戶等措施強制執行,到時候廠子就會倒閉,不如積極配合調解。”
考慮到趙某家庭的實際困難,也考慮到企業尚處于起步階段,資金緊張,最終,在調解員的努力下,雙方達成一致意見,企業賠償費用分三次付清,協議通過司法確認后生效,雙方均對處理結果表示滿意。
“有時群眾遭遇意外或事故,會有一些過激情緒和行為。對信訪部門來說,不能急、不能躁,必須妥善處理好每一起信訪案件。在處理案件過程中,我們一方面要為信訪群眾維權,同時也要考慮企業的后續經營發展問題,為永濟市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睆堄邢檎f。
“云接訪”,讓異地信訪人“一次不跑”
2019年,單某因個人原因,從永濟市某民辦學校離職,并辦理了正常離職手續。時隔一年,該學校仍拖欠其工資。
于是,單某通過山西省網上信訪投訴平臺進行投訴反映。永濟市信訪局接到案件后,認真分析研判,明確責任單位為原永濟市教科局,第一時間向該單位進行了轉送交辦。
該局于當日下午向信訪人單某出具了實體受理告知書。次日,局黨組專門召開會議,組成聯合工作組。
經過12天的協調,該學校向信訪人單某補發了拖欠的2899元工資。事后,永濟市信訪局還對當事人單某進行了電話回訪,當事人單某表示很滿意。
“一部分信訪當事人身處外地,來回奔波費時間、費精力。我們通過電話或者網絡等渠道和當事人取得聯系,征得同意后,告知所需資料和證明。收到資料后,我們再和相關部門聯系,委托專人來辦理,爭取讓異地信訪人‘一次不跑’就能把事情解決好?!睆堄邢檎f。
近年來,永濟市信訪局加強網上信訪工作宣傳,不斷提升網上信訪辦理質效,避免網上信訪變成上訪,盡量減少“網訪”變“走訪”、本地訪變越級訪。全市信訪形勢總體平穩可控,信訪秩序持續好轉。
下一步,永濟市將切實加強源頭防范和治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理念,向信訪人提供“信訪接待、法律咨詢、心理服務、人民調解、司法確認”等“一條龍”服務,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提高接訪、辦訪質效,千方百計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持續鞏固和諧穩定的社會大局,為推進永濟“加快轉型、振興崛起”創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