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04-20
本報訊 連日來,芮城縣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王云通過該縣融媒體電視欄目講解“小麥抽穗揚花期主要病蟲害防控技術”,并帶領農技人員深入東壚、陽城等鄉鎮農村田間地頭指導小麥春季管理,以實際行動把芮城縣委提出的“九個強農”舉措中的“科技支撐強農”落到實處。
去年以來,芮城縣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國兩會精神,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具體做法是通過實施“九個強農”舉措,全力打造現代農業強縣。
在“九個強農”舉措中,一是落實責任強農。堅持統籌發力,層層簽訂糧食生產和耕地保護責任狀,去年克服秋汛晚播、秋糧遲收等不利因素影響,連續15年榮獲“全國產糧大縣”稱號。二是提升地力強農。先后建設高標準農田50.8萬畝,改造提升1個大型、3個中型引黃灌區,黃灌面積達到63萬畝,高效節水面積達7.6萬畝。三是兌現政策強農。不折不扣落實地力補助、農機具補貼等各項惠農政策,去年共落實各類惠農政策資金4.6億元。四是科技支撐強農。全縣去年良種繁育面積達2.35萬畝,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達91.8%,發展設施農業0.9萬畝,數字農業、綠色農業、無公害農業等蓬勃興起。五是優化結構強農。本著“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牧則牧”的原則,大力發展“特”“優”農業,推動全縣形成“水果種植面積30萬畝、干果經濟林27萬畝、中藥材10萬畝、年出欄生豬51萬頭”農業發展規模。六是加工轉化強農。發展市級以上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40家。去年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完成收入32.46億元,同比增長29.3%。七是塑造品牌強農。“芮城菊花”被評為“一縣一特”全國優質農產品品牌,新認證“三品一標”11個,其中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4個、圳品1個、綠色食品6個,全縣綠色、地理標志農產品等認證面積達到85萬畝。八是適度規模強農。全縣流轉土地面積23.75萬畝,占總承包地面積的32.7%,逐步形成了“風陵渡花椒、陽城紅棗、永樂中藥材、大王香椿、學張菊花、古魏城郊農業、南磑現代農業、東壚優質糧食、西陌養殖、陌南康養”的“一鄉一業”產業格局。九是創新經營強農。全縣登記注冊各類合作社1175個、家庭農場1515家。依托新型經營主體,全縣農業托管面積達到70萬畝。
今年,芮城縣將多措并舉落實好“九個強農”舉措,奮力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確保“三農”持續向好的態勢不斷鞏固,為打造現代農業強縣奠定堅實基礎。 (楊 興 張學晉)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