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04-19
記者 張君蓉
“你的銀行卡涉嫌洗錢”“你的身份證異地使用”“你涉嫌刑事犯罪被通緝了”……這都是冒充公檢法詐騙典型的來電開場白。近日絳縣的陳女士就接到了這樣的電話。
“楊警官,趕緊幫我看看是不是電信網絡詐騙……”前幾天,陳女士匆匆忙忙來到絳縣公安局南樊派出所報案,稱其可能遇到電信網絡詐騙,尋求民警幫助。
經民警了解,陳女士接到陌生人電話,對方自稱是“哈爾濱市公安局民警”,并報出了自己的“警號和姓名”,告知陳女士名下的一張銀行卡被卷入一起“詐騙案”中,需陳女士配合“警方工作”,陳女士按照對方提示下載了某App進行視頻會議。對方還特別強調案件需要保密,并指使陳女士獨自到安靜的地方進行手機操作,同時還索要了銀行卡號、手機號碼及驗證碼。
了解情況后,民警初步研判此為典型的冒充公檢法實施詐騙,并立即幫助查看陳女士手機微信錢包、支付寶錢包是否有錢轉出。在確認沒有損失后,民警陪同陳女士到銀行查詢銀行卡內資金情況,確保其所有使用的銀行卡內資金不受損失。最后,民警特意為陳女士下載安裝國家反詐App并開啟來電預警功能。
絳縣民警及時有效地預防并制止了一起冒充公檢法實施詐騙案件,成功守護好了陳女士的“錢袋子”。
絳縣公安給大家準備了一份針對“冒充公檢法詐騙”的反詐秘籍:
1.凡是陌生來電主動轉接電話至“公安機關”,通過網絡出示“警官證、逮捕令”,要求做電話筆錄的,都是詐騙!
2.凡是自稱“公安機關”要求通話絕對保密,配合調查接受資金審查,需要轉賬或輸入支付密碼的,都是詐騙!
3.通過視頻App共享屏幕會泄露個人信息。你在手機上的任何操作(包括輸入密碼時跳動的字符、收到的驗證碼等),對方都能看見。
4.如不慎被騙或遇可疑情形,請注意保護證據,立即撥打110報警。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