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凝聚磅礴思想偉力 砥礪奮進譜寫新篇

——2022年全市宣傳思想工作綜述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04-14

記者 楊紅義 郭 華

新聞發布、美景推介等“我的運城”九大專題宣傳催人奮進,1700余場群眾性文化活動如火如荼,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人心;

省第八次旅游發展大會暨第33屆關公文化旅游節有口皆碑,運城深厚的文化底蘊、絢麗多彩的魅力、開放包容的姿態、熱情好客的民風“當驚世界殊”;

文旅融合“雙十工程”碩果累累,運城“關公故里、好運之城”文旅融合品牌入選“2022中國品牌出海優秀案例”,知名旅游強市建設風生水起;

“非凡十年”系列運城故事、大河系列深度報道,生動反映運城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示范區的輝煌實踐,吸引眾多有影響力的媒體紛紛聚焦運城、點贊運城;

……

2022年,是運城發展歷程中極為重要、極為不平凡的一年。

這一年,市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圍繞喜迎黨的二十大和學習宣傳貫徹二十大精神,堅決落實省十二次黨代表大會和十二屆省委歷次全會決策部署,緊扣推動高質量發展目標要求,緊盯“防疫情、穩經濟、保安全”三大任務,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全市改革發展穩定和黨的建設等工作取得一系列新進展新成效。

一年來,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全市宣傳思想戰線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心懷“國之大者”,堅持守正創新、穩中求進,加強理論武裝、強化使命擔當、解碼非凡十年、引領文明風尚、堅持以文化人,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為運城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思想保證、輿論支持、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撐。

理論武裝鑄魂,筑牢思想根基

“大開眼界、大得啟發,大受鼓舞、大增干勁!”

“永葆‘趕考’的清醒,持續奮斗新征程。”

……

2022年11月11日,在河津市清澗街道龍門村,省委宣講團成員、省社科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張云澤宣講黨的二十大報告精神,在村民和職工代表中產生強烈反響。

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河東大地熱潮奔涌。從市委深入學習、推動落實的各種部署到機關、企業、學校、鄉村、田間地頭等,學習、認識的深度不斷轉化為抓落實、促發展的有力行動,帶動煙火升溫、市場回暖、發展向好。

心有所信,方能行遠。學有所悟,而后篤行。

這一年,全市宣傳思想戰線堅持思想建黨、理論強黨,聚焦持續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構建“抓牢兩個關鍵、融通線上線下、覆蓋城市鄉村”理論學習宣講大格局,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在河東大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兩個關鍵”作引領。聚焦領導干部“關鍵少數”與基層黨員“絕大多數”,堅持市委中心組“第一議題”學習制度,全年組織市委中心組學習20次、開展研討18次,做到重點講話必學、重要會議必學、重大決策必學。在“兩個關鍵”引領下,組建10個特色宣講團,2000余名基層理論宣講員深入一線開展理論大宣講。

線上線下促深化。2022年,全市宣傳思想戰線不斷創新豐富理論宣講形式,及時高效把最新理論政策傳遞到基層一線,指導群眾生產生活實踐。一年來,采用“線上+線下”的豐富形式開展“新思想在山西”基層宣講5600余場,受眾人數達63.6萬余人,讓新思想在河東大地武裝頭腦,入腦入心。

全面覆蓋掀熱潮。這一年,不斷豐富學習宣傳形式,召開全市中心組學習經驗交流座談會,拓展“學習+研討”1+1交流學、“一月一講”專題學、“學習+測試”黨員干部全員學等新模式;構建“自查、旁聽、談話、測試、查閱、評議、整改”七步閉環工作法,完成13個縣(市、區)黨委中心組和174家黨委(黨組)中心組列席旁聽全覆蓋;廣泛開展“黨課開講啦”理論大賽,評選10家“全市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示范點”……在全市干部群眾中掀起學理論、用理論熱潮。

強化使命責任擔當,守牢意識形態陣地

2022年12月8日,市委宣傳部意識形態專項巡察工作組走進市中心醫院開展意識形態工作巡察,詳細了解近年來市中心醫院思想理論武裝、制度建設、陣地建設、網絡意識形態等工作情況,并提出具有針對性的整改意見。

推動意識形態工作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落地生根,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和話語權。這一年,全市宣傳思想戰線強化使命責任擔當,先后完成五屆市委第一輪、第二輪19家單位的意識形態專項巡察,全力壓實意識形態全員責任制,牢牢把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

意識形態工作是為國家立心、為民族立魂的工作。研判分析常態化。嚴格落實《黨委(黨組)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實施辦法》,堅持“一季度一專題”常態化研究意識形態領域工作,牢牢把握工作主動權。日常管理動態化。創造性實施意識形態工作積分動態化管理,扎實開展“護航黨的二十大”維護意識形態安全專項行動,構建“四步閉環”督查工作體系等。

網絡治理全員化。落實網絡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以“運城網絡輿情監測平臺”為依托,將全市6000余名網格員和300余名新就業群體納入網絡監督員隊伍,在全省率先印發《運城市互聯網辟謠聯動機制(試行)》,2022年先后清理有害信息2653條,阻斷謠言10次,關閉短視頻賬號4家,自媒體賬號1家,約談網站1家,累計上報各類有害信息89701條,得到省委網信辦高度贊揚。

組織“清源、凈網”專項行動。查處案件30余起,收繳非法出版物1萬余件,處置有害網絡信息1600余條,全市申報國家級“掃黃打非”進基層示范點1個,省級“掃黃打非”進基層示范點2個,1家單位榮獲2022年山西省版權示范單位,1家印務公司榮獲山西省第三屆出版獎優秀印刷復制獎提名獎。

解碼非凡十年,講好運城故事

“大河之美”“大河之綠”“大河之新”“大河之光”“大河之融”“大河之福”——2022年5月9日至6月6日,《運城日報》陸續推出系列通訊報道6篇,生動講述了黃河流域運城段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示范區”的生動故事,展現了河東兒女奮發向上、爭先發展的精神風貌。

在波瀾壯闊的歷史長河中,新時代十年是書寫奇跡的十年、只爭朝夕的十年、催人奮進的十年,鐫刻著中國人民團結奮斗的鏗鏘足跡。

解碼新時代十年的發展基因,有利于我們更加篤志前行。全市宣傳思想戰線堅持網上網下一體、內宣外宣聯動,統籌各級各類媒體全面記錄好、生動呈現好運城十年來的發展成就,讓主旋律更強勁、正能量更充沛。

走出媒體融合新路徑。堅持以“互聯網思維與群眾路線”審視新時代新聞輿論工作,按照省委宣傳部“建強用好三支隊伍”要求,創新性組建“我的運城”智媒體平臺,成立“1+13+N”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運城發聲人隊伍。通過聚合宣傳干部、文化發聲人、網絡意見領袖等正能量發聲人,以社交流量裂變和激勵體系為措施,讓信息觸達更多老百姓,解決融媒體時代新聞宣傳“最后一公里”問題。截至目前,平臺用戶數80余萬,注冊發聲人2萬余人,刊發各類稿件1000余條,閱讀量突破5000余萬。

成就宣傳激蕩奮斗力量。緊扣迎接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主線,持續推出“偉大變革”“非凡十年”“我們的新時代”等系列專題報道,策劃開展“牢記囑托山西答卷·運城篇”主題宣傳,圍繞產業轉型升級、創新改革開放、城鄉統籌發展、文化繁榮發展、民生福祉改善、生態文明建設、民主法治建設和全面從嚴治黨8個方面,推出《現代產業,風起揚帆》《降碳,運城進行時!》等系列報道130余篇,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濃厚氛圍。

運城故事閃耀中國。2022年10月10日,人民日報刊發《山西:相約關公故里謀發展》《探索文旅融合、豐富文化業態,山西運城——古城“融”出新風采》兩篇文章宣傳報道運城的文旅發展情況,9月29日,光明日報頭版刊發《何止“更上一層樓”!》……中央、省級主流媒體聚焦運城,關注運城,講述運城故事。2022年全年,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日報等中央級主流媒體平臺及山西日報、山西電視臺等省級主流媒體平臺網站,累計刊(播)發報道8200余條,讓運城故事閃耀中國。尤其是在省第八次旅發大會暨第33屆關公文化旅游節的宣傳報道上,通過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山西日報、山西廣播電視臺等35家中央、省級、市級主流媒體全面發力,共刊發各類稿件3000余篇,閱讀量達4.6億,為省第八次旅發大會暨第33屆關公文化旅游節營造了濃厚的輿論氛圍。

凝聚榜樣力量,引領文明風尚

“微光閃耀,點亮薪火,做好事是一瞬間的決定,做好人是一輩子的執著。平凡的舉動幫助貧病幼弱,包容世界的同理心讓愛與付出成為社會的主旋律,向你們致敬!”2023年1月6日晚,“榮耀河東”運城市第七屆道德模范暨2022年度“百名最美運城人”頒獎典禮上,現場播放的“助人為樂”道德模范頒獎詞令人動容。

當晚,49人被授予“道德模范”榮譽稱號及提名獎,100人榮獲“百名最美運城人”榮譽稱號。他們來自人民,又為河東人民賦予更強精神能量……

榜樣將道德的力量無限傳遞,文明是現代化國家的顯著標志。

一年來,全市宣傳思想戰線堅持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立德樹人、鑄魂育人、以文化人,持續推進精神文明建設,提高社會文明程度。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廣泛弘揚。構建“以省級核心價值觀示范點創建為引領,以典型案例評選、雙百雙十創建、核心價值觀主題微電影征集展映、核心價值觀主題公益廣告評選為主體”的運城踐行核心價值觀工作體系,推動核心價值觀分眾化、具象化、群體化融入各行各業、覆蓋各個群體,進入百姓生活。2022年,鹽湖區五洲觀瀾社區等7家單位榮獲第五批省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示范點,黃金水岸社區等5家示范點入選《山西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示范點創建工作典型案例》,5部作品榮獲山西省第五屆核心價值觀主題微電影優秀獎。

“道德模范”“最美人物”凝聚榜樣力量。通過選樹榜樣凝聚力量,以鮮明導向引領群眾見賢思齊、崇德向善,凝聚人心、團結奮斗。2022年,制訂《關于開展發現“最美運城人”先進典型評選活動的實施方案》,構建“宣傳部門牽頭發動、各行業逐級評選、全媒體廣泛宣傳、各類典型充分涌現、全市上下共同學習”的各類先進典型評選體系。運城日報、運城市廣播電視臺等主流媒體先后刊播“最美運城人”評選新聞報道300余條,各類公眾號點擊量數十萬次。2022年,全市共推薦上報第九屆山西道德模范候選人10人、“山西好人”候選人5人、“中國好人”候選人1人;56名同學榮獲“新時代運城好少年”,4名同學榮獲“新時代山西好少年”;鄉村教師杜德建榮獲中宣部、農業農村部、國家鄉村振興局聯合主辦的2022年新時代鄉村閱讀季“全國鄉村閱讀榜樣”。《山西運城開展2022年“童心向黨”教育實踐活動暨慶祝“六一”兒童節活動》被中宣部《宣傳信息網》刊發并采用為首頁焦點圖;《運城市堅持“三融三化”探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新路徑》被省委辦公廳主辦的《山西信息》〔2022〕第159期專期刊登,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成績全省第一。

全力以赴創建全國文明城市。2022年3月,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中央測評成績出爐,我市位列全省5個提名城市第一,進一步提振了“創則必勝、創則必成”的工作信心和決心。一年來,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統領群眾性精神文明“五大創建”活動全面提質增效,組織實施2022年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六大達標工程”28個攻堅項目,依靠群眾力量點贊“舉手投足的小文明”,解決“角角落落的不文明”,培育“共創共享的文明素養”,文明城市創建更有溫度、更富活力,文明版圖不斷向縱深拓展。全市71個單位通過了山西省文明單位(標兵)的復查申報,3所全國文明校園、20所山西省文明校園順利通過國家級、省級文明校園年度復查;評選出“五星級文明戶”190125戶、“四星級文明戶”245971戶、“三星級文明戶”269929戶,“星級文明戶”共計732040戶,占到全市家庭總數的61.47%,最高星級占星級文明戶總數的25.97%。

文明實踐不斷深化,引領文明風尚。一年來,持續擦亮具有運城特色的“十必到”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品牌,結合疫情防控、喜迎黨的二十大等重大活動,全市共開展各類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8239場次,參與群眾180萬余人次,志愿服務總時長達468萬余小時。在疫情防控中,及時喚醒志愿者,組建1200余名的群眾訴求協調聯絡志愿者隊伍,投身社區防疫、志愿幫扶等,最大限度解決了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受到了國家、省防控指導組和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全市13個縣(市、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47個鄉鎮(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2373個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實現全覆蓋。鹽湖第一時間志愿者協會“陽光成長”項目,榮獲第六屆中國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銀獎。

堅持以文化人,壯大文化品牌

2022年11月26日,“2022中國品牌出海優秀案例”在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中國品牌發展論壇”上正式發布,“山西 運城”以城市品牌脫穎而出,與中國石油、中國聯通等其他9個品牌共同獲此殊榮。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統戰部部長王志峰在論壇上作主旨發言,介紹我市近年來在傳承弘揚歷史文化、挖掘文化IP價值,創新豐富傳播載體方面的做法成效。

2022年,我市文化事業、文化產業捷報頻頻、喜事連連。

一年來,全市宣傳思想文化系統堅持以文載道、以文化人、以文興產,壯大文化品牌,凝聚奮進力量。

文化標識更亮。與國際在線等主流媒體合作,深入挖掘河東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富礦”,策劃“非凡十年城市展博推介”,制作《非凡十年·Amazing Yuncheng》《運城?運城!》《我與運城一起向未來》一主兩副短視頻;組織“追夢中華·品華夏文明”海外華文媒體行活動及6國駐華使節“走進運城”、外國人“說(看)運城”、“臺青黃河游記走進運城”主題活動等,全面展示運城發展巨變與文化品格。以關公為代表的歷史文化IP為素材,創作拍攝《The Promotion Video of  Yuncheng Family Cultrue》,與美國猶他州友城開展“家”文化交流活動、非遺進社區活動及“瞧這一家子”中外家庭故事分享會。在全球持續推進關公文化交流基地建設,面向泰國、法國、菲律賓等國家和地區授牌35家“關公文化交流基地”。

文藝品牌更精。深入挖掘闡釋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山西提到的與運城有關的歷史典故的時代價值,歷時2年,完成大型歷史文化書籍《典藏古河東叢書》出版發行;我市翻譯家楊鐵軍榮獲第八屆魯迅文學獎翻譯家獎,袁省梅《流動廚房》、王秀梅《寂寞國士姚以價評傳》、劉紀昌《扶貧紀事》等作品獲得2019—2021年度“趙樹理文學獎”;我市曲藝家王澤峰榮獲第十二屆中國曲藝牡丹獎文學獎。《中條山上黨旗紅》《忠義千秋》等6個戲劇類作品,斬獲省“杏花獎”,位列全省地級市第一。舞臺劇《永樂宮紀事》參加省優秀劇目展演,板腔體民族歌劇《黨的女兒》成功首演。

文化服務更優。開展“禮贊新時代 奮進新征程”公益電影展映展播活動,創新形式舉辦文化惠民網絡直播活動,成功舉辦省第八次旅發大會暨第33屆關公文化旅游節、2022首屆蒲劇藝術周、第十三屆舜帝德孝文化節、第十一屆永樂宮書畫節、第二屆后稷論壇、2022池鹽文化旅游周等文化活動,不斷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積極參與第五屆山西文博會,以“關公故里 好運之城”為主題,搭建500平方米虛擬展廳,精選25家優秀文化企業300余件文化產品參展,挖掘19個有發展潛力的文化旅游項目參與線上招商,充分展示近年來我市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產業發展成果。2022年,運城新影農村數字院線有限公司獲評中宣部“第九屆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基層電影服務先進集體”稱號。

文旅融合更深。一年來,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成功舉辦運城市首屆沿“黃河一號旅游公路”自駕游暨“沿著黃河游運城”等活動。夏縣堆云洞景區、河津市黃河龍門景區入選國家4A級旅游景區,全市4A級旅游景區達到18家。2條文旅精品線路入選國家文旅部“鄉村四時好風光”全國鄉村旅游精品旅游路線;3條線路入選省農業農村廳暑期鄉村休閑旅游精品路線;1條線路入選全省“風光無限,晉在眼前”精品旅游路線。芮城圣天湖景區入選2022年國家體育旅游示范基地,是全省唯一入選景區。萬榮縣高村鎮閆景村入選第四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稷山縣稷峰鎮姚村、鹽湖區泓芝驛鎮王過村入選農業農村部2022年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實施文旅康養市場主體倍增計劃,文旅行業新增市場主體2121個,增幅41.78%,位列全省第一方陣。黃河金三角文旅康養項目、圣天湖小鎮、歷山森林康養基地、神潭大峽谷、絳北大峽谷入選省級文旅康養示范區創建單位,垣曲縣入選省第一批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平常街、蒲坂古街入選省級旅游休閑街區;2家單位被評定為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創建單位,5家單位被評定為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創建單位。

星光不負趕路人,江河眷顧奮楫者。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面向新的壯闊征程,全市宣傳思想戰線肩負更加崇高的使命,將繼續踔厲奮發、篤行不怠,不斷書寫無愧于時代的精彩篇章。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