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04-11
記者 付 炎 通訊員 胡金蓉
“要講高渠,就不能只講高渠。你要講鍥而不舍的堅韌,遠古時期羲和四兄弟在這里立高渠、觀斗建、劃分至、刻夏歷;你要講百折不撓的無畏,稷山縣第一名共產黨員張漢民從這里走上救國的道路……”鏡頭中,稷山縣西社鎮高渠村到村工作大學生張鈺浩的代言推介,從高渠村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開始。
近期,為進一步推動到村(社區)工作大學生融入基層、熟悉基層、宣傳基層,稷山縣組織開展“我是家鄉‘代言人’”活動,為到村(社區)工作大學生搭建“發聲”平臺。像張鈺浩一樣,到村(社區)工作大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通過文字、照片、視頻等形式推介所在村的歷史文化、發展狀況。目前,“稷山黨建”微信公眾號已發布“我是家鄉‘代言人’”相關視頻4期,大家用“青年之聲”傳遞“振興之音”,取得較好反響。
作為高渠村的“推介官”,張鈺浩笑言,這是他首次嘗試拍攝視頻。盡管《印象高渠》最終片長只有短短3分多鐘,但他拍攝了一整天。“借這次主題宣傳活動,搭上短視頻傳播‘快車道’,希望將高渠村的歷史文化和現代產業宣傳推廣出去。”他說,“作為95后基層干部,我更需緊跟時代步伐,用好短視頻平臺,講好家鄉故事。”
“青年干部是鄉村振興的主力軍。這群年輕的‘宣傳員’充分發揮學歷高、眼界開闊、學習接受新事物快的優勢,多角度宣傳鄉村治理、特色產業、歷史文化等,不僅讓基層群眾更加了解黨的好政策和家鄉的歷史人文,也進一步幫助他們自己向下扎根、向上成長,讓火熱青春在基層一線綻放絢爛之花。”稷山縣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如是說。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