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3-04-07
誤區一:孩子生病馬上用藥。 “把用藥當習慣”,這是家長常見的誤區。有些家長見孩子流鼻涕或咳嗽,就想立馬給他用藥。其實,只要孩子每天咳嗽不超過三四次,每次咳嗽不超過三四聲,不需要到醫院,也不需要吃藥,完全可以在家里再看一看。
誤區二:多種藥物同時使用。 有的家長看到孩子發燒就很著急,孩子吃了布洛芬后還想讓他再吃感冒沖劑。但藥吃得越多,并不代表病好得越快,還會出現反作用。也有些家長覺得中藥傷害小,喜歡讓孩子中西藥一起吃,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藥物之間會有相同的成分,一起吃會導致用藥劑量的增加。
誤區三:盲目迷信進口藥。 比如新生兒排便不規律,一些新手媽媽為了讓孩子盡快好起來,高價購買進口益生菌,其實國內產品效果也很好。
誤區四:“誤用”抗生素。 “誤用”包括兩層意思,一是“濫用”,二是“堅決不用”。抗生素只用于細菌感染,大多數感染是病毒性的,抗生素并沒有效果。但一些家長抱有排斥心理而盲目拒絕抗生素也是不理性的,在不遵醫囑的情況下隨意停藥或換藥都無法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誤區五:用糖水服藥。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吃藥太苦了,用糖水給孩子喂藥,甚至在藥里加果汁飲料,這都是不對的。糖水特別是飲料大多是偏酸性的,可能還含有其他微量元素,會使藥物失去作用。
誤區六:給孩子用成人藥。 有的家長覺得,成人藥只要給孩子減少分量吃,就不會有問題。事實上,兒童不是縮小版的成人,器官對藥物的解毒和清除能力都不如成人。有些成人藥還含有一些孩子不能使用的輔助成分,所以千萬不能“用藥靠掰,劑量靠猜”。 舒喬梓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