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魂歸毛家山 英名垂千古

天津知青郝廣杰同志追悼儀式在平陸毛家山舉行

來源:發布者:時間:2023-04-03

運城晚報訊(記者 景斌)魂歸毛家山,英名垂千古。4月2日,清明前夕,天津知青郝廣杰同志追悼儀式,在平陸縣圣人澗鎮毛家山村舉行。運城民航機場有限公司駐毛家山村工作隊、平陸縣有關部門、郝廣杰同志家屬及生前好友、毛家山村村民等參加追悼儀式。

當天,毛家山村村民活動室氣氛莊嚴肅穆,郝廣杰同志的遺像高高懸掛。面對遺像,大家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緬懷郝廣杰同志。

▲郝廣杰同志雕像揭幕 記者 張國平 攝

郝廣杰,河北唐山人,1940年9月13日生于遼寧沈陽,1964年河北大學歷史系畢業,入職天津市灣兜中學,1965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8年12月26日,10萬人夾道歡送赴毛家山“上山下鄉長征隊”啟程,郝廣杰作為護送教師隨行。歷經51天、步行1300多公里,郝廣杰一行來到了毛家山。1969年5月,他回津參加了為期3個月的“整黨建黨”后,帶著戶口、組織和工資關系到平陸落戶,成了知青戶長。當年年底,他被推選為大隊黨支部書記,成為最早的大學生“村官”。調研制訂《毛家山發展規劃》;3年時間,實現毛家山村糧食產量翻一番;5年時間,使毛家山村通車、通電、通水,創造了戰天斗地改造自然的奇跡……

1973年,他們的事跡,被寫進經毛主席圈閱的中共中央30號文件;同年12月,《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刊發了《敢叫毛山變大寨》的長篇報道;當時的《天津日報》《山西日報》《光明日報》《運城地區報》等,多次報道了毛家山知青和郝廣杰的事跡。1974年,北京電視臺拍攝了《毛家山的新社員》,毛家山成了全國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一面旗幟,郝廣杰成為全國知青的先進典型,被選為第四屆全國人大代表。郝廣杰除了身先士卒、苦干實干,還多次自費到津、京、太原溝通聯絡,尋求支持,為改變山區面貌作出突出貢獻。1975年,他被評為運城地區勞動模范。

郝廣杰退休后,年逾古稀的他毅然重返毛家山,決心繼續完成40年前沒有完成的事業,為振興鄉村續寫新篇。2011年,郝廣杰當選為毛家山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帶領班子再次制訂發展規劃;修復了知青大院;建起了知青紀念碑林;將環山簡易公路升級為瀝青公路;又利用多年積攢的文字材料和照片建成了知青紀念館,使之成為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

毛家山,本來名不見經傳。因郝廣杰和天津知青們之故,這個中條山腹地的小山村得以全國知名。

2023年2月8日,郝廣杰因病醫治無效在天津逝世,享年83歲。經毛家山村治喪委員會與郝廣杰家屬協商,于3月31日將其骨灰從天津迎回毛家山村。

平陸縣有關部門負責人說,追憶郝廣杰同志的一生,大家看到了他三上毛家山、建設毛家山、情系毛家山的深深足跡;看到了他“刻苦學習,努力改造世界觀,勇于實踐,敢講敢干破難關,不斷總結,萬里長征永向前”知行合一的壯舉;看到了他走“長征道路”,致力于毛家山振興的決心、毅力與辛勞;看到了他踐行“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里是大有作為的”號召的強烈時代回音。

追悼儀式結束后,人們將郝廣杰同志的骨灰盒安放在其漢白玉雕像處。

毛家山村黨支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為郝廣杰同志立碑樹傳,就是要弘揚他的事跡,珍惜他及知青們為毛家山所贏得的榮譽,繼承他的遺志,完成他的未竟事業,激勵后人,記住這段歷史,為建設好美麗鄉村再出發。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