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社會>

多樣化教學樣態實現,課程化社團展現,以美育美校園呈現,點燃師生生命激情…… 臨猗縣厚植新教育理念,力推新教育實驗改革—

用“幸福完整”詮釋教育真諦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03-24

本報記者 李宏偉

“我喜歡花樣跳繩,跳繩不僅鍛煉了身體,還提高了自己的意志品質,使我更愛學習,更愛我們學校……”臨猗縣李漢小學三年級學生劉佳樂談起學校的社團活動高興地說。李漢小學是典型的農村學校,在近幾年的新教育實踐中,該校的“樂和”新教育理念和多彩的特色社團活動名揚全縣。

“歡迎您來到‘中華聯圣’喬應甲故里的楚侯學校,這里以傳統楹聯文化為底色,傳承地域特色文化……”在臨猗縣楚侯學校,孩子們化作文化使者給前來參觀的老師作講解。近年來,該校在新教育實踐中,結合地域文化,構建了享譽河東的“正韻”楚侯楹聯名片。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在黃河岸畔的臨猗縣角杯小學,該校結合當地傳統文化開展新教育實踐,塑造“詩經+”詩意校園,學校處處體現著《詩經》的文化印記,處處展現著詩意的校園文化氛圍。去年,作為山西省唯一的學校代表,角杯小學經驗亮相黃河流域九省區教育高質量發展論壇大會,展現了運城農村教育的別樣風采。

這是臨猗縣新教育實驗改革的真實寫照,也是我市教育實施全面育人的亮點。

“‘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新教育的核心理念,以此為底色,勾畫出臨猗教育的發展藍圖,把追尋幸福教育的理想深深扎根在這片沃土上。”臨猗縣教育局副局長張武剛說。

2019年以來,為了促進臨猗教育高質量發展,辦好人民群眾滿意的教育,臨猗縣教育局實施新教育實驗改革,開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夢想之旅,為全縣教育注入動力和活力。三年來,臨猗教育人一群人,一條心,一起走,不忘教育初心,腳踏實地育人,在新教育實驗的道路上激情奔跑,傾心描摹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幸福模樣。新教育實驗改革點燃了師生的生命激情,喚醒了校園的嶄新風貌,收獲了教育發展的成果,真正用“幸福完整”詮釋了教育的真諦。

活力校園——

校校盡開幸福花

“孩子們,伸出你的小手,我們一起來做律動操。”“同學們,你們肢體協調,節奏感強,對音樂的感知力真讓我佩服。好,下課!”這是臨猗縣雙塔小學管樂社團孩子們進行的《中國范》節奏訓練場景。

新教育實驗改革三年來,雙塔小學全面實施新教育改革,發展素質教育。該校實施新教育的卓越課程體系,以生命課程為基礎,其藝術教育,是讓學生在學習藝術知識、欣賞優秀作品、習得藝術技能的基礎上,掌握藝術的思維,擁有藝術的品位,陶冶豐富的情感,培養完善的人格。幾年來,該校管樂團榮獲“全國魅力校園新春音樂會”金獎、榮獲“臨猗縣中小學生藝術節”一等獎,學校“愛樂之聲”管樂隊多次參加臨猗縣舉辦的各項活動,并在活動中完美揮灑管樂之美,綻放藝術之花,管樂社團作為學校藝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成為該校特色教育的一張亮麗名片。

臨猗縣臨晉小學軍鼓社團活動 (資料照片)

“我們學校的教學緊緊結合‘行知文化’,讓孩子在文化氛圍中成長,在樂思樂學中不斷進步。”貴戚坊小學校長王海廣說。

該校讓文化浸潤校園,打造幸福校園。圍繞“行知文化”,該校在細致地打造環境文化做好“一廳一廊四園一廣場”的基礎上,著力凸顯陶行知思想與精神,讓濃濃“陶味”彌漫校園,讓師生在陶行知文化的浸潤中自覺提高思想境界。在此基礎上,該校扎扎實實開展每月一個主題的“學陶師陶”活動,把陶行知“教學做合一”的思想落實到師生的行動中,轉化為學校的辦學理念、團隊的管理思想。目前該校還開展午后觀影課活動,調節身心,增長見識;放學前的整理課,老師輔導學生完成作業,保證孩子們放學“零作業”,回到家能靜心閱讀,開心玩耍;每天晚飯后的托管時間,豐富的學科實踐活動讓孩子們興致勃勃,多動手動腦,培養興趣。

“用心做心中有人的教育”,這是臨猗新教育實驗的行動綱領。三年來,在實施中,該縣推行“菜單式”培訓,從校長的思想轉變,到教師的行動引領,兩年多來,該縣多次赴河南焦作、陜西安康等地學習取經,邀請新教育專家講座培訓。狠抓校長教師“讀書沙龍”“新教育專項考試”“新父母領讀會”等常規工作,讓新教育帶著校長中層跑,推著教師家長變。從2019年起,該縣連續舉辦三屆新教育開放日活動,活動中有12所不同類型的學校參與。各校在展示中找到方向,找到支點,找到自信,形成了符合各自校情的文化體系,從校園形象到精神氣質形成了蓬勃向上的姿態,如臨猗二中的“精實”文化、楚侯學校的“正韻”文化、臨猗縣示范小學的“尚美”文化等。

實施新教育實驗以來,各所學校也有了明顯的變化和長足的進步,形成了各自鮮明的特色。學校教育帶來蝴蝶效應,讓孩子們有了快樂之源,教師們有了動力源泉,校園有了欣欣向榮的良好氛圍,幸福教育在校園里呈現。

特色育人——

融合發展共提高

在新教育實施中,該縣緊扣“3+N”行動模式(3即營造書香校園、構筑理想課堂、研發卓越課程,N即各校自選項目),堅持規定項目與自選項目結合,走出了一條區域特色與學校特色融合共生之路。

“3+N”之閱讀,搭建精神天梯。在新教育的實施中,該縣建立“局長—校長—教師—學生—家長”的“五聯動”閱讀體系,搭建“四平臺”交流陣地,經緯交織,縱橫發力,開拓臨猗教育的“大閱讀”格局。采取“讀、寫、曬、講”的方式,目前已共讀了8本專業書籍(《新教育實驗》《校長領導力修煉》《辦一所新教育的好學校》《靜悄悄的革命》《理想課堂的三重境界》等)。每人書寫體會40余篇,閱讀浸潤之下,校長的言語體系和行走方式已經發生了明顯轉變,“一群人一起走”成為臨猗教育的一道亮麗風景線。每周一篇教育隨筆、每月一次讀書分享、每學期一本專業書籍、每年一次教育生命敘事。讓教師在學習中反思,在反思中行動,在行動中成長。“晨誦、午讀、暮省”作為兒童生活方式,融入常規,融入生命,各學校每年組織一次讀書節活動,縣級層面每學期組織一次“一道共讀”活動,目前舉行了4次12場,參與展示師生500余人。

“3+N”之課堂,提升智慧維度。課堂是育人的主陣地,為實現“減負提質”的目的,該縣組織全縣校長、教師共讀《理想課堂的三重境界》一書,在理想課堂“六維度”“三境界”的引領下,該縣出臺了《臨猗縣中小學課堂教學改革指導意見》,推行“以學為主,問題導學”課堂教學理念。各校立足實際,構建了各自的理想課堂模式。本著課堂做加法,課后做減法的原則,在全縣開展了賽課堂、賽解題、賽命題、賽素養的“四賽”活動,基于課堂、基于實戰、基于過程的競賽活動,以提質達到增效,以課改為“雙減”發力。

“3+N”之課程,豐盈生命品質。遵循“小微”模式,該縣分層推進課程實施:城區學校建構一個體系,示范小學的“尚美”課程體系、貴戚坊小學的“鼓舞”課程體系、雙塔小學的“和實”課程體系等,促進學校全面發力,整體提升;鄉村學校做亮一個品牌:楚侯學校的楹聯課程、北景小學的“百草園”課程、廟上小學的“‘棗’知早懂”課程等。

一門門特色課程,擦亮了學校品牌,促進了地方文化的傳承。一個個朝向卓越的特色課程,實現了辦學理念的校本化表達,為學生的個性成長搭建了立交橋。

“3個必選項目的扎實推進,自然滲透了師生共寫隨筆、培養卓越口才等項目的推進,悄然改變了學校的發展模式、涵養了學生良好的素質、締造了完美的教育,這些喜人變化正在成為各個學校的常態。”張武剛說。

共同成長——

做幸福的教育人

“教育對我來說就是,播一粒種子,生一方芬芳。遇見新教育,我們與‘美’相約,與‘美’同行,給孩子們提供幸福的美的教育,做幸福的教育人。”在新教育實驗中,廣大教師的自身業務素質得到提高,對教育的熱情不斷提高,在新教育實踐中大家收獲滿滿。

臨晉小學校長靳曉紅深有感觸地說,自開展新教育實驗改革以來,“營造書香校園”“師生共讀共寫”“推進每月一事”等新教育行動,打開了孩子們心靈的一扇扇窗,讓教師們感受到了生命的神奇,并且感受到了學校的明顯變化。一是文化立校。校園文化頂層設計全面、系統,切合本土鄉情有了全方位的提升,實現了文化為學校立魂。各校將學校的文化精神、理念滲透到學校建設的各個領域,于學校環境、教育行為的細微處浸潤文化精神,凝練生命精華。二是課程育人。各校都注重了課程的開發,形成了本校獨特的課程體系,從校本課程、班本課程到社團的多元課程,都尊重了每個生命,激發了每個孩子的潛能,都是直接指向人的發展。三是學生的綜合素質整體提升。這些改變都是在廣大教師一點一滴的努力下收獲的成果。每個人在這場轟轟烈烈的新教育實驗中,都是主角,都沒有置身事外,都在新教育的領域里不斷追逐著真理之光。

“大膽去嘗試吧!只要努力創先,就一定會有收獲的。”臨猗縣示范小學東城分校校長趙紅亮經常鼓勵教師們。

2022年2月23日,該校的項目式學習團隊正式組建,廣大教師集體展開研討學習,在摸索中慢慢尋找方向。項目式學習是以真實情境中的問題為驅動,以學生自主探究為基礎,通過明確計劃的學習過程,小組合作,共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并最終以項目成果展示,獲得真實、具體的學習成果。通過新實驗教育改革的實踐,改變學生的生存狀態,改變教師的行走方式,改變學校的發展模式,改變教育的科研范式,使東城分校活起來、熱起來,學生喜歡,家長滿意。

合是合作,是跨學科合作,是師生合作,是生生合作。2022年,臨猗縣雙塔小學結合新課程標準的價值取向,立足“雙減”,開展了“生態校園”項目式學習。在項目式學習過程中,校園生活、學科觀點、學生的學習狀態正發生著悄然的變化……在新教育實驗改革實踐中,精彩的課堂,熱烈的活動,學生帶著心中的疑問與好奇,在老師耐心、細致的引導中,發掘知識的魅力。孩子們在學習中不斷成長,在成長中懂得思考,在思考中提升積累,教師們也不斷提高了自身素養,師生們共同書寫教育故事。

張武剛介紹,在新教育行動中,各校還注重了協同、融合,相向而行,打造幸福生活共同體,以課內課外協同,全程育人。構建了以學科拓展與學科實踐為特色的托管課程,以興趣培養與特長發揮為載體的假期培訓課程,豐厚學生的學習生活,回應人民群眾的熱切期盼。以校內校外協同,全面育人,在實踐中,打開校門,讓學生聆聽窗外聲音。將各行各業的專業人才請進校園,講故事、作報告、客串老師;讓學生走進社區,走進實踐基地,在開放中認識世界,這種協同育人、內外結合的方式深得家長的好評和社會的肯定。

記者手記:新教育如一束火炬,點燃了師生的生命激情;新教育如一縷春風,喚醒了校園的嶄新風貌;新教育如一首贊歌,譜寫了高質量育人的幸福故事。在未來的育人路上,臨猗縣將繼續全力推行新教育深耕行動,利用五年甚至更長時間讓臨猗新教育從浪漫探索階段走向“深耕細作”階段,向著幸福完整更深處漫溯。星光不問趕路人,時光不負有心人。在新教育的道路上,臨猗教育人帶著幸福感做教師,揣著理想上路,沿著教書育人的路靜心行走,以榜樣為旗幟,提振精神狀態,在“用心做心中有人的教育”發展理念引領下,匯聚更多“尺碼相同的人”,追光逐夢,勇毅前行,奮力推動臨猗教育再塑新形象、再鑄新輝煌!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