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目標:打造獨具永濟特色的文旅新體驗

——永濟市2023年十大文旅項目前瞻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03-14

本報記者 牛嘉榮 游映霞

春風拂過,陽光閃爍在檢修一新的工程機械及車輛之上。3月10日上午,五老峰景區山門前一方空曠的場地,隨著雄壯嘹亮的汽笛長鳴,永濟市2023年度文旅項目暨五老峰創建國家5A級景區二期工程正式開工。當天,永濟市集中開工文旅項目共10個,總投資16.89億元,年度計劃投資4.77億元,促成了文旅項目賦能永濟,文旅融合推動城市發展的新局面。

永濟市枕在黃河環繞的臂彎里,這里歷史悠久、文化厚重,域內坐落著鸛雀樓、五老峰、普救寺等風景名勝,區位優勢明顯,文旅資源稟賦得天獨厚。基于便捷的交通區位、豐富的自然資源及其深厚的文化資源,永濟市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化永濟文化旅游規劃,謀劃了文旅基礎設施類、產業發展類、數字化等重點文旅項目,打造獨具永濟特色的文化旅游新體驗。

構建文化標識 清晰文脈基因

■蒲津渡與蒲州故城遺址文物保護項目

該項目建設地點為蒲津渡與蒲州故城遺址,總投資約2300萬元。項目包含蒲州故城遺址西城西北部唐代夯土城墻遺跡保護展示項目、蒲津渡遺址鐵質文物搶險保護項目及蒲津渡遺址鐵質文物地下陰極保護設備更新項目。

蒲津渡與蒲州故城遺址文物保護項目效果圖

項目建設周期為2022年12月至2024年12月。建設規模和內容包括對西城西北角唐代夯土城墻遺跡以現狀展示和標識展示的方式進行展示;對蒲津渡遺址鐵質文物搶險保護、監測等。

■萬固寺保護傳承利用工程

永濟萬固寺位于蒲州鎮,2019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存為明代建筑風格,極具藝術欣賞價值和歷史文化價值。實施萬固寺保護傳承利用工程,配套服務設施建設、完善景區內涵、創新傳承保護方式,將其打造成承載、宣傳、展示、引導永濟市乃至山西省文物旅游的名片,促進文物文旅深度融合,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項目符合國家文化旅游產業發展規劃及相關政策,符合永濟市“十四五”發展戰略規劃,對推動永濟市文化旅游產業轉型升級具有重大意義。

永濟市萬固寺保護傳承利用工程為永濟市2023年度重點項目,項目總投資約4000萬元,總用地面積53.68畝,總建筑面積3750.69㎡,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游客服務中心、停車場及配套設施等。

揚山水優勢 推精品民宿

■介峪口“依山半舍”非標民宿項目

介峪口“依山半舍”非標民宿項目效果圖

該項目建設依托得天獨厚的山水生態優勢、交通區位優勢和自然資源優勢,結合農業文化景觀、農業生態環境、農事活動、農村聚落及農村傳統的生活習俗資源,向游客提供一種自在、自然、幽靜、新奇的悠閑度假場所,盡力體現返璞歸真、回歸自然的理念,形成一個集旅游觀光、農業高效、優化生態環境和社會文化功能于一體的原生態農業旅游、休閑康養的新型農莊。項目計劃總投資2800萬元,對介峪口村24戶老宅進行規劃、設計、建設,產品開發上定為七大類:觀光、休閑、采摘、購物、品嘗、農事、教育。

■太峪口“悠見太峪口”民宿項目

該民宿是與農業、林業、生態、康養體驗以及民俗文化的有機融合,建設一個“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精品民宿示范點。2022年,經過招商引資,運城聯創嘉和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計劃投資3500萬余元,在太峪口村北新建4500余平方米的集休閑餐飲、庭院式客房、圖書閱讀館、游客驛站、民宿小院以及健康養生于一體的微度假綜合體。規劃設計由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指導,聯合中央民族大學人居環境系專家團隊進行園區整體設計,預計2023年7月一期項目建成并投入運營。

守護綠水青山 打造5A景區

■五老峰景區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建設項目二期

五老峰景區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建設項目二期包括五老峰錦繡谷斜行電梯、玉柱金頂(玉皇殿)、牽星塔改造、古茶房復建、五老峰河洛源文化館、廟會街新建工程等九個項目。

五老峰錦繡谷斜行電梯項目效果圖

五老峰錦繡谷斜行電梯項目,擬建地點位于景區內錦繡谷至棋盤山路段,為轎廂型斜行電梯。該項目總投資11000萬元,建設長度約700米,落差高度約400米,傾斜角度約33°,每小時滿載運量約1400人。項目建設依托五老峰景區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合理調整景區布局,優化游覽線路和方式,擴展游覽空間,豐富旅游業態,增強景區吸引力,全面提升游客體驗度和滿意度。

玉柱金頂改擴建工程對玉柱峰頂牌坊、游覽步道及玉皇殿進行整體提升設計,入口處結合山地地形增加入口廣場空間,主入口采用經典三門石牌坊,玉皇殿采用重檐歇山造型,玉皇殿所在廣場結合地形分成兩級臺地,同時兼具觀景臺供游客休憩、遠眺觀景。

牽星塔改造工程位于客運索道上站,將信號塔改為鋼架結構牽星塔,塔總高度32.8米,采用古典7層寶塔造型,整體遠觀呈現仿古寶塔造型,內部樓板中空;垂直方向保留結構柱,不設墻面,減少對信號傳輸的影響。塔整體采用承重鋼結構,屋檐采用方鋼鏤空搭建。

古茶房是景區提供休憩、茶歇、觀景等服務的場所,復建茶房整體造型與景區風貌相協調,與周邊花草樹木環境完美融合,克服山地交通運輸不便,大型機械無法進入的問題,沿途古茶房整體采用裝配式結構,因地制宜進行安裝。

河洛源文化館占地11.1畝,總建筑面積2833㎡,建筑造型在山西傳統建筑特色的基礎上,結合河圖、洛書形態,利用光影變換等手法設計一座體現星野圖布陣的博物館建筑。內部設置序廳及四大主題展區,由“河洛之源”“一脈相承”“百家之說”“萬物之道”“無極無盡”構成,全面講述河洛文化的起源、發展的歷史進程以及對于當代的影響和意義,推動河洛文化在新時代大放光彩。

廟會街占地7.5畝,總建筑面積4884㎡,利用地形高差、形成錯落豐富的商業空間,建筑風格以明清為主基調,同時融入現代元素,其發展定位為朝峰潮尚酷閃平臺、永濟寶藏特產展會、華夏風華文化長廊,以當代創新手法,再現歷史中的廟會勝景。

完善基建工程 帶動文旅發展

■黃河一號旅游公路支線工程雪花山至王官峪段建設工程

永濟市黃河一號旅游公路支線工程雪花山至王官峪段,主線起點接沿黃旅游公路改建工程雪花山至萬固寺的起點,路線由西向東經關鋁社區、雪花山風景區、華貿鋁業、南郭溝,與五老峰旅游路平面交叉后向東經石佛寺北、南窯上,終點止于王官峪村,路線長19.115km。G521五老峰旅游公路改造項目起點接國道521運潼線,由北向南經坦朝村,終點止于五老峰風景區,路線長3.089km;路線全長22.204km,總投資為1.2億余元,采用三級公路標準設計,速度采用40km/h,路基寬度8.5m,路面寬度7.5m。

該項目共分為五個標段,其中,一標段至四標段已完成招投標工作,正在進行開工前的準備工作;五標段已建成通車。

新熱點深化“沉浸式” “加長版”升級新體驗

■鸛雀樓景區大型黃河文化夜游光影演繹項目

該項目以鸛雀樓景區中的鸛雀樓為核心,設置夜間游線,主打沉浸感,設置各類相關趣味體驗節點,包含光影裝置、光影MAPPING、互動體驗項目等,設置以黃河文化為內容的探險任務,讓游客主動參與,同時以黃河國家文化公園涉及的主要省市、景區、文化內容展現為核心節點,以光影演繹的形式進行展現,游線設置約3公里,游覽體驗時間1個小時—1.5個小時。依照以上計劃,預計打造鸛雀樓景區黃河文化大型夜游演繹光影秀項目,總體預算5000萬元。

■西廂記沉浸式主題復合空間項目

項目將優化行浸式體驗劇《夢境·西廂記》,從整體上把控演藝品質、細化演藝內容、提升演藝效果。結合實際情況,調整演出場次與演出時長,實現品質與營收雙贏的局面。兼顧景區客流轉化,兼顧傳統文化根脈傳承,兼顧傳統觀光旅游與光影主題演藝充分融合,提升游客在景區的體驗感。增加游客黏性業態配置,從而使消費體驗與文化IP協同發展。

項目以景區預留地為開發的核心引擎,打造具有國內影響力的精品工程,形成具備國際視野的演藝驅動精品。以景區商街的改造升級作為促進景區消費體驗的吸引鏈,既能牽引演藝與景區的復合業態,又能激發游客的消費潛能與參與熱情,形成良性發展態勢。以現有演藝提升為核心吸引,不斷強化演藝品質形成持續創新的行浸式演藝產品,成為夜間旅游的重要組成部分。

打造具有《西廂記》強IP支撐的演藝幻城,以普救寺景區為實景載體,增加演藝類別,創作叫好又叫座的演藝新品,提升現有景區的演藝品質,培育具有IP體驗的商業配套,從而形成以《西廂記》愛情文化為核心的演藝幻城。項目總投資22100萬元。

多維度助力鄉村振興 為鄉村“引流”又“留人”

■栲栳鎮尋味e香鄉村e鎮項目

鄉村e鎮是山西省商務廳、財政廳、鄉村振興局聯合推動實施的重點項目,是實現鎮域內市場主體高質擴容、產業發展突出鮮明、網絡零售明顯增長、服務功能優化完善、體制機制高效靈活的有力抓手和重要平臺。

栲栳鎮鄉村e鎮是全省首批確定的43個項目之一,東西長1.7公里,南北長2.8公里,總面積4.8平方公里,總投資2.2億元。

主要實施項目包含:編制培育鄉村e鎮方案和發展規劃;培育主導產業,主導產業1個—3個,不少于1個上下游產業鏈供應鏈;培育引進電子商務企業,引進和培育電商龍頭企業不少于5個,在電商平臺建立1個產品特色館,至少引進1家金融服務網點,對電商e鎮內電商企業進行獎勵;發展跨境電商,培育龍頭企業1個,至少與1家第三方平臺對接,建設100平方米基地和服務中心;打造區域公用品牌,打造或做強區域公用品牌不少于1個,“小而美”自主品牌不少于5個,網貨產品不少于5款,制定建立區域公用品牌運行和管理制度,每年舉辦或參加不少于1次區域公用品牌展會,建立線上及線下宣傳矩陣,宣傳推廣區域公用品牌;培育鄉村e鎮商業帶頭人,建立電商產業培訓孵化中心,建筑面積不少于100平方米,培訓人數不少于500人次,聘用專家不少于5人,培育帶頭人不少于5人,培育本地“網紅”數量不少于5人,每年舉辦創業創新和技能大賽不少于1次;健全電商公共服務體系,建立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建筑面積不少于1000平方米,能滿足入駐企業需要,建立大數據中心,至少設立1個主直播間,發揮綜合協調服務功能,建立鄉村e鎮電商公共服務平臺,建立電商產品展示體驗中心,建筑面積不低于100平方米,包括產品線下陳列展示、體驗品鑒、銷售對接等功能區域;完善物流配送體系,建立鄉村e鎮物流配送中心,建筑面積不少于500平方米,推動物流快遞統倉共配,建立物流共同配送服務規范和運營機制,物流網點100個,建立寄遞物流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建立村級服務網點,統一改造和硬件投入,建立50個網點。

建設1個小麥全生命周期展現和電商元素植入的麥景街區;建設1個直播社區和2個直播小院,打造10個“網紅”直播間。

■鄉里鄉親康養休閑度假灣項目

該項目由山西鴻盟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投資建設,與竹林村合作,投資金額約3.63億元,項目建設用地面積約124.93畝,竹林面積約1000畝,總建筑面積約21000平方米。

園區建設一座綜合服務大廳、一條休閑商業街,規劃田園休閑區、鄉居體驗區、民宿度假區、千畝竹海、農業公園、文化研學、兒童娛樂區。

項目建成后可滿足定期養老人群達到1500余人/年,流動旅居人群近10萬人/年。該項目建成將為村集體帶來每年直接固定收益20萬元以上,可直接解決當地就業100余人,村民每人每年增收約3萬元。

項目建成后可滿足定期康養人群消費約2200萬元/年;流動旅居人群消費約3000萬元/年。為當地村民提供家門口創業的市場環境。

帶動鄉村產業。村集體經濟合作社進入園區,由企業建造并提供村集體合作社經營基地,通過餐飲體驗帶動鄉村農副產品的零售、批發等相關業務。間接帶動民宿、農家樂試點、其他康養服務類等。引進現代農業技術,打造花椒、香椿產品品牌,創新銷售模式。

打造“政府+企業+鄉村”的康養旅游產業與鄉村振興相融合的示范項目;為鄉村培養、孵化一批專業康養服務管理人員,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回流當地,促進當地經濟發展;提升當地區位建設品質、改善當地人居環境、建設美麗鄉村;項目將規劃康養綜合服務中心,以養護為基礎,智慧康養為特色,滿足本區域所有老年人的日常健康維護。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