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02-07
運城市委常委、河津市委書記 李曉武
編者按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報告關于“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的部署要求,進一步優化我市營商環境,著力解決一些黨員干部在涉企服務中政治站位不高、服務意識不強、法紀觀念淡薄、啃噬市場主體獲得感等破壞營商環境的問題,經市委研究,決定從2月1日起,在全市開展為期4個月的整治“吃拿卡要”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為此,本報即日起開辟“整治‘吃拿卡要’,優化營商環境”專欄,下設“‘一把手’談認識”“吃拿卡要曝光臺”“學先進樹榜樣”等子欄目,廣泛宣傳各級各部門“一把手”的認識體會、工作舉措,通報曝光發現和查處的典型案件,宣傳先進典型、實踐成果及經驗做法等,在全社會營造濃厚輿論氛圍,推動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為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運城篇章提供堅強保障。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運城市委決定在全市開展整治“吃拿卡要”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工作安排,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具體舉措,也是推動全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更是順應市場主體和群眾期盼的迫切要求。河津將認真貫徹市委決策部署,落實“五抓一優一促”工作主抓手,聚焦5方面30種“吃拿卡要”等突出問題,轉作風、強服務、抓落實,把企業感受作為第一感受,把群眾滿意作為第一標準,把發展成效作為第一評價,下最大決心、最大氣力優化營商環境,確保企業開辦時間再壓縮、投資項目審批再提速、市場主體負擔再減輕、人民群眾辦事更方便。
一是深化改革、集成創新,營造高效便捷的政務環境。一個地區要發展,短期靠項目,中期靠政策,長期靠環境。去年,我們大力推行“樁基先行”和政府投資項目“模擬審批”,開展“5+2”“7×24小時”不打烊政務服務,將“五減”升級為“六減”,推進政務服務事項業務流程不斷精簡優化、集成辦理,在運城市首家推出“全域通辦”模式,設立85個企業開辦代辦點,累計服務群眾企業8萬余次。下一步,我們將緊緊圍繞“三無三可”要求,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深化“承諾制+標準地+全代辦”改革,實施“證照分離”全覆蓋,推動審批事項、時限、材料、環節再壓縮、再減少,全面叫響“耿小二”幫辦代辦服務品牌。
二是精準服務、持續發力,營造活力迸發的市場環境。營商環境好不好,企業感受最深,也最有發言權。去年,我們開展了穩經濟“六幫一增一穩”服務企業專項行動,制訂《河津市助企紓困45條》和入企服務工作方案,協調解決企業問題146個,累計為各類企業減免稅費8.8億元,新增市場主體1.2萬戶,市場主體總數超過5萬戶,規上企業的數量達到133家,主要經濟指標實現歷史性突破。下一步,我們將深入開展服務企業專項行動,瞄準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堵點”“痛點”,發揮11個產業專班和5項工作機制作用,常態化開展精準幫扶,構建“親清”政商關系。針對制約企業發展的歷史遺留問題,建立工作臺賬,明確責任主體,限時解決銷號,真正把支持和促進企業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營造“重商、親商、富商、安商、穩商、聚商”的濃厚氛圍,力爭全年新增“個轉企”40家、“小升規”15家。
三是法治保障、規范建設,營造公平正義的法治環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法治環境最能聚人聚財、最有利于發展。我們要充分發揮法治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打基礎、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作用,完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通過構建公平競爭的規則和秩序,為各類市場主體提供堅強有力的法治保障,讓他們安心闖市場、創新業、謀發展。牢固樹立政府“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市場主體“法無禁止皆可為”的觀念,只要企業的需求合法合規,我們都千方百計去滿足,切實讓企業在最好的環境中成長發展。同時,加大對破壞營商環境的違法犯罪行為打擊力度,為優化營商環境保駕護航。
四是防范風險、金融助力,營造安全優質的金融環境。優化金融生態,暢通金融血脈,是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的核心舉措。我們堅持用金融的思維發展產業,用資本的思路經營城市,去年騰茂科技在“新三板”成功掛牌,實現了河津企業“新三板”掛牌“零突破”;與太行基金共同成立的總規模50億元的產業轉型升級投資引導基金在中基協成功備案。各銀行業金融機構結合120個重點項目,授信企業110家101億元,用信企業55家53億元,融資規模和金額均排名運城第一。下一步,我們要積極推動陽光集團主板上市,支持炬華鋁業、龍清環保、津華暉星等企業加快股改進程,做大上市后備企業的“大盤子”,培育更多有實力有潛力的公司上市融資。在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基礎上,加大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進一步用好產業引導基金,支持更多企業做大做強,加快推進企業債券的發行和城建投公司信用評級,助力城市建設向城市資產運營轉變。
五是轉變作風、提升效能,營造風清氣正的發展環境。營商環境的問題歸根到底是干部作風的問題。好的干部作風,是凝聚力、戰斗力,也是發展的推動力。我們深入開展紀律作風大整頓,創新開展轉作風、強作為、見實效——“十個聚焦抓落實”專項行動,“三對”工作領導組連續兩年對各單位一把手、副職等進行了系列考核,并根據考核結果對干部進行了調整、免職和提拔,河津的干部作風明顯好轉,但與發展要求和群眾期盼相比,個別干部在涉企服務中政治站位不高、服務意識不強、紀法觀念淡薄等破壞營商環境的行為仍不同程度存在。我們要樹立“人人都是營商環境,事事都是營商環境,處處都是營商環境”的理念,進一步完善營商環境的責任體系和考核體系,持續開展營商環境考核評價工作,以評促改、以評促優,倒逼服務效能提升和營商環境改善,對破壞營商環境的人和事,嚴肅查處、決不姑息,真正讓干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干、群眾敢首創。
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河津市將認真對標先進地區,深入開展整治“吃拿卡要”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以企業視角找不足,以戰略眼光謀發展,攻堅克難、勇毅前行,努力打造投資興業的熱土,讓各類市場主體的活力充分迸發,加快實現“產值過千億、經濟回百強”,為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運城篇章作出更大貢獻。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