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3-01-20
記者 崔萌
“三虎,夏縣有個客商想要花草,我先帶他們去大棚看貨。”
“毛女,有幾個顧客在看杜鵑、君子蘭和多肉,我去招呼一下。”
1月12日,位于鹽湖區西城街道韓家營村的毛女花卉基地一派繁忙的景象,工人們忙著管護、移栽、搬運花卉。兩公里外的姚家卓東杜村花卉拱棚內,各種花草長勢喜人。毛女和三虎兩邊跑,接待客商、推薦銷售,忙得不亦樂乎。
鮮花鋪就創業路
今年49歲的毛女,名叫陳文芳,三虎姓孫,兩人結婚20年。
承包80多畝花卉基地,建有兩間各500平方米的日光溫室、40個拱棚,這些是他們白手起家、歷經風雨共同打下的“天下”。
從20平方米的花攤起步,到山西晉南茁陽園林綠化有限公司成立;從一輛腳蹬三輪車,到先后購買了動力三輪車、卡車、高欄車、燃油轎車、電動汽車;從簡陋的平房,到如今的樓房……他們用勤勞和奮斗創造出美好生活,在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穩。
日光溫室內,蝴蝶蘭、杜鵑花、仙客來等年宵花競相綻放,營造出喜慶的節日氛圍。這些花卉主要從外地采購回來,專供元旦、春節銷售。“長壽花、蝴蝶蘭過年時開得正艷,鴻運當頭寓意都非常好。”臨近中午飯點,孫三虎仍熱情地向市民推薦。
花卉拱棚里,三色堇、矮牽牛、羽衣甘藍等充滿生機。陳文芳帶著客商,一邊介紹生長情況,一邊協商合作事宜。
“這里的一花一草,都是用金錢和汗水澆灌的。這是我們的事業,更是生活的希望,是我們夫妻二人傾盡的心血。”送走客商,陳文芳向記者回憶起當年。
重組家庭再出發
2000年,陳文芳和前夫開了一家餃子館。2002年遇上“非典”,餃子館生意慘淡。關了飯店后,夫妻二人也因種種原因以離婚收場。
離婚后的陳文芳,經朋友介紹在市區禹都大道油泵廠內,租了一個20平方米的攤位賣花。幸福的生活,從這個攤位開始萌芽。
一年后,在朋友的撮合下,她遇到了現任丈夫孫三虎。她帶著女兒,三虎帶著兒子,組成了新的家庭。倆人都有過離婚經歷,更加珍惜這段來之不易的感情。婚后,踏實可靠的孫三虎,不僅對陳文芳疼愛有加,也幫著一起打理花店生意。
“那時,我們蹬著三輪車走街串巷、趕集、擺攤,吃了不少苦。記得有一次,有個人買了三輪車上的全部鮮花、綠植,一共450元,我們高興壞了,搬著一盆盆花送至6樓,也不覺得累。”陳文芳說。
2003年,他們在自家地里建了3間日光溫室和4個拱棚,培育宿根花卉、時令花卉,為企事業單位、賓館飯店提供花卉、盆景等。
2009年,因土地征收,他們又輾轉在姚家卓東杜村、韓家營村承包了80多畝土地,建了日光溫室和拱棚,又增加了綠化苗木培育項目,并承接我市重大節日綠化美化業務。
生意,總不是一帆風順的。2017年臨近春節,因線路老化失火,日光溫室里的花卉全部被燒,損失20多萬元。一些工人擔心,年前工資不能正常支付。“我們一路辛苦過來,知道血汗錢來之不易。我們就是虧了自己,也不可能虧了工人。”陳文芳和孫三虎四處籌錢,趕在年前給工人結算了工資。
重整旗鼓,他們又擴建辦公室、職工食堂、庫房。時至今日,他們有固定工人16個。忙碌時,他們在韓家營村、姚家卓村招七八十人打零工,每年光工人工資一項就要支付七八十萬元。
好日子總會奔來
事業上取得一定成就,家庭更加幸福美滿。他們嫁閨女,為大兒子購置婚房,他倆的兒子也已10歲。
愛有很多種,他知她的辛苦,她懂他的付出。
2021年,陳文芳當選鹽湖區十七屆人大代表。“回想起來,似乎所有的風光都讓我占了。”陳文芳笑起來,“其實只有我知道,我的背后有三虎,我就踏實。”
“我們都是本本分分的花農,做本本分分的生意。毛女經常說‘夫妻一條心,黃土變成金’,我們相信人只要能吃苦、肯奮斗,好日子總會來。”一旁侍弄花草的孫三虎感慨道。
事業走上正軌后,他們熱心于社會公益活動。參加西城街道、北城街道等組織的各種志愿服務活動,關愛老年人、慰問困難戶;參加防疫工作,為韓家營村、姚家卓東杜村防疫人員購置物資。
不僅如此,他們與村民和睦相處。村民過喜事,他們擺上鮮花賀喜;過白事,他們在靈前擺上菊花以示哀悼。
“這么多年,西城街道及韓家營村、姚家卓東杜村在政策上給了我們許多支持。2023年,我們還要擴建育苗基地,再大干一場,帶領村民一起致富。”陳文芳說。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