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芮城好媳婦管秋芳:風雨同路 不離不棄

來源:發布者:時間:2023-01-18


管秋芳

19年來,她悉心照料癱瘓的丈夫,無微不至,溫暖了丈夫的心。

她用自己柔弱的雙肩,扛起了家庭的全部重擔,也給自己的孩子做出了榜樣。

面對厄運,她從未低頭,更不輕言放棄,把“不成樣的生活”過成了樣。

她就是運城市第七屆“孝老敬親”模范、芮城縣學張鄉三坑村村民管秋芳。

1月12日,在學張鄉退役軍人服務站站長彭瑗和三坑村黨委副書記蔡乃峰的帶領下,記者一行見到了管秋芳,傾聽了她一路走來的故事。

突遭厄運,家里天塌了

剛進家門,映入眼簾的是干凈整潔的房間和面帶微笑的管秋芳夫婦。管秋芳的丈夫薛萬照腰板挺直坐在輪椅上,臉上看不出一絲病氣,管秋芳站在丈夫身邊,兩人熱情地招呼我們。

1967年出生的管秋芳,家住鄰村,曾在三坑村上過初中,丈夫薛萬照比她小一屆。1988年,兩人經人介紹,組建了一個新的家庭。婚后第4年和第6年,他們相繼迎來了兒子和女兒。

當時人們的生活水平有限,盡管不富裕,但婚后兩人相互扶持,靠著幾畝地也能維持生活,共同撐起了一個溫暖的小家。至今,薛萬照還記得過年時1角5分錢一副的對聯,他們都舍不得買。

在照顧好家里田地的間隙,為了能讓妻兒過上更好的生活,薛萬照決定外出打工。然而,2004年,一場意外卻打破了這個小家的平靜。

在朔州一個私人煤窯井下作業時,薛萬照不幸遭遇塌方,巨大的石頭緊緊壓在他的背上,使他動彈不得。事故發生之后,工友們緊急將他送到所在地的縣醫院,無法醫治又輾轉送到更為專業的山大二院。經過搶救,醫護人員將薛萬照從死神手中搶了回來,但是事故造成其胸口骨折,腰背部胸椎第11節、12節粉碎性骨折,雙下肢功能完全喪失,已是一級傷殘。這么重的傷,好了也是終身癱瘓,醫生都覺得兇多吉少,最多也就一兩個月光景。

這對于連夜趕到醫院聽見如此噩耗的管秋芳而言,無疑是晴天霹靂,“家里的頂梁柱倒了,天塌了”!

管秋芳和丈夫薛萬照

悉心照料,撐起這個家

只要人活著,一切就還有希望。

當時的管秋芳,上有年邁的公婆,下有未成年的兒女,高額的醫藥費不僅花光了家里的積蓄,還欠下了10萬元債務,明天的路該怎么走,根本無法想象。

因為病情太重,在醫院也無濟于事,走投無路的她只好帶著癱瘓的丈夫返回家。看著吃不下飯的丈夫,家里人都覺得無望的時候,管秋芳每天一口兩口米湯喂著他,給他擦身上藥。在她的悉心照料下,丈夫竟奇跡般地撐過來了。

然而,對于薛萬照來說,他接受不了自己癱瘓的事實,萬念俱灰的他對生活絕望,不吃不喝,甚至萌發了輕生的念頭,每日在“不想活了”和“舍不下父母妻兒”間反復掙扎。

看著受傷的丈夫,再看看一家老小,管秋芳心里特別難受。她經常安慰鼓勵丈夫說:“只要你在,家就是完整的,你要是死了,那我怎么辦?我也不想活了,可是我們都不在了,孩子怎么辦?你要為我和孩子想想呀!”

因為管秋芳明白,丈夫的命保住了就是最大的幸事。只要人還在,這個家就不會散。她不忍心看到丈夫痛苦掙扎,便經常請親人、朋友來開導他。在一位“同病相憐”的病友——為救人導致癱瘓的張敬東兄弟的開導和鼓勵下,薛萬照漸漸放下了思想包袱,勇敢地面對前方。

19年的日日夜夜、寒來暑往,難以想象管秋芳是怎么挺過來的。

其間,也有好些人勸管秋芳,趁著年輕還能找個好人家。管秋芳“不管別人說好說壞,只想一心一意照顧丈夫”,只有丈夫活著,這個家才有希望,孩子們才有一個完整的家。

從醫院回家后,管秋芳開始摸索照料丈夫的飲食起居。每天,她耐心地幫丈夫擦臉、翻身、按摩、喂飯,定時定點擦藥兩次。由于丈夫下半身失去知覺,管秋芳每兩天要幫丈夫排便。

最初的那幾年,薛萬照因無法接受殘酷的現實,都不愿意見人,不愿意看見別人異樣的眼光,脾氣變得暴躁,拒絕治療,但是管秋芳總是笑臉對他。

在管秋芳的照料下,慢慢地,薛萬照能扶起來坐了。管秋芳每天把他抱上輪椅車,推到巷里活動。

每當冬季來臨,丈夫就會反復發高燒,輾轉各大醫院看病是常事,一個月甚至會去8趟醫院。即使這樣,管秋芳也從未放棄。為了更好地照顧他,管秋芳準備了一個本子,上面寫滿了用藥的日期、品種,藥品的名稱、劑量以及隨著季節和病情的變化,按醫囑而做的調整。都說久病成醫,經過十幾年的操勞,管秋芳也幾乎成了個丈夫的“專職醫護人員”。

因為長期躺著不動會生褥瘡,管秋芳每天定時為丈夫翻身清洗,用柔弱的身體支撐起丈夫的病軀。薛萬照說起這些就眼含熱淚,雖然不善言辭,但他從心底非常感激妻子這么多年來對他體貼入微的照顧。

管秋芳榮譽證書

銘記感恩,幸遇好心人

談起如何度過這么長的艱難歲月,管秋芳夫婦一直說:“世上還是好人多。”

當家庭突遭橫禍時,大兒子才12歲。懵懂的孩子們也許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么事,但看到臥床不起的父親和愁容滿面的母親,也能感知一二。管秋芳說,因為沒錢,孩子上學時每個月10元的生活費都得到處借。看到辛苦的母親,孩子們每次都哭著去上學。后來在社會各界好心人士和山西大禹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資助、支持下,孩子們都順利完成了學業。

麻繩專挑細處斷。管秋芳婆婆在20世紀90年代腦瘤手術后未得到良好的休養導致半身不遂,公公在兒子癱瘓后受刺激變得神志不清。管秋芳每天照顧丈夫之余,農忙時還需要照看家里的幾畝地來維持生計。2022年5月,管秋芳感覺身體不適,一個人在市中心醫院治療了半年之久,都是好心人在幫忙照顧她,照顧家里。

說起這些年,管秋芳感慨:“在外邊,處處遇到好心人幫忙;在家里,弟弟、弟媳接過照顧公婆的大部分重擔。”

婆婆行動不便,但有時間還是會來家里。婆媳倆坐在一起聊天,其樂融融,婆婆總稱贊她做的飯好吃。讓管秋芳遺憾的是,公公幾年前去世了,愛吃兒媳飯菜的婆婆去年也離他們而去。

好心人不僅幫忙解決他們家里的經濟困難,還在生活上伸出援手。現在的駐村第一書記薛軍波,每過一段時間就來家里給薛萬照理發,關心家里的狀況。在大家的幫助下,管秋芳和家人的生活越來越好。

微笑前行,日子有盼頭

管秋芳很感恩大家在自己困難時伸出的援手,她記得每一個幫助過他們的好心人的名字,還給好心人送過錦旗。

在管秋芳的影響下,孩子們也十分懂事,在學校努力學習,他們常說:“不好好讀書,都對不起社會上的好心人。”現如今,一雙兒女已長大成人,又懂事又孝順,也在用自己的力量回報社會。

說起孩子們的近況,管秋芳驕傲地向我們介紹正在申請博士后的大兒子和師范大學畢業的小女兒。

孩子們看母親每天這么勞累,也積極為母親分擔家務。學習之余,孩子們在學校勤工儉學,以減輕家里的負擔。

當管秋芳夫婦笑容滿面地坐在你面前跟你交談時,那笑容是發自內心的。她19年如一日無微不至地照顧丈夫,親朋好友和村里人都看在眼里,打心眼里佩服她。

2018年,管秋芳被評選為村里的“好媳婦”,2022年更是被評為運城市“孝老愛親”道德模范。面對這樣的榮譽,管秋芳說,自己只是做了自己該做的事。

村民們說,管秋芳為大家樹立了良好的道德標桿,激勵人們不斷向上向善。


□記者 王捷 薛麗娟

見習記者 楊穎琦

攝影 記者 衛行智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