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2-12-30
記者 張志敏 通訊員 史甜甜
塔吊林立的工地,拔地而起的廠房,焊花四濺的車間……走進古耿大地,項目建設如火如荼、高歌猛進,一個個重大項目以只爭朝夕的干勁全線發力,一項項重點工程以爭分奪秒的拼勁提速沖刺,一股股千帆競發、熱火朝天的建設熱潮撲面而來。
即將過去的2022年,河津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落實山西省、運城市各項決策部署,牢固樹立“項目是第一支撐”的理念,全力以赴擴投資、促入庫、穩增長,以項目建設成果為高質量發展再添新動力。
強化責任 奏響產業發展“奮進曲”
項目建設是經濟發展的“牛鼻子”。
2022年,河津市制定《2022年全市重點項目縣處級領導包聯文件》,明確項目年度目標任務,按照“1+6+3”工作機制,實施一周一報告、一周一調度、一月一預警、一月一通報、一季一考核的推進措施,全力推進總投資510億元的120個重點項目。
陽光焦化集團年產369萬噸焦化項目、龍門科技集團年產172萬噸焦化等項目相繼投產運行;五星煤業異地減量重組、龍門260萬噸洗煤遷建等項目加快建設進度;華輝杰6萬噸高效活性炭項目、鶴龍化工年產18800噸高純度對甲酚項目等新興產業項目進展有序……
河津市緊盯項目建設的開工率、推進率、投產率,持續優化項目建設環境,印制了2022年重點項目圖冊,編印了5期重點項目推進工作專報,對120個重點項目的立項、土地、規劃、資金等手續辦理情況進行全面梳理匯總,對項目建設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全程跟蹤、對接、服務、協調解決,先后解決了23個項目的前期手續辦理問題。
與此同時,該市在助企紓困上出實招,出臺了《河津市穩經濟“六幫一增一穩”服務企業專項行動工作方案》,通過開展“結對子”幫扶、“半月談”交流、“直通車”聯系等活動,全面幫助企業落實政策、解決難題,共協調解決各類困難問題73個,全力保障企業健康穩步發展。
強化措施 唱好招商引資“重頭戲”
發展靠項目,項目靠招商。
2022年以來,河津市以“五抓一優一促”為經濟工作主抓手,堅持“五先協同、三動融合”高質量發展思路,始終把招商引資工作作為推進強縣域、強工業行動的突破口,緊盯產業短板,積極開展平臺招商、產業鏈招商等工作,扎實推進招商引資提質增效。
河津市緊緊圍繞中鋁山西新材料、陽光集團兩個鏈主企業,培育優勢產業、承接外部產業轉移,采用“線下招商+網絡平臺”工作模式,以鋁深加工、精細氧化鋁、碳基新材料、精細化工、固廢資源綜合利用等六大產業鏈為重點招商方向,積極對接引進與產業結構相匹配的產業項目。一年來,該市先后開展線上線下招商對接活動26次;組織參加大型展會招商活動3次;完成線上簽約項目5個,簽約金額達20.63億元;舉行了招商引資集中簽約儀式,簽約金額達64.88億元。
該市還在政務服務大廳設立項目代辦服務窗口,為招商引資新建項目幫辦代辦前期手續,通過上門拜訪、現場座談、視頻連線、邀請考察等方式,大力宣傳推介投資環境和資源優勢,并組織人員深入招商重點企業走訪調研,及時破解阻礙企業發展的難點堵點痛點,全力護航企業發展,加快推動項目投產達效。
2022年,河津市共簽約招商引資項目45個,簽約金額273.31億元;開工項目42個,開工率93.3%;新開工項目固投計劃投資額92.1億元,到位資金28.75億元。
強化保障 織就品質民生“幸福網”
民生項目有溫度,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2022年,河津市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重要引擎和戰略支撐,對標奮進推落實、集中精力強攻堅,在民生項目建設上持續發力,推動各類民生項目建設加快推進、投入使用。
市委黨校建設項目主體結構通過驗收,進入裝飾裝修階段;政務服務中心建設項目主體封頂,進入二次結構施工階段;國家園林城市創建有序推進;公辦標準化幼兒園建設項目中所涉及的8所幼兒園全面開工建設;市醫療集團一體化信息平臺項目正在加緊建設,市婦幼院醫療救治、婦幼公共衛生設施建設、12所發熱診室和抗原檢測場所建設全部完成……
用心用情辦實事,為民服務踐初心。河津市堅持把增進民生福祉責任扛在肩上,循序漸進辦好民生實事,通過一個個有溫度的民生重點項目建設,讓一件件民生實事在基層落地落實,持續改善群眾生活品質,使更多的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翻開2022年項目建設的“成績單”,厚重的民生底色彰顯著高質量發展的幸福成色。
百舸爭流千帆競,項目潮涌逐浪高。現如今,古耿大地到處都在釋放著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能,一幅幅波瀾壯闊的項目建設新畫卷漸次鋪展開來……站在新的起點上,河津正以嶄新的姿態迎接新的挑戰、踏上新的征程,向著更加美好的未來,奮勇向前!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