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2-12-10
本報訊 去年以來,鹽湖區堅持把省校合作作為人才招引、項目落地的有力抓手,不斷拓展“深化省校合作、共建12大基地”合作版圖,奮力打造人才集聚高地,為加快建設幸福鹽湖提供堅強人才支撐。
注重頂層設計,明確工作任務“新部署”。強化組織領導,組建由區委書記、區長任組長的“雙組長”領導小組。召開區委人才工作會議,勾畫全年人才工作“戰略圖”。每月召開調度會,部署安排各階段任務。實行一個基地、一個專班、一套方案、一抓到底機制,建立“周溝通、旬通報、月調度”制度,強力推動省校合作工作開展。建立省校合作重點工作提示制度,定期下發提示卡,確保任務落地落實。建立重點任務督導機制,制訂考核方案,細化省校合作考核指標,發揮考核“指揮棒”的牽引作用。
注重“生態”構建,打造人才聚集“新高地”。高站位,把牢時代“方向標”。引導本地企業通過人才引進調整產業結構,增強研發創新能力。助力宏安翔科技引入行業領軍人物、外籍院士寇子明及其科研團隊,強強聯合,構建鹽湖煤礦智能勘探新高地。重實踐,打造智慧教育“生態場”。牽頭組織寰爍科技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合作,開發智慧教育大數據虛擬現實平臺和創客課程體系。今年以來,鹽湖區通過線上線下對接,與省外高校達成協議146個。優服務,栽下引鳳“梧桐樹”。建設集休閑、娛樂、辦公于一體的高標準人才公寓30間;創建人才服務窗口23個,優化人才服務事項50余項,打通人才服務“最后一公里”;專列2000萬元人才工作經費,保障省校合作和人才項目落地;發放14.7萬元高層次人才津補貼,做實人才生活保障。
注重精雕細琢,探索人才培育“新模式”。優化師資,放大“乘數效應”。依托西張耿夜校、科技行業協會、大學生實習實訓基地等載體,由智庫專家帶頭培育鄉土人才、科技服務人才、職業技能人才和青年人才。精選課程,呼應“民之所需”。組織專家人才借鑒“網課”模式,將果農瓜農急盼的防霜凍、授粉等知識拍成視頻,滿足農民學習需求。聯合開發,省校合作“成果豐碩”。邀請高校團隊來鹽交流指導,對接最新科研成果,以研發項目為載體,共建科技成果轉化基地和科研平臺延伸基地。鹽湖高新區榮獲科技部頒發的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榮譽稱號,鹽湖區2022年省校合作示范基地中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榮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榮譽稱號。
(馬雨欣)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