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史詩般的現代戲”——《土炕上的女人》觀后

來源:發布者:王思恭時間:2022-11-19

大凡創作劇目,尤其是創作現代戲,總會面臨三種命運:在舞臺上站穩腳跟,成為劇團演出的“吃飯戲”;先天不足,品位不高,曇花一現,銷聲匿跡;通過時間和市場的檢驗,久演不衰,歷久彌新,成為傳世經典。著名蒲劇表演藝術家、臨汾蒲劇院院長任跟心領銜主演的蒲劇現代戲《土炕上的女人》無疑屬于后者。

最近,收看了山西衛視文體生活頻道重播的《土炕上的女人》,盡管是第8次觀看,仍然為該劇特有的藝術魅力所傾倒,再次受到強烈的震撼。回眸該劇熱演23年的藝術歷程,我感到《土炕上的女人》之所以具有如此持久而強大的藝術生命力,是由于該劇占據著三個方面的藝術優勢。




主題鮮明 劇情感人

根據著名作家賈平凹的小說《土炕》改編的蒲劇現代戲《土炕上的女人》,講述了一個感人肺腑的故事。

嫁到羊兒溝的楊三妞(如圖),在新婚之夜的土炕上為臨產的紅軍女戰士龔娟接生了女兒貓貓。受其母委托,楊三妞費盡辛苦,將貓貓養大成人。楊三妞丈夫木墩在保衛延安的解放戰爭中響應號召,報名支前,戰斗中為救護團長——龔娟的愛人犧牲。1949年后,楊三妞將年已16歲的貓貓交還給前來尋親的龔娟。后來,貓貓又攜女兒秀秀前來養母楊三妞家避險。早年喪夫、沒有親生子女、為幫龔娟一家三代無私奉獻了一生年華的楊三妞,71歲時在土炕上平靜地離開了人世。

全劇沒有空洞的政治說教,沒有脫離人物的豪言壯語,而是關注人物的精神世界和內在情感,從平凡的生活中挖掘人性中美好、閃光的崇高品格,思考人生的價值,刻畫了主人翁高尚的道德情操,演繹了土炕上的女人楊三妞普通、平凡而又充實、閃光的多彩人生。該劇不僅有著現實的教育意義,而且有著很高的藝術觀賞價值。

楊三妞純樸善良、樂于助人、只知奉獻、不求回報、寬厚博大的情懷和母愛,體現了革命老區婦女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傳統美德,處處閃耀著真善美的光輝。這樣的好戲,任何時候上演可能都會引起強烈共鳴。

強強聯手 精雕細刻

《土炕上的女人》由原文化部文華新劇目獎、中國曹禺戲劇編劇獎獲得者、著名劇作家紀丁和王頌聯手編創,蒲劇界名導演趙乙、著名蒲劇音樂家張峰擔任藝術指導,中國戲劇節導演獎獲得者李安華執導,著名作曲常志民、吳鳴擔任音樂設計,一級舞美師張優強擔任舞美設計。蒲劇精英薈萃,合力鍛造精品,保證了該劇的藝術品位。

領銜主演任跟心對楊三妞典型形象的精心塑造,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該劇的成敗。在此之前,任跟心已是首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原文化部全國觀摩演出一等獎獲得者和兩度赴新加坡演出、榮獲山西省人民政府命名的青年表演藝術家,決定主演《土炕上的女人》,無疑是在向自己下戰書。事業心、責任感極強的任跟心認為,藝術地再現楊三妞從青年、中年到老年50多年的人生歷程雖是一大難題,但也是自己拓寬戲路、挖掘自身潛質、進一步充實完善自我、達到表演藝術新境界、實現新跨越的絕好時機。她抓住機遇,迎難而上,在導演和老一代藝術家的啟示下,精讀劇本,深入劇情和人物內心,深鉆細研,準確領會劇目思想內涵,主動體驗生活,注意從生活中提煉、升華、充實自己的表演藝術。同時,她還學習、借鑒話劇表演,將話劇藝術與戲曲的韻律巧妙融合,匠心獨運,創造性地開拓了新的表演風格。她將楊三妞新婚的歡欣喜悅,救龔娟時的勇敢鎮定,失去丈夫的哀傷悲痛,與貓貓相依為命的依依深情,庇護兩代母女的古道熱腸,不愿進城享福、對羊兒溝的無比眷戀,病重臨終時還念念不忘貓貓、秀秀牽腸掛肚的情感變化,揭示得淋漓盡致,真切感人。她的表演層次清晰、自然流暢、純樸大氣,極富當代審美情趣,達到形神合一、爐火純青的唯美境界。

在唱腔藝術上,任跟心借鑒歌劇的演唱方法和發聲技巧,注意以情動人,引起觀眾心理共鳴,獲得圓滿成功。

楊三妞丈夫木墩由首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郭澤民扮演,他準確把握人物內在情感,實現了傳統戲向現代戲的跨越,將木墩熱情厚道、善良正直、甘為理想獻身的精神世界,演繹得收放有度、恰到好處,深受觀眾贊許。

扮演村長吳二章的一級演員雷俊生唱作俱佳,對人物的塑造自然貼切、精準到位。他對老年吳二章形象的塑造更加感人,特別是楊三妞病重,吳二章前來探望時,“望三妞實難忍滴滴熱淚……你真是天底下最好的女人”的核心唱段動心動情,成功塑造了一位工作踏實肯干、深受群眾擁戴的農村干部形象。

廣為傳唱 屢獲獎勵

《土炕上的女人》一經問世,即以其特有的藝術感染力和震撼力征服了觀眾,形成了久演不衰的“土炕”熱。

2000年,該劇赴京演出,譽滿京華。中國劇協原副主席、著名戲劇理論家郭漢城等專家認為,《土炕上的女人》是現實主義的回歸和深化,是中國現代戲成熟的標志,是“史詩般的現代戲”,具有里程碑的重要意義。

2001年,該劇被拍成電視劇,填補了蒲劇現代戲在電視藝術領域的空白,榮獲飛天獎,經中央電視臺和山西省電視臺連續播放,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之后,該劇連獲第7屆中國戲劇節優秀劇目獎,原文化部文華新劇目獎、文華創作獎,任跟心榮獲文華表演獎、中國戲劇二度梅花獎和白玉蘭戲劇獎。

《土炕上的女人》的圓滿成功,為蒲劇的傳承、創新、發展蹚出了一條新路子,開辟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在蒲劇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任跟心、郭澤民的學生許蕾、程雅琨、田藝蓉、關佩等后起之秀接過藝術創造的接力棒,傳承《土炕上的女人》,頗受好評。他們不僅繼承了該劇的表演藝術,而且繼承了任跟心、郭澤民、雷俊生等藝術家開拓進取、創新發展的遠見卓識和獻身蒲劇事業、執著追求、無私奉獻的奮斗精神。

作為國家級非遺保護研究基地課題項目,《土炕上的女人》為蒲劇乃至整個戲曲界現代戲創作發揮了重要的示范、引領作用。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