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2-11-18
本報訊 省校合作工作開展以來,臨猗縣堅持“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發展理念,以人才工作專項考核為指揮棒,以“深化省校合作 共建12大基地”為抓手,緊盯政策機遇,主動出擊對接,通過“四個持續”一體化推進省校合作提質增效,為全方位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持續健全機制,高位開局謀新篇。堅持“一把手”抓推動。把人才資源作為“第一資源”來培育和挖掘,形成黨委“一把手”抓戰略、抓規劃,政府“一把手”抓投入、抓保障,組織部門“一把手”抓協調、抓落實的工作格局。第一時間成立深化省校合作領導小組,縣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設立高校對口聯絡“專隊”,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周密部署安排、多次外出對接、親自推介洽談,保證了省校合作高位開局。堅持完善政策抓保障。印發一系列配套政策文件,完善青年人才創新創業政策匯編,強化政策支持。堅持配強力量抓落實。向上級部門申報成立縣委直屬正科級事業單位人才發展促進中心,配齊工作力量,確保專事專干。
持續拓寬渠道,厚植人才隊伍沃土。近補聚能人。連續兩年率先開展暑期大學生實習實訓活動,70余所高校1000余名大學生參加。遠育引雁歸。以臨猗籍在外優秀人才為牽引,依托“招商引才工作站”、各類在外人才組織,加強聯系服務,聚攏在外人才。充分發揮智庫合作基地引才橋梁作用,通過河東博士研究院為企業柔性引進高層次人才10名,先后外聘6名院士、330名專家納入人才智庫。搭臺聚人才。借助省校合作平臺,連續兩年開展科技博士服務團選人征集掛職,并被省委組織部采用掛職,為高校干部提供實踐舞臺,為縣域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持續創新舉措,增強引才聚才動力。用好活動推動項目簽約。舉辦項目集中簽約暨科創產業園開園活動,與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用好資源加強人才培育。結合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項行動,利用省校合作資源,組織基層黨政人才、創新創業青年人才等赴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開展為期一周的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暨鄉村振興專題培訓,進一步深化“臨猗—西農”戰略合作。用好平臺拓寬合作渠道。堅持快走一步、主動出擊,與中國人民大學山西校友會開展深化省校合作招商引才對接,為省校合作搭建平臺;借助校友會在金融、科技、人才等方面的優勢,在智庫建設等方面加強合作。
持續多方筑巢,營造尊才愛才氛圍。發放津貼激“活力”。為“百人計劃”市級人選發放津補貼11.1萬元;為來臨實習的大學生發放生活補貼16萬元,并購買人身意外保險;擬于近期為2021年度引進的32名高學歷人才發放津補貼280萬元。基礎保障解“憂愁”。在縣委黨校、農業產業示范區、科創產業園建設配套齊全的公寓239間,為來臨參與項目簽約、考察調研的高校團隊提供后勤保障,為來臨開展實習實訓、社會實踐的大學生提供一站式服務。
據悉,臨猗縣以省校合作為媒,以共建基地為介,與各大高校優勢互補、深度合作、強強聯手,去年以來,81家單位(企業)與115所高校洽談220余次,簽訂各類合作協議170余個。
(潘 翔)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