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大道通衢向未來——河津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工作掃描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2-11-16

記者 喬 植 通訊員 史甜甜

道路通,百業興。俯瞰古耿大地,高速公路縱橫交錯,國省道路連線成網,農村道路進村入戶,城際公交川流不息……隨著交通運輸事業的發展,城市空間在時空格局上越變越小,老百姓在出行方式上更為便捷,地區間在交流聯系上愈發緊密。

近年來,河津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四好農村路”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統籌城鄉交通發展,以創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示范區為契機,高標準建設黃河一號旅游公路,全面推動農村公路提檔升級,實現了國道達一級、縣道達二級、鄉道達三級,鄉鄉循環、村村互通的市域“半小時交通圈”現代化目標。今年,該市被交通運輸部、財政部、農業農村部、國家鄉村振興局命名為“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

河津市緊緊圍繞省、運城市“四好農村路”實施意見精神,高起點規劃、高標準設計、高質量建設,通過建立“路長制”、落實主體責任,推進綜合整治、加大設備投入、堅持生態養護、實行1+9模式、推行市場化養護等方式,全面推進全市農村道路建、管、養、運協調發展。同時,按照城鄉統籌、以城帶鄉、城鄉一體、客貨并舉、運郵結合的發展思路,讓貨運企業蓬勃發展、快遞物流遍地開花、城鄉融合不斷加深。

一排排民居錯落有致,一棟棟農房裝修別致,一道道院墻美觀整齊,一條條道路整潔干凈,一個個村莊美麗宜居……漫步于鄉間小道,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映入眼簾。

河津市按照一年打基礎、兩年抓示范、三年要過半、四年全覆蓋、五年再鞏固的“五步走”工作思路,借助旅游公路和“四好農村路”建設,把美麗鄉村建設作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主攻方向,加快城鎮建設步伐,激活一個個“既有顏值又有產值”的美麗鄉村,切切實實帶動和促進鄉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以路為媒,以景為介,一條條“四好農村路”串起了鄉村振興的美麗路、富民路。

站在禹門口黃河大橋,極目遠眺,黃河一號旅游公路(河津段)滿目皆綠,錯落有致的綠化景觀和彩色慢行道相映生輝,登高欣賞黃河沿岸的別樣美景,讓游客在自然和人文景觀中領略古耿文化的深厚底蘊。

河津市委、市政府以創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示范區為抓手,堅持把黃河一號旅游公路規劃建設與生態旅游有機結合,優化沿線生態環境和道路景觀效果,構筑起融濕地、河湖、農田為一體的生態屏障,成為黃河岸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真正讓生態效益轉化成為經濟效益、讓生態優勢轉化成為發展優勢,推動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黃河一號旅游公路(河津段)的投入使用,形成了“兩縱四橫”黃河灘地交通網絡,推動了10.2萬畝黃河灘地大開發,促進優質糧食、韭菜、中藥材、干鮮果、瓜菜等5個萬畝基地建設,帶動沿線群眾走上了農業致富之路。同時,該路立足“交通+旅游”融合發展理念,突出“自然風光+黃河文化+慢生活”的生態旅游功能,并配套建設7條旅游支線,將龍門景區、黃河大梯子崖景區、高禖廟景區等與旅游路串聯起來,推動了一二三產業有機融合,實現了縣域經濟高質量轉型發展。

“黃河一號旅游公路不僅把更多的游客帶到了景區,還拉動了景區的投資與發展,助推旅游景點提檔升級,成為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饼堥T景區相關負責人原世偉說。

星光不負趕路人,大道通衢向未來。河津市交通格局發生的巨大變化,帶來的不僅是人民群眾出行的選擇方式更多,還促進了交通與旅游、文化、經濟等各方面的深度融合,拓寬了高質量發展的空間,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更多的新動能。

今朝的古耿大地,正散發著活力四射的青春魅力,在人民群眾美好出行路上,接續奮斗、披荊斬棘、行穩致遠。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