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2-11-02
記者 馮婷婷 通訊員 張秋明
眼下正值山藥收獲的最佳時節,新絳縣龍興鎮橋東村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有序組織群眾采挖山藥,切實做到“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
走進龍興鎮橋東村的山藥種植基地,隨處可見采挖山藥的村民,隨著鐵鍬的揮動,一根根豐碩粗壯的山藥露出地面,很快在地頭堆積成小山般高,田間一派豐收的景象。
“我大概承包了25畝地左右。今年夏季雨水多,產量有所減少,但通過科學施肥、病蟲害防治等精細化管理,我對今年的收成充滿了信心。”種植戶趙小元說。趙小元是龍興鎮橋東村人,從事山藥種植已有十多年。他算了一下今年的豐收賬:一畝山藥大概能產2200公斤—2500公斤,批發價格每公斤在7元左右,每畝地最少也有1.5萬多元的毛收入。
山藥是一種營養價值極高的藥食同源作物,市場需求量和發展潛力巨大。龍興鎮橋東村位于汾河岸邊,沙土地分布廣泛,非常適宜山藥種植。近年來,村“兩委”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鼓勵引導村民發展山藥種植。目前,山藥種植已成為橋東村的支柱產業,種植面積達3000多畝,年產量700多萬公斤。在橋東村的影響和帶動下,新絳縣許多村莊都開始逐步發展山藥種植,小小的山藥如今已經成為當地農民的“致富金條”。
為擴大山藥市場銷售規模,規范交易秩序,在村“兩委”的支持下,橋東村相繼修建了3個批發交易市場和大型冷庫,進一步方便了山藥交易,延長了儲存時間,提升了農產品的附加值,使山藥產業真正走上了規范化、集約化之路。
橋東村“兩委”負責人說:“下一步,我們要進一步改進山藥種植技術,拓展山藥銷售渠道,扎實推進山藥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讓橋東村的鄉村振興之路越走越寬廣,讓村民的生活越來越幸福!”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