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2-11-01
楊通情
今年以來,河津市把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擺在突出位置,堅持項目化推進、清單化實施、體系化評價、具象化發力,全面完善基層治理體系,加快推進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
打好“算盤子”鼓起“錢袋子”
“以前確實不知道什么是‘清化收’,后來看村里處理了幾起合同糾紛,才慢慢了解了這項工作,現在大家都知道這是一件有利于我們村發展的好事兒。”提起村里的“清化收”工作,河津市陽村街道連伯村村民陳軍民說。
何為“清化收”工作?“清化收”工作能給農村集體經濟帶來哪些益處?“清化收”其實就是農村集體經濟合同專項清理、村級債務化解和新增資源收費的簡稱。“清化收”工作到底有什么益處,這還得從連伯村說起。
提檔升級后的黨群服務中心設施完善、功能齊全,硬化拓寬后的主巷道平整、干凈,上、下水的改造讓群眾生活舒適便捷……“清化收”工作的有效開展,助力了人居環境的改善,讓群眾得到實惠,也從心底認可了這項工作。
連伯村地處汾河黃河交匯地帶,擁有灘地面積4萬余畝,水利資源豐富。原本占據“天時地利”的連伯村,多年來卻因土地承包糾紛導致村集體經濟發展滯后。為了破除這個桎梏,該村制定了“按圖索地、以地找人、不漏一宗”的統計方式,梳理出問題合同40余份,并著力破解承包租賃合同不規范、化解債務不徹底等突出問題,確保“一清到底”。
山西萬色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在連伯村承包了3萬余畝集體土地,該村開展“清化收”工作后,重新丈量土地確定租地面積,合理規范租地合同,并根據相關法律及市場行情,將租賃期限重新約定為20年,每畝年租金調整為300元,讓村集體經濟收入實現“顆粒歸倉”。
連伯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楊進介紹:“通過本次合同規范,僅僅萬色農業一家就為村集體經濟增加了不少收入,是過去的4倍。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推進農村集體資產‘清化收’工作,推動村級集體經濟工作向縱深拓展,不斷夯實基層治理基礎。”
穿好“一根針”連通“千條線”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基層治理能否有力、有效,重點就在于社區“這根針”是否能有序地穿起民生服務的“千條線”。
“今天是你居家隔離的最后一天,你要堅持好,及時上報體溫。我們已為你安排好核酸采集人員,一會有專人上門為你做核酸檢測。”“我是社區志愿者,過來給你們送點蔬菜,疫情期間要多注意通風。”……這是疫情防控工作中,下沉社區的黨員干部瑣碎的工作日常。
本輪疫情發生后,河津市積極號召黨員干部在疫情防控一線擔當作為,共有682個基層黨組織、899名下沉干部、近萬名黨員奮戰在抗疫一線。他們戴黨徽、穿馬甲、套袖章,讓疫情防控“戰場”變為淬煉黨性的“考場”。
哪里任務險重,哪里就有黨員挺身而出;哪里迫切需要,哪里就有黨組織的堅強領導。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黨員承擔著多項工作:協助小區做好重點區域、重點人員管控;強化值守、掃碼測溫、進行人員排查;組織居民及時參加核酸檢測,確保應檢盡檢;關心照顧獨居老人、未成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協助居民購買、配送生活物資……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河津各條戰線上的黨組織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切實把疫情防控措施落到實處,讓黨旗在疫情防控一線高高飄揚。
群眾有所盼,治理有所為;發展有所需,治理有所行。面對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的新形勢、新任務,河津市將牢牢把握群眾需求在哪里、發展關鍵在哪里,黨建就跟到哪里、服務保障就落到哪里,持續推動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項行動,不斷夯實基層社會治理基礎,讓群眾從治理成效中感受到黨的關懷和溫暖,切實提升群眾的滿意度與獲得感。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