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2-10-18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這點燃了我們嶄新的振興夢想!”10月16日,絳縣古絳鎮郝家窯村干部群眾收聽收看了黨的二十大開幕會盛況,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安子明和村“兩委”干部、村民們激動的心情久久難以平靜。
郝家窯村地處中條山下、涑水河畔,土地肥沃,水資源豐富。明末清初,河南鞏縣郝氏兄弟逃難落腳至此,拓荒挖窯聚居而成,被當地稱作“避難村”。隨著時間推移,逐漸形成下沉式、靠崖式連片的古村落,成為寶貴的窯洞民俗、旅游觀光資源。
2008年,在外打拼多年的共產黨員安子明返鄉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帶領父老鄉親刨窮根、拓富路。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他和村“兩委”班子以黨建引領明方向,抓牢項目建設,讓全村基礎設施、人居環境、鄉村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開發以地窨院為特色的鄉村旅游項目,建成“山西晉堯民俗博物館”,每年接待游客、研學觀摩團體5萬人次;建立食用玫瑰種植、加工基地,為鄉村旅游錦上添花。郝家窯已建成以窯洞文化展示、民俗文化傳承、青少年科普教育、生態休閑旅游觀光、蔬果采摘體驗為一體的省級3A旅游鄉村示范村,實現了由亂到治、由治到美、由美到富。該村黨支部被評為“山西省先進基層黨組織”。
“十幾年前,我在太原打工擺地攤賣熟食,掙的錢除了日常生活開銷、供孩子上學,基本剩不下啥。2012年,我在村干部的支持和幫助下,回到家鄉養豬,每年能掙6萬元;種了20畝地,今年種地收入小6萬元;兒子在北京打工送快遞,每年能落6萬元;大前年投了7萬元在自家房頂安了光伏發電,除了自己用,每年聯網賣電能賺8000元。全家一年能掙近20萬元,生活越來越好,家里買了小轎車、在縣城也買了房,日子天天像過年,和城里人沒啥差別。”村民牛來虎算完賬,笑得合不攏嘴。
安子明告訴筆者:“郝家窯干部群眾一定聽黨話,跟黨走,沿著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大道共同奮斗,抓緊創建省級4A旅游鄉村,推動郝家窯鄉村產業振興、群眾共同富裕,讓鄉親們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張廣瑞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