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2-09-30
記者 李宏偉 文/圖

鹽湖區解州中心學校閆家小學學生在上書法課。
“學習寫字時,提筆、運筆要手腦心合一,心如止水,下筆穩定,行筆流暢……”在鹽湖區解州中心學校閆家小學,該校書法特聘教師郭潤林正在給書法社團的學生上課。書法教室里20多名學生一邊聽課,一邊練習寫字。郭潤林是解州本地人,是市書協、美協會員,為了家鄉的教育事業無私奉獻,他在這里義務支教已經四年多了。
“孩子們跳得再穩一點,好,就這樣……”在解州中心學校曲村小學,老師帶領學生們正在練習竹竿舞,孩子練習非常認真,每個人都認真地合著節拍跟著音樂起舞。
在解州中心學校社東小學,該校“關鄉少年武術隊”在開展傳統武術表演活動。孩子們身著傳統服裝,颯爽英姿,一招一式盡顯關鄉少年的風采。
近年來,在關公故里解州鎮,各個村校課后活動豐富多彩,亮點紛呈,特色明顯,學生喜歡,家長滿意,成為百姓家門口的好學校。
解州中心學校地處關公故里,近年來,該校立足農村教育一線,厚植立德樹人根本,積極建設“忠信”課程體系,弘揚關公文化,培養忠義仁勇的智慧少年。同時,該校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后活動,以“五育并舉”讓農村學校充滿了活力,讓農村孩子享受到了快樂的教育,以優質教育撐起了關鄉教育一片天。
在閆家小學,記者了解到,該校以“強特色、樹旗幟、鑄品牌”為辦學思路,以培養“忠誠愛國、仁愛信義、明智果敢”的關鄉少年為育人目標,通過設計關鄉課程,建設關鄉校園文化,營造了濃厚的教育氛圍。該校積極探尋“符合學生興趣,激發學生潛能”的素質教育途徑,竭力實現學生“自我成長,自我成就”的培養目標,因校制宜,以生為本,每周的課后服務開設了書法、美術、輪滑、葫蘆絲、舞蹈等各種特色社團活動,讓孩子們開闊眼界,增長見識,拓展思維,培養他們擔當、勇敢、善良、自律的美好品質。
在曲村小學的盬鹽藝術工作坊,美術教師楊亞迪正帶領學生創作油畫作品——鹽池風光。在教室內,擺放整齊的油畫作品栩栩如生地展示出鹽池的風景,這種以特殊材料制成的鹽池油畫,讓孩子陶醉在家鄉的風光里。楊亞迪告訴記者,學校美術社團為宣傳大美運城的鹽池文化,特成立了盬鹽藝術工作坊。該工作坊以鹽池為原型,通過綜合材料的應用來表現鹽池文化,用藝術手段去呈現四季不同的色彩美。
曲村小學校長翟雙玲說,學校始終堅持“注重細節、形成習慣、養成品格、奠基人生”的辦學理念和“學生樂意、教師愜意、家長滿意”的辦學宗旨,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學校的葫蘆絲、竹竿舞以及美術社團在校園日常生活中逐漸發展起來。同時,學校將各種社團活動、學科評價等整合起來,培養向善向上、多才多藝的學生,不僅要“吹響葫蘆絲,跳起竹竿舞”,而且要更進一步地運用多彩的綜合實踐課程,引領學校文化傳承。
近年來,解州中心學校積極開展創新教育實踐,創設“忠信”課程體系,培養學生“忠義智勇仁”的核心素養,開設的課程圍繞教學和課后活動,包括德孝講堂、主題閱讀讀“關公”以及音樂美術方面的寫“關公”、畫“關公”、演“關公”,讓孩子們在各種課堂教學和課后活動中,都能接受傳統文化教育。同時,該校積極落實“雙減”政策,做到減負提質,減負增效。各校堅持尊重學生的差異化,努力探索“分層施教”的路徑,為孩子們提供個性化的“套餐式”教育。
“我們將再接再厲辦好鄉村教育,努力讓關公精神在每一位學生心中生根發芽,努力讓每一個關鄉學子都能成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解州中心學校校長胡曉娟說。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