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2-09-15

運城日報訊(記者 王文軍 郭 華 游映霞)9月14日上午,“典藏古河東叢書”首發式舉行。省文聯主席葛水平,省作協原黨組書記、主席杜學文,市委書記丁小強出席首發式并講話。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統戰部部長王志峰主持首發式。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2021年年初,市委、市政府策劃啟動運城歷史文化主題創作活動,以嫘祖養蠶、后稷稼穡、舜帝德孝、關公忠義、聞喜裴氏等11個運城的歷史文化為重點題材要素,用長篇文化散文的形式,完成11個文學創作項目。在省文聯和省作協的精心指導和大力支持下,由市委宣傳部主辦、運城市文聯承辦,遴選我省一流作家,組建一流審讀團隊,歷時一年多時間,完成叢書創作。目前,叢書已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共11本,分別為《皇皇后土》《先蠶嫘祖》《巍巍帝堯》《農神后稷》《德孝舜地》《大夏禹都》《后圣荀子》《天下裴氏》《千秋武圣》《大歷詩冠》《司馬溫公》,是對河東人文資源的深度挖掘和整合,從整體上反映了河東歷史文化作為華夏文明之源的重要歷史地位,為古老厚重的河東歷史文化注入了現代氣息和新的思考,提升了河東歷史文化的人文地位,使河東歷史文化再次綻放出絢麗光彩。
首發儀式上,葛水平代表省文聯對叢書出版表示祝賀。她指出,“典藏古河東叢書”是運城市委、市政府立足新方位、擔負新使命,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和省第十二次黨代表大會精神的具體舉措,是廣大文藝工作者堅定文化自信,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山西發展保持同頻共振的一次生動實踐。廣大文藝工作者要高度聚焦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始終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貫穿到文藝創作生產的各領域和全過程,自覺承擔起以文化人、培根鑄魂的光榮使命;要始終保有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初心和情懷,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創作更多反映火熱生活的現實主義題材文藝作品;要繼續深挖細耕本土優秀文化,推動優秀文化資源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多角度、全方位、立體式展示河東文化的獨特魅力;要守正道、走大道,增強自我突破的勇氣,繁榮文藝創作,推動文藝創新,把最好的精神食糧奉獻給人民。
杜學文指出,“典藏古河東叢書”是運城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的生動舉措;是對河東文明的再發現、再挖掘、再書寫,是傳承弘揚中華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用新視角、新思路發現和書寫歷史,具有較強的可讀性和傳播性,對推動山西文化事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廣大文藝工作者要繼續研究和梳理中華五千年文明的歷史,運用多種實證方式探究其形成根源,以更加豐富多樣的形式書寫中華五千年文明歷史。要努力傳承與保護好中華五千年文明歷史,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用文化的力量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丁小強代表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群眾向省文聯和省作協對叢書的精心指導,向參與編寫的各位專家付出的心血和汗水表示感謝。他指出,運城是黃河文明重要發祥地,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深厚的文化積淀和悠久的文化傳承。組織編寫“典藏古河東叢書”是運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傳承弘揚河東歷史文化、推動文化事業繁榮發展的一次實際行動;是運城文學創作史上的一件大事,是新時代講好運城故事、傳播運城聲音、展現運城形象的要事。全市廣大文藝工作者要胸懷“兩個大局”、心系“國之大者”,圍繞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等重大節點,堅持為時代立傳、為地方發聲、為社會明德,扎根人民群眾,用手中的筆傾情描繪運城新氣象,努力創作更多的文藝精品,用美好的精神食糧滋養運城人民,為繁榮運城文化事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各級黨委、政府要認真貫徹落實好黨的文藝方針政策,持續增加對文藝工作的投入,真誠團結、真切關心文藝戰線工作者,在全市積極營造重視文藝發展、支持文化事業的濃厚氛圍。
首發式上,王西蘭、畢星星、喬忠延、蘇華等叢書作者,暢談了自己的寫作感受,對進一步繁榮文化事業、發展文旅產業提出意見建議。相關部門還向運城高等師范專科學校和河東書房贈送了叢書。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