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河東驛站、河東書房、人行天橋,城市基礎設施更加完善——
品質城市,讓幸福“看得見”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2-08-17

記者 裴旭薇

8月11日下午,見到王建榮時,他正坐在河東驛站槐東路站的大書桌旁,安靜地讀著一本《老舍經典散文集》。看一會兒書,他便摘下眼鏡,若有所思。幾分鐘后,他又重新投入到書本中。和他一起在這里看書學習的還有幾個大學生,所有人很自覺地保持安靜,讓這張大書桌成了人來人往的驛站里一個寧靜的所在,仿佛鬧市區的一處精神棲息地。

今年58歲的王建榮是運城學院中文系的教師,由于家里距離槐東路驛站很近,暑假期間,他沒事就會來這里看看書,時間長了,他便愛上了這里的環境:安靜、溫馨、舒適。用王建榮的話說就是:在這里,他發自內心地覺得生活很幸福。

“暑假天氣熱,白天在家待得無聊了,就到驛站看看書,既能放松休息,又能學習,晚上涼快了就到公園去遛遛彎,每天的生活過得很充實。”王建榮告訴記者,城市驛站雖然地方不大,但功能齊全,為市民提供了方便,也提升了城市品質,是實實在在的惠民舉措。

不一會兒,一名外賣小哥一邊擦汗一邊急匆匆地走進驛站,接了一杯水后顧不上休息,扭頭就走,臨走還不忘給管理人員說一聲“謝謝”。

驛站外,驕陽似火,炙烤大地;驛站內,溫馨舒適,清涼愜意,來來往往間,留下的是這座城市的貼心周到和以民為本。“累了就進來坐坐,喝口水、歇歇腳、充充電……”“冷可取暖、熱可納涼、累可歇腳、渴可飲水、急可如廁、傷可用藥……”短短幾行字,讓我市中心城區11座河東驛站成為文明城市的最新“注解”。

“自從建了天橋,這里交通基本沒有擁堵過,汽車按喇叭的吵鬧聲也少了。白天,行人從天橋上過馬路,安全又方便,晚上天橋的燈亮起來后,又成為非常漂亮的夜景。”家住高家垣社區的王女士對南風廣場東側的人行天橋贊不絕口。每天吃過晚飯,王女士都要到南風廣場散步,從匆忙穿過車流到悠閑自在過馬路,看似是一件小事情,卻讓王女士覺得解決了自己的“大麻煩”。

隨著城市的發展、車輛的增加,城市交通擁堵問題越來越突出。近年來,我市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升級,經過科學選址、合理規劃,在中心城區學校、公園、廣場、商圈附近,先后建設了9座人行天橋,這些“空中走廊”為市民提供方便的同時,也成了城市的一道亮麗風景線。今年5月,我市又對這些人行天橋進行了命名,進一步突出了地域文化和美好寓意。

今年34歲的馬騰從小就住在鹽湖區府東街,2012年大學畢業后回到家鄉工作。在他看來,這十年幾乎是運城發展變化最快的十年。由于工作單位的原因,他3年前在北區買了新房,但他父母還住在人民南路附近的老房子,偶爾把5歲的孩子放在父母家里時,父母就會帶著孩子去附近的河東書房·黨群服務管理中心,時間長了,孩子慢慢喜歡上了那里,有時候,自己一個人能安靜地看半個小時的繪本。“生活節奏不快,但城市功能越來越完善,生活又很方便宜居,在這里生活,人們的幸福指數很高。”馬騰表示,這幾年,大城市有的服裝和餐飲品牌,運城也有了,感覺家鄉變得越來越“洋氣”了。

黨的十八大以來,市委、市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聚焦群眾需求,先后實施了河東書房、河東驛站、人行天橋等一系列民生重點工程,這些惠民工程在為市民提供便利的同時,也改善了城市的品質,提升了城市的公共服務水平,讓城市更有品質、更有魅力、更加宜居,也為老百姓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用得上的實惠和幸福。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